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利率对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承担的影响,从个体投资决策层面支持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基于我国个体投资者样本开展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行为随机实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对中国个人投资者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呈显著负向影响,且在低利率环境中,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利率的下降,个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投资决策因价值函数机制而发生改变.(2)低利率对中美个人投资者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中美之间虽然在文化和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追求收益行为在中美两国受访者群体样本中具备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逆向选择模型,探讨了市场结构与信息结构对农信社贷款合同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第一,在完全信息背景下,市场垄断会造成利率定价偏高,导致借款人剩余减少,但信贷合同有效项目区间不变;第二,在不完全信息背景下,市场垄断不一定导致利率定价增高。是否提高利率,取决于贷款人期望收益的比较。提出了强化市场竞争,改善农户信用状况、强化利率管理人才培养等政策建议,以期改善农村信贷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3.
自1996年5月1日起,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低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这是1991年4月以来人行第一次调低利率,调整幅度之大为近年罕见。一时,利率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有关利率走势更是举国关注,人们都想知道,利率杠杆下一步究竟怎样摆动? 利率下调的预期影响和现实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利率政策,导致不合理货币结构现状,社会需求因存款过多得不到完全释放,供给不能全部实现,阻碍了商  相似文献   

4.
邢会强 《南都学坛》2005,25(1):88-93
我国对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功能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以至于最后贷款运用得过多、过-滥,导致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最后贷款的范围应该是一切符合贷款条件的金融机构,要运用"建设性模棱两可"策略,要完善最后贷款的条件,法律应规定一般最后贷款应以惩罚性利率发放,禁止发放信用贷款。  相似文献   

5.
利率政策的投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是否具有足够的利率敏感性,须看其是否建立在如下的基础上:产权明晰;金融发达程度;存在一个开放的、充分竞争的买方市场;具备严格的宏观层次的预算约束。我国投资低利率弹性的原因:一是投资收益率小于实际利率,同时,人们普遍对预期投资收益悲观;二是由于转型经济的制度因素,使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使一些效益好的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企业虽然因利率下调欲扩大投资,但却得不到相应的贷款支持;三是原有计划体制的弊端导致的企业(主要是部分国有企业)对利率的不敏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以S-W模型为代表的传统信贷配给模型以单个贷款项目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银行)的行为选择,而且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没有指出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影响其信贷利率的决定。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信贷配给模型,以银行的整个贷款组合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的行为选择。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信贷配给,也可以解释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决定其信贷利率。  相似文献   

7.
民间金融利率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金融利率,均呈现出与法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变动趋势,但二者间始终存在巨大差距。通过引入法定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法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法定金融利率所需付出的"融资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融资成本"是民间金融高利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率政策的经济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我国实施低利率政策对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我国低利率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一体化趋势下金融危机频率加快、国际蔓延性增强以及对各国经济影响增大,各国央行运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应对危机的实践也日益丰富起来,从而对传统最后贷款人的操作原则形成直接的挑战与质疑,促成现代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创新与发展.论文分析并评述了最后贷款人的主体、客体、利率及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研讨热点之一。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深入剖析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交叉影响机制后发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平行市场;私人关系和信用约束机制对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影响很大;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率水平并不一定会随着正规金融部门实施的低利率信贷补贴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破茧而出 从2004年10月29日以来,利率走出下降通道,形成上升拐点后,已经第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每次0.27%,尽管幅度不大,但银行业存贷款利差大,对贷款人心理影响十分明显。这些年随着银行间房贷业务竞争激烈,各大银行在加息背景下开始竞推固定利率房贷业务。固定利率是相对于浮动利率而言的,在约定期限内确定贷款利率,不随利率的变化而改变。当此轮加息周期开始后,许多房贷族开始倾向于选择固定利率房贷。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均可根据《贷款通则》自行办理助学贷款。贷款人(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高等学校的在读学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发放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对其直系亲属、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借款人)发放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必然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行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面,提出个人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景理论的资产证券化投资模型及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对有关投资决策的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投资者和信用增级者利益分享的信用增级机制,从而把前景理论引入资产证券化投资决策模型中。该模型表明,如果能够通过信用增级机制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以国库券利率为下限,那么这种资产证券化就会成功。而证券化融资的规模不仅取决于对预期的未来收益与基于国库券利率的安全收益的比较,同时也取决于投资者和信用增级者利益分享机制的设计。信用增级者分享的收益与期望利差(预期收益减去安全收益)成正比。高期望利差具有高风险,因而承担风险的信用增级者分享的收益占全部预期收益的比例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正在发生的次级债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满足了低信用群体的住房要求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引发了信用危机,导致大量金融机构发生损失。其次探讨了导致危机爆发的信用泛滥、金融膨胀、住房价格高启和利率上升等原因,并判断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稳定、次级债影响规模有限等,未来整体经济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最后指出了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发展带来的启示,提出包括加强信贷监管、资产证券化、稳定房价和危机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我国1996年的两次调低利率,从政策动因、宏观效应、政策影响、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调低利率是我国利率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房地产交易中,企业常常通过向银行贷款购置房产与地产.本文探讨在投资收益、贷款利率、偿还期诸因素中,哪项首先要考虑;在低利率、短偿还期和高利益、长偿还期两种条件中,哪个对借方或贷方有利;抵押财产实际价值如何确定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南昌市金融机构为例,在全面分析存贷差现状的基础上,对存贷差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南昌市金融机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更新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加强信贷营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以形成开放式投资格局、加快引进非国有银行等一系列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保险公司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信用保险功能的内涵及外延,分析国内贸易信用风险。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国内贸易信用险有其必然性,应利用其在贸易和投资信用领域内的专业和领先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建立和完善国内贸易信用体制中所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信贷交易行为特征,在理性经济人、信息不对称、动态博弈过程等五个相关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二者间的效用函数及博弈过程分析,得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关系,并解释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惜贷”行为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对称的沟通机制和共享平台,积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财务状况、管理制度、经营情况等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信息,推动双方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不断完善中小房地产企业的信用保证体系,增进与金融机构的良好信贷关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