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代官学在唐宋之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代国子监的演变及其文化职能的突出,表明国子监在五代主要扮演文化的角色;而唐代中央官学--六学二馆在五代的存废,则进一步体现了五代官学日益趋向公共的特征.以上这些变化表明五代在唐宋官学转型、文化重心的移易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对北魏历史的研究,学术界多侧重于政治、经济诸方面,而在教育方面,尚少论述。本文试对北魏官学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其作用,作一点探讨。一北魏的官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学校。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386年—465年,经历道武、明元、太武、文成四世,此为发展期。道武帝“初定中原”,建都平城后,“便以经术为先,”设立国子学、置五经博士,招收太学生员一千余人。399年,国子太学生员人数增至三千。同年,采纳博士李先  相似文献   

3.
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西周的学校教育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土地国有制和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学在官府的特质。这种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双重制约的官学教育体系,不仅维系和强化了西周宗法分封的政治制度,进而巩固了姬周贵族的统治,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官学的发展和逐步完善是宋元时期荆楚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成就的突出标志.宋元荆楚地区的官学从草创走向成熟,为明清时期荆楚官学的鼎盛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宋代荆楚官学经历了由零散到普及、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不少官学并非一蹴而就,有的历经艰难,有的遭毁而重修.<寿昌乘>所载鄂州武昌县官学的发展及其影响可以视为宋代荆楚官学的一个缩影.元代荆楚官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绝大部分府州县设有官学,一些边远之地也设立了官学,祭祀典礼渐趋完备.楚官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之兴废存乎人,宋元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并不落后,相反在所谓"山穷、水恶和兵燹"的条件下取得的文化进步,更能彰显荆楚先民开拓进取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存在和生活状况的文章甚少,为系统了解这个时期的各阶级、阶层,本文详细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奴隶的来源、役使范围、生活状况,进而论述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奴隶反抗斗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教育史的人,大多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肇源甚早,起码在四周时已有官学,春秋时官学瓦解,孔子等才开创了私学。笔者认为:先秦并无官学,本文便试图对此略抒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学界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分散的史料搜集、探研,对宋代陕西官学的具体情况加以考察:诸如宋代陕西官学有哪些,是否府、州、军、县都设有学校,这些学校由谁创建、为何创建,是大学,还是小学,学生人数有多少,学习哪些科目,学校规模有多大,学田、藏书情况等等问题。通过这些微观要素的考察,形成对宋代陕西官学的基本认识,进而可以分析其在全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三期上朱春荣同志撰写的《先秦无官学说》一文提出很多资料,读后颇受教益。但对他提出的“先秦无官学”的观点,与我们所认识的很不一致。本文即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其商榷。 先秦时期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历经夏商周三代。学校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凡具备教师、学生、场所三条件即可称为学校。以孔子开创的私学而论,它也只具备这三个条件,和官学所不同的,只是它由孔子个人所办,故称私学。而官学  相似文献   

10.
齐国灭亡的文化反思侯仰军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了。这样一个两度称霸争雄于诸侯的东方大国,在短短的时间里竟被秦国毫不费力地一举吞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固然,齐国的灭亡有策略上的错误、军事上的失当、政治上的腐败等多种原因,但当我们认真回顾齐国八百多年的...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管仲以其卓越的胆识,辅佐齐桓公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正是由于这种全方位的改革,使齐国的内政和外交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  相似文献   

12.
齐国经略东方浅论张明东宁光庆太公、周公之分封于齐、鲁,绝非偶然,这是周王室稳定东方的重大举措。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前车之鉴,使周人对东方不敢掉以轻心。所谓东方,概指今山东东部、东南及淮海一带,是东夷、淮夷之集聚地。齐、鲁两国地处夷周前线,就面对东方的问...  相似文献   

13.
太公与管仲是齐国社会发展史中的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大政治家,其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带有鲜明的齐法家特色,不仅与周公、孔子等儒家有原则区别,而且与三晋法家(秦法家属于三晋法家)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4.
江苏地区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先萌发的地区之一。其官学教育源远流长,入元以后,更是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制度,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不仅包括路、府、州、县学,还涵盖了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社学和官学化的书院,对当地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辐射作用,为推动江苏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关于江苏元代官学教育的论著尚属不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进一步加强。文章首先对元代江苏的官学教育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让人们对元代江苏的官学教育有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同时对元代江苏官学教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为今天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有益的历史教训。然后从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以及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方面,对江苏元代官学教育的积极影响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元代官学教育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回子官学"是清朝内务府设置的旨在培养通晓"回语文字"人才的机构,后来由于加入缅语教习和增加培养缅语人才功能而改称"回缅官学"。文章依据文献资料,特别是清代档案,对该机构的设置、教习和学生来源,考核制度以及清末"回缅官学"筹改学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学说,理学家们讲学的书院也成为官学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的封君,是与郡县制同时相辅而行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齐国的封君在七国中最少,仅五位。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安平君田单,无盐君钟离春,成侯邹忌,他们的封号,均来自封邑。五位封君中,四人曾任齐相,一人为齐王后,权大势大,在战国七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9.
齐国是中华兵学的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兵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取得领先于全人类的伟大成就.齐国作为当时的强霸之国,对中华兵学的诞生、发展与成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出许多光辉的战例;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兵家人物与兵书著作均出自齐国。因此,齐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华兵学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慎到的学术思想与齐国文化之间相互滋养的关系,分析了慎到居齐的必然性;齐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善因思想不仅成为慎到学术的一部分,对慎到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慎到思想中的黄老意识、人性自为学说也丰富了齐文化,影响了齐国文化的发展;至稷下学宫晚期,由于齐国的统治者穷兵黩武,慎到的学术理论无用武之地,再加之稷下学士的待遇日益恶劣,慎到离开了齐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