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承认的。但对于如何理解这种阶级性,则需要深入探讨。至于道德有没有共同性,亦即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有没有共同道德问题,学术界的分歧则是很大的。有些同志把道德的阶级性和共同性绝对对立起来,好象谁一谈道德的共同性就是否认道德的阶级性,因而把共同性观点斥之为反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谬论。本文想就这些问题,特别是道德的共同性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阶级性、道德的共同性、道德的历史性等问题的论述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教育这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把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与非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随着社会实践活动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万斌、倪健民同志关于《法的共同性初探》作为一家之言发表在本刊第九期上。作者认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法具有阶级性这一根本属性。当国家不存在、阶级不存在,法的阶级性也就失去了存在依据。法除了阶级性这一根本属性之外,还有共同性和继承性。法的共同性相对于法的阶级性而言,是超阶级的。最近,田培炎同志来稿《也谈法的共同性》,认为法的共同性是指法的阶级性、强制性和客观性。我们也作为一家之言,发表于下,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 ,是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最本质特征。它包括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等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就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 ,既坚持了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规定性 ,又进一步回答了这一性质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 ,把对党的组成成份的要求与对党的路线纲领的要求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 ,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性质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5.
<正>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有没有共同性?这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同人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它是人性向社会舆论的延伸和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性,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如果肯定和承认了人性的共同性,那么也就应当肯定和承认道德的共同性。然而,人性有无共同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这一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取得科学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思想家,由于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 道德是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点,似乎早已人所共知了。然而不然。在有关道德问题的讨论或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人往往把道德学说、道德范畴、道德训条……等,同道德本身混同起来;有人往往把作为道德评价概念的道德一词,同作为整个道德领域的道德一词,纠缠不清。更重要的是,有人往往用作为自然现象的所谓人的本性来解释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或用所谓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的总和来解释道德,从而否认道德的社会性及其在阶级产生以后的阶级性;有人又往往只注意道德同其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之争,实际上是在解决思维领域的具体问题中,怎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认识论、辩证法、逻辑三者的统一。对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持相反看法双方,都有同志以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为根据。其实,在阶级社会的客观过程和精神领域中,阶级性同客观性既可共存,也能分立。具有客观性的事物有的有阶级性,如军队、法律;有些就没有阶级性,如社会规律、思维逻辑等。所以真理的客观性不是真理有无阶级性的原因,而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阶级的人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人性美”这种审美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在阶级社会中,除阶级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人性。有的同志一谈到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共同性,就“谈虎色变”,怕被人说成是搞资产阶级人性论。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必要的顾虑。在我看来,资产阶级人性论有两个特征:一是只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承认人性的根本点是人的社会性,二是把资产阶级的特殊的阶级性冒充为各个阶级共有的人性。我们同资产阶级人性论,当然要划清界限。不过,采取简单化的办法,根本否认阶级杜会中有人性的共同性,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人性就是阶级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说,这是毛泽东同志讲的。毛泽东同志果真是这样讲的吗?让我们来查对和研究一下原文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三种道德关系中,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在形而上学猖厥时期,一讲到道德就把它同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从而强调集体道德,社会道德。而把个体道德同个人主义相提并论。批判“个性”,反对“个人突出”。在批判“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时候,否定了个体道德,例如,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使人不敢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  相似文献   

10.
关于道德民族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一些时候,我们对道德的阶级性谈的很多,而对道德的民族性则谈的很少,但它却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但与爱国主义有关,而且也同批判继承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有关。因此,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这里只谈如下三个问题。 道德的民族性与阶级性 当我们考察道德现象时,就会发现,不同的民族,在道德意识、道德心理、道德情感,──从而在道德规范、道德风习与道德评价上有许多不同。例如在中世纪,欧洲人把宗教戒律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道德命令”,而主宰中国人的却不是上帝,而是“君”“父”。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印度人有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而近代西方人却爱讲“自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此,真理有阶级性。这种推论,是把真理观的阶级性看成了真理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科学真理观的对立统一。列宁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并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对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列宁选集》第1卷第441页)毛泽东同志也说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讨论,是围绕着统治阶级的一些具体道德规范(如封建道德的忠等等)能不能继承而展开的,讨论开始,大家对阶级社会里道德有阶级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如何理解道德的阶级性,却有分歧。有人以为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便得出“所谓阶级道德,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统治阶级的道德”的结论,多数同志对此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8-34
在西方思想史传统中,道德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理解。广义上,道德是关涉人的终极幸福的人类生活的总和;狭义上,道德只涉及人类生活的某一个方面,它与义务的概念结合在一起,用以评价和规范人的某些行为,因而,道德的善恶就在于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的义务。《共产党宣言》对道德概念有着多层次的理解,包括道德的本性、基础和阶级性、资产阶级道德的特点、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等问题。分析马克思的这一经典文献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道德概念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方法,这对理解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的本质问题是当前法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只用阶级性来解释法的本质是不够的,法还有非阶级性的一面,本文即持这种观点。但本文不同意把一部分法说成只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法只有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新内涵方爱东张翔道德价值导向是社会对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定向引导。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系的,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社会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促...  相似文献   

16.
法的共同性问题,是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中难度极大的课题。法学理论界“左”的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人为地增大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笔者曾不嫌浅薄,先后发表了《法的共同性初探》、《法的阶级性、共同性再探索》两篇文章,对法的共同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寻和思索。最近,拜读了尤俊意同志《对‘法的共同性’的几点质疑》(《政治与法律》1984年第5期)和徐牧同志《要正确分析法的本质——读〈法的共同性初探〉》(上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两篇文章,觉得  相似文献   

17.
文艺的人民性与阶级性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是文艺界关心和注意的问题,但一直存在着分歧。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文学理论和继承古代文学遗产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论述人民性的时候,常常出现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倾向。“四人帮”极“左”时期只强调人民性是对抗阶级的对立性一面,而忽视人民性还有对抗阶级的共同性的一面,甚至把人民性当作资产阶级人性论加以批判和否定。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对人民性作了许多正确的论述,但有的同志在论述人民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却又出现另一种片面性的倾向,只强调人民性是对抗阶级的共同性的一面,而忽视人民性还有对抗阶级的对立性的另一  相似文献   

18.
过去,无论是赞成真理有阶级性的一方,还是反对真理有阶级性的一方,都把真理有阶级性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立起来。似乎承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本身就没有阶级性;真理有阶级性就无法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坚强的党性修养与充分的辩证唯物论的锻炼,是共产党人品质的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具备了这种品质,就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论和实践、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完全一致的,是阶级性最集中的反映。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对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最根本、最彻底的改造。刘少奇同志说:“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  相似文献   

20.
道德,在阶级社会中是否具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同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分歧。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伦理学认为,道德总是超然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也不具有阶级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的理论根据。在阶级社会里,最基本的影响全部社会生活的社会存在,就是阶级的对立。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存在,不能不决定着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道德,也就不能不具有阶级性。所以,恩格斯在明确地指出“所有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之后,就更着重地指出:“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甚至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立已被遗忘了(请特别注意这句话!——引者)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之上的、真正人类的道德方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