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发性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1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并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行双侧脑室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并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恢复良好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生活自理)3例,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4例,死亡2例,成活率86%.结论: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U K)灌注引流、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于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面神经的保护.方法:68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开枕骨骨瓣直径约4.5cm,显露横窦和乙状窦,放出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随访.结果:肿瘤全切43例,次全切23例,1例因大出血未能切除;术后面神经保留61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术后昏迷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面神经得以保护的关键,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扎实的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67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多采用改进的Yasargil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颈,稳妥地夹闭瘤蒂,必要时行瘤体切除或瘤颈加固.结果:本组67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因瘤体巨大故在瘤颈夹闭后行瘤体切除术,治愈率为92.5%.术中动脉瘤破裂14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7.4%.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有预见性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时的重要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确处理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紧迫征象.方法:术中发现急性脑膨出,清除血肿,大骨瓣充分减压,及早手术,术后立即复查头部CT.结果:16例中死亡7例(43.75%),良好2例(12.5%),中残5例(31.25%),重残1例(6.25%),植物生存1例(6.25%).结论: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时,手术者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研究CPA的解剖结构及其内结构间的关系,观察CPA区血管走行及测量手术相关数据,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10%甲醛充分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6例(32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对小脑桥脑角涉及的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小脑后下动脉的起源和走行方向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1)CPA包括三个脑池:桥脑前池、小脑桥脑池,小脑延髓池.(2)血管结构:小脑前下动脉绝大多数发自基底动脉,共30例(93.75%).内听动脉多起始于小脑前下动脉(共23例占72.5%).小脑后下动脉(PICA)多数由椎动脉上端发出共25例(78.75%),行于Ⅸ、Ⅹ、Ⅺ神经根上方或中间.结论:小脑桥脑角区血管差异较大,上述的解剖结果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显微解剖学基础,对于术中面神经,位听神经定位,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面神经,位听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手术夹闭3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资料.共发现前交通动脉瘤36个,其中完全夹闭33个,夹闭+包裹3例.重点分析术前影像、手术分离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出院时进行GOS评分.好27例,差6例,死亡2例.随访到20例,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结论:前交通动脉瘤较其它前循环动脉瘤手术难度大,术前影像学资料分析,术中手术技巧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可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神经内镜辅助动脉瘤夹闭可减少穿支动脉、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综合评价CT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优势和不足.除术前死亡患者、CTA与DSA诊断为阴性以外的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CTA的诊断结果由两名以上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确定.结果:CTA发现阳性病例49例,4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证实有48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8个,后交通动脉瘤20个,大脑中动脉瘤10个.其中CTA、DSA两项检查均做的7例中,CTA发现动脉瘤7个,DSA发现动脉瘤7个.结论:16排螺旋CT进行DSA检查图象清晰,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以往文献报道有明显提高.DSA诊断动脉瘤作为金标准的传统提法可重新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护理.方法:40例SAH患者给予侧脑室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结果:置管时间为3~7d,无1例发生继发性颅内感染及脑疝等并发症.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其中1例因再出血病情加重而死亡,总有效率70%.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和置换速度,做好引流管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的时机、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格拉斯哥愈后量表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微手术治疗25例,GOS评分5分19例(76%),4分2例(8%),3分3例(12%),1分1例(4%).随访3月-2年13例,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沟间入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方法、术中所见、预后.方法:对14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脑沟间入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功能恢复采用了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I级13例,II级44例,III级52例,IV级10例,V级3例,死亡18例.结论:该术式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的诊治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对创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是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其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多为突发鼻腔大出血或颅内再出血发现,也可表现为颅脑创伤后迟发神经功能损害,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是创伤性动脉瘤治疗的可靠方法.结论:早期正确诊断是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关键,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自体筋膜枕大孔扩大成形加小脑扁桃体缩小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经验.方法:对照总结32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病人的手术经验.实验组在切除压迫的C1后弓,枕骨大孔扩大后,切开硬脑膜,分离粘连,打通脊髓中央管开口,软膜下切除部分小脑扁桃体或电灼使之缩小,采用自体筋膜扩大修补.结果:实验组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受压解除,脊髓空洞缩小或消失.无脑脊液漏、感染和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除骨性减压外,必要的内减压能明显改善Chiari畸形病人的脑受压和脑脊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临床症状.自体筋膜修补避免了异物材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5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2例鞍区部分残留,无1例死亡.结论:对中年女性在中颅窝底或海绵窦有肿瘤时,应考虑系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术中严格按界限整块切除,禁忌分块切除,对较小者或术后可疑残留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12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经验、教训,改进手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全切除和面、听神经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2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对手术要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11例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肿瘤全切率为91.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3.3%,功能保留率66.7%,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掌握听神经瘤的病理解剖,识别面神经不与肿瘤粘连的内听道端,再沿面神经锐性分离,并保护面、听神经周围血管,是面、听神经解剖保留的技术关键,减少对脑干的骚扰及保护好脑干侧血管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部外伤的诊断与经验教训.方法:对通辽市医院及通辽市科区第一人民医院1996~2006年收治的100例腹部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8例,割腹撂查手术92例,治愈99例,死亡1例(1%).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腹腔脏器多,致伤机制较复杂,尤其是闭合性腹外伤和复合伤容易延误诊断和漏诊,及时剖腹探查甚为重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其原则是缝合修补,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进行积极有效处置的重要性.方法:选择通辽市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5年来急诊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8例,按照急诊处理原则,积极纠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障碍,维持有效生命体征,监测颅内压,保持内环境稳定,采用脱水、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手段,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尽可能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采用,本组42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6.8%,低于国外文献报道;147例高颅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126例,死亡25例,病死率19.8%,而非手术治疗21例,死亡19例,病死率90.5%;42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72例,其中伤后1周内死亡56例,占77.8%,1周~3周死亡13例,占18.1%,3周以上死亡3例,占4.1%.结论:急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置可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在12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9例,急诊手术治疗82例,入院7天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除外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残25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症状较重,病情变化快.小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代偿和恢复能力较强,积极抢救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压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比邻关系与显微手术技术和预后.方法:对10例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肿瘤包膜囊内手术切除,6例鞍区脑膜瘤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 结果:肿瘤全切16例,术后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2例视力障碍者明显改善,4例视力障碍者无明显变化;术后多尿或尿崩者3例;4例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例临床出现脑血管痉挛剧烈头痛;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结论:向鞍上、向前方生长以及鞍内甚至向蝶窦生长的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向鞍上、向侧方和后方生长、蝶骨嵴内侧、鞍膈脑膜瘤向侧裂、颞颅底生长,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肿瘤包膜囊内切除,优于肿瘤完整切除对脑神经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在改善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动脉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创造人性化的康复环境;2、进行人性化的心理疏导;3、给予人性化的饮食指导;4、实施人性化的疾病护理;5、运用人性化的康复锻炼。通过对两组病例康复周期,康复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大力推行人性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明确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者36例,近全切除者2例;治愈31例(81.5%),缓解3例(7.9%),进步2例(5.3%),无效2例(5.3%).随诊期内没有肿瘤复发病例.用卡方检验分析术前病程、PRL水平(分为<1388nmol/L和≥1388nmol/L两组)、术前服用溴隐亭情况、肿瘤质地、肿瘤是否卒中、术中鞍膈下降程度等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手术术后疗效无关(P值都>0.05).结论:经鼻蝶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垂体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