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雷 《社区》2010,(35):14-14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其貌不扬,成绩单上的数字也不显眼.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艺术体育特长.因此找工作的时候屡屡碰壁。后来,他一气之下丢掉了所有打印的简历,用毛笔亲自撰写了几份简历。  相似文献   

2.
一位经验丰富的招聘人员在阅读一份简历时,可能只用1分钟就会决定简历的去留。所以,求职者要学会在第一时间抓住招聘人员的“眼球”,更要知道你是在为阅读者,而非为自己写简历,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吸引他把你的简历看下去,以此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邓晓白 《社区》2009,(5):12-12
看到赵凯的稿子,是因为出版社的一个公益活动,为农民作者出书。我看到的稿子不能构成一本较满意的书,于是按书稿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辗转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顺便请他寄来简历和照片。  相似文献   

4.
简历在求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你进入面试的一块“敲门砖”,也是你给企业的“第一印象”,但是,我们身边的众多求职者大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简历已经根据很多范文进行了修改,可为什么投出去后总是石沉大海,得到的面试机会屈指可数?我们说,投递简历不仅是写完简历这么简单的一个步骤,它还包括简历制作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制作后的跟踪工作。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作家王海鸰的新作《新恋爱时代》,其中有一段关于求职简历的情节令人深受启发:主人公沈画为了找到一份好职业,从表姐那里结识了某公司高管海潮。一天,沈画带着简历去找海潮,海潮看了沈画的简历后很不满意,认为她做得太花哨。他对沈画说,简历不能设计得太另类,能说明情况就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一般都有一个"形象预设",大部分单位还是喜欢朴实一点的。简历要简而有"力",才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相似文献   

6.
如果爱到2012     
一见钟情的开始,很俗,但是浪漫。 苏选的一见钟情是在春天,刚刚钻出新绿的盎然季节,适合恋爱。那天,何蔚蓝穿了一身的紫色衣服从他面前经过,他们的故事原本应该擦肩而过,可是何蔚蓝停住了,双手递给他一份简历。  相似文献   

7.
清敏 《人力资本》2009,(5):40-41
2009年3月25日的《武汉晚报》报道了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贺欢的求职经历,大概内容是:从2008年9月至12月,5个多月内贺欢参加了近60场招聘会,投出近200份简历,但招聘人员大多只看了数秒钟就将其简历扔了回来,没有一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8.
求职撒手锏     
荻秋 《可乐》2008,(3):53-53
公司准备招聘三名应届毕业生,收到一大堆简历。简历上吹得天花乱坠,负责人林乐漫无目的地翻着。突然,他"咦"了一声。旁边几人凑过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如果你只准备了中文简历,但希望拓宽择业范围,提高就业可能性,那你要做的就是尽快再准备一份英文简历。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中英文简历,那也可以参考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项,尽可能完善你的简历。  相似文献   

10.
微语录     
《成才与就业》2014,(17):127-127
合肥的小沈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前段时间,她在网上投递了几分简历,并把照片修了修,皮肤打亮点、眼睛放大一点、下巴拉尖一点。8月10日,她前去面试,结果面试官说本人与简历照片差别较大,当场让她走人,“我们更看重的是诚信。”又到了毕业生们找工作的“金九银十”,不少人在烦恼如何让简历更“漂亮”。你会PS你的简历照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