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黑格尔1808-1816年的纽伦堡讲稿在其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前承《耶拿体系草稿》,后启《哲学全书纲要》,不仅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推进了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哲学探索,而且为其"哲学全书"的体系化和最终成熟奠定了牢固基础。因此,纽伦堡讲稿就成为我们解读黑格尔哲学思想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此,本文对黑格尔纽伦堡讲稿的体系意义作了详细梳理,力图阐明此讲稿对于黑格尔整个思辨体系、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范围这个问题上,哲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见解是: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便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这在国内或国外都比较流行。其理由是:黑格尔既然把它命名为《哲学全书》,当然就是体系无疑。另一种见解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除《哲学全书》外,还应包括早期的《精神现象学》、后期的《法哲学原理》和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一系列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等),并主张把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分为三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黑格尔哲学过程中,曾提出不少问题。我现在仅对其中的三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拋砖引玉。一、黑格尔哲学体系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把牠庞大的哲学体系划分为三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他的《哲学全书》就包括这三个部分。外加一个“导论”——《精神现象学》,是引导进入他的哲学体系大门的通路。研究黑格尔哲学,既要弄清构成其哲学体系的每一部分的内容、发展演变;又要从整体上把握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对象及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对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对象,黑格尔本人有明确交待,他说:“[哲学]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1.逻辑学,  相似文献   

4.
创作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法学思想转变的里程碑,该著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批判战役的第一枪,它撼动了黑格尔哲学的信仰根基.马克思采用费尔巴哈式的主宾颠倒思辩模式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重新修正了法哲学的思想体系,并使法哲学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今年是这部著作诞生170周年,我们重温这部伟大作品,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辩证逻辑哲学体系和现代系统科学及决策科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代决策科学方法进行辩证逻辑分析,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加以改造、补充和扬弃,提出一个关于辩证逻辑哲学体系的初步构想,并且在把它用于对现代决策科学方法和系统科学进行哲学—逻辑分析的过程中予以阐述和论证。由此说明,辩证逻辑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严整科学体系,不仅是现代决策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能够使现代系统科学形成真正统一的系统科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只有形成流动的范畴体系,它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功能才能被真正阐明。  相似文献   

6.
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使黑格尔哲学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也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矛盾,马克思哲学才得以产生。正确地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的哲学先圣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一百八十周年之际,重温这部天才的著作,对于认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峰.《精神现象学》则是黑格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所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第一次都是在《精神现象学》中表达出来的,以后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都是在《精神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通过批判、扬弃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唯物地阐明了主体—客体的辩证法,为创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因此,深入考察和探讨《手稿》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思想,不仅对于研究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形成史有直接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澄清当前哲学论争中的一些问题也有现实意义. 一、对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的批判、扬弃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之所以强调“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这样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而且从根本上说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待黑格尔  相似文献   

9.
方东美的七万字长文《黑格尔哲学之当前难题与历史背景》以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为主线,既不赞成科学万能论,也不同意把玄学作无边际的推演而至独断论.据此,学界存在的方东美反对"科学主义"的观点有失偏颇.此外,方东美指出黑格尔哲学的逻辑错误是"恶性循环",是混淆了"两度异分思想"和"一度同分思想",这固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方东美自己的哲学体系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对精神科学的态度以及把整个宇宙视为一个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整体方面,方东美和黑格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和秘密一直存在不同看法,通观黑格尔的早期神学到后期思辨哲学体系,现代自由精神都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对现代自由精神的论证。黑格尔的哲学的起源和秘密应该是现代自由精神。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问题,而且还是我们理解现代性问题的关键,当代历史文化问题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现代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以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高深学问为主线,围绕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等八个关键的问题展开论述,形成了清晰、严密的高等教育哲学逻辑体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启示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布鲁贝克建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历史背景有较大的相似性,要从高等教育哲学的层面上进行深层思考,建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启示二:《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辩证地分析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唯物辩证的思考中把握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思维方式。黑格尔哲学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组成。《精神哲学》又包括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之形式的终结。在《精神哲学》中,黑格尔对精神发展的各阶段进行了一分为三的探讨。主观精神包含有灵魂、意识与精神。客观精神包含有法权、道德与伦理。绝对精神包含有艺术宗教、受启宗教与哲学。两者在写作的时间、内容和研究的对象、重点,以及编排序列、层次结构,布局谋篇、整体构架等方面具有差异。发掘诠译扬弃《精神哲学》的一分为三思想,对于一分为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阐述了其对哲学的基本认识,并且通过对哲学的表述把他的哲学观与康德、谢林等人的哲学观区别开来。黑格尔的“哲学”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的产物,也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客观精神自身运动和发展的一个过程;是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是孕育了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和谢林的历史哲学体系继承了康德的“普遍历史”思想.在这两位哲学家的历史哲学构想中,中国都占据着一个确定的地位.然而,通过对这个地位的深入分析表明,黑格尔是把中国看作普遍历史进程的初级阶段,而谢林则是强调中国游离于普遍历史进程之外的独特性.相关分析既让我们认识到了黑格尔和谢林的历史哲学的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中国精神的特性,以及它在历史中的真正地位.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书信》的当代意义及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学森书信》是钱学森科学思想和观点乃至他对做事、做人、做学问态度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是我们学习钱学森为人治学的好书,而且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灵魂的百科全书,里面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入学习和研究钱学森的学术思想,对当今我们进行科学实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具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思想史的考察, 可以揭示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和 《巴黎手稿》 中存在重要差异。 由于其批判尺度的变化, 这为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方法的肯定和改造奠定了思想地基。 以至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方法做了新唯物主义改造和科学应用。 由此,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存在理论上的限度, 但正是对这种限度的自觉肯认为马克思建构科学的政治经济体系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与超越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彻底打碎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结束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发展传统,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开启了哲学后形而上学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实现了本体论超越、方法论继承和自然哲学超越。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深刻领悟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论述,而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而不断完善.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考察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从实践的存在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实践的复归环节四个方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二次全面批判.尽管当时马克思的批判仅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立场上而未能达到更深的社会历史领域,但正是在这次批判中生发的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方法,使马克思在后来的研究中经过多重的辩证扬弃,最终形成了从社会历史的深层视域出发的、真正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并确立了自己哲学的开放的体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的批判方法,成为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第一次方法论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黑格尔早年怀有通过建立新宗教和运用实践哲学改造现实的理想.1800年,而立之年的黑格尔转向于思辨哲学的研究,即对社会生活和实践哲学作系统的哲学理论的说明.1801年黑格尔到耶拿大学任教,开始了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的进程. 黑格尔在初到耶拿、尚未到耶拿大学任教之前出版的《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或绝对物是"主体和客体的有差别的同一",但就主体和客体之无主次这点来看,却尚未完全摆脱谢林哲学的影响.他要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就意味着要彻底摆脱谢林,走自己独立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