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SaulBellow)说过:“我倾向于把虚构的小说看成是向周围社会作调查的一种工具。”又说:“每部小说其实都是一部更高水平的自传。”[2]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正是作者对18世纪英国社会作深入调查和体验的结果,小说中塑造的保安官奥尔华绥的形象则是作为道德家的菲尔丁的影子,他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切肤的体验,他怀着一颗深沉的忧戚之心,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建构了这一部杰出的写实主义讽刺小说。作家在小说中说道:“我自己的作品寿命再短促,它也很可能比其体弱多…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纯粹的美国气质,标志着地道的美国本土文学的诞生与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马克·吐温小说独特的幽默艺术。第一,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不仅建构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上,而且以当时美国的边疆生活作为根基,因此显得厚实、深沉、凝重与生动;第二,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是其幽默理论的具体实践,体现着幽默的内在品质,蕴含着丰富的闪光的真理;第三,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具有异彩纷呈的表现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有四种,而每一种又都是极具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非道德化”是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否认艺术和伦理道德的关系以及艺术的思想教育功能,二是蔑视、拒绝传统的道德准则,以反道德态度对待道德问题。现代派小说的非道德化涵盖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过,其表现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一种形态是,作者立意反对传统道德,力图在小说创作中突破传统道德的禁区。英国的戴·赫·劳伦斯便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几部性爱心理小说,特别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就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论《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1900年发表的《嘉莉妹妹》是他的成名作。作品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注重环境描写,强调客观环境对主人公性格命运发展的影响。德莱塞以他的一个姐姐的真实经历作为小说的背景材料,小说贯穿了自然主义的 真实性原则,深刻地揭示与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及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  相似文献   

5.
蕴丰富于瞬间──茨威格心理描写方法一瞥李伟昉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驰名世界的奥地利杰出作家,其独特的心理描写赋予了他的小说以极强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包括高尔基、罗曼·罗兰在内的许多艺术大师的极高赞誉。他有一首题为《壮丽的...  相似文献   

6.
可以说,在现当代犹太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几乎全都源于得勒,肖洛姆·阿莱霍姆和佩雷兹这三位“古典”作家。这三位大师文学创作将点的影响之大,他们所开创的主题与风格的影响之深,以致后来想竭力超越他们的一些作家均望尘莫及,只得在其影响之下创作。这三位古典犹太作家最主要的的作品是小说与散文。门得勒·莫切尔·斯福雷姆(其姓名的意思即书商门得勒)是早期从事各类文学作品创作的传统作家之一,他逐渐地从批评性的陈述转向富于想象的叙事。他的小说,主要是短篇小说,融讽剌与说教为一体,其与作意图是净化犹太人的精神生…  相似文献   

7.
菲茨杰拉德荒诞艺术初探邹颖萍,何群立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中外评论界均不称其为荒诞派作家,其小说中的荒诞手法似乎不如美国“黑色幽默”作品那么显著,但如果我们综观其小说艺术,或者研究其小说创作发展过程,就会发现荒诞手法在其艺术成就中的价值,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8.
塞拉和他的小说创作王军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是20世纪西班牙语世界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西班牙战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1989年瑞典皇家学院为“奖励西班牙战后文学复兴的最杰出人物”而授予塞拉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的叙事作品内容丰富,感情强...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他的小说代表着风行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综观他的小说创作 ,我们发现死亡话题是作家经常涉猎的。本文从这个角度切入 ,分析了死亡话题在马尔克斯创作早期和黄金期的不同表现 ,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死亡话题不仅在内容上更准确地表现出拉美的孤独 ,而且在艺术上增强了作品神奇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达到英语那样广泛的覆盖率和使用率,也没有哪一种语言文学能有英语文学那样巨大的世界影响.尤其在二战以后,英语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更给英语文学的鼎盛带来了新的契机.英国文学的继续发展和美国文学的重新崛起,皆为一般读者所熟知.本文主要就英语文学在其它地域的兴起略论一二.一、印度印度的英语文学发动比较早,到本世纪的30年代已有一批作家.二战后,又出现了印度英语文学的“三巨头”一慕尔克·拉其·安南德(1905-),P.K.纳拉扬(1907-)和拉茄·劳(1909-).三人以小说创作为主,在运用…  相似文献   

11.
真实性是自然主义叙事诗学的核心范畴。美国作家诺里斯的叙事真实性有3个来源:一是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诗学及实践;二是英国吉卜林浪漫主义的创作观念;三是美国本土的现实主义诗学。诺里斯的真实性叙事诗学综合了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多元因素,是题材选择的浪漫性、细节处理的实证性和现实主义的典型性的统一。真实性研究揭示了美、法自然主义文学的巨大差异以及美国自然主义文学题材选择、创作手法和诗学观念的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文学家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创作倾向,不少作家把注意力放到了社会心理和精神道德的探索分析方面,写了许多反映各类道德问题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家符拉基米尔·田德里亚柯夫,因为多次在作品中反映苏联社会道德问题和青少年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剧作家亚力山大·万比洛夫,因专写道德心理题材的剧本,艺术地表现了深刻的社会矛盾,竟驰名于国内外,被誉为是"能把有深度的现代性格,把挖掘新性格与对社会进行真正分析的趣味和能力结合在一起的第一流剧作家."这些作家被苏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小说创作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小说创作浅论余川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现当代的一位著名作家,曾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霍威尔斯小说奖及瑞典皇家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的创作生涯一度鲜为人知,他的许多作品开始都没有受到重视,甚至一些批评家认为他的作品修辞粗鄙、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14.
周大新的新时期军旅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两类──战争小说与和平军营题材小说。在战争小说创作中,周大新在英雄形象的平凡化塑造及战争小说形式的创新上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和平军营题材小说创作中,他对军人价值进行了多层次的开掘,并且于农村和军营的艺术交叉点上进行描摹。显示出他作为农村出身的军旅作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接榫──池莉创作解析江波池莉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崭露文坛后.即与方方、刘震云、刘恒等作家一起被列入新写实主义流派.人们称其小说创作是“新现实主义”,“零度创作”.称她的小说是“生态小说”.肯定池莉创作与传统现买王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同...  相似文献   

16.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米兰·昆德位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 ,他对小说的认识也是卓而不群的。他认为 :小说是一种存在的智慧 ,小说的精神不是反映现实 ,而是对存在的发现。由此产生了他对小说创作一系列独特的见解 ,如在小说中将道德判断延期 ,小说讲究有趣、幽默 ,小说结构与音乐对位关系 ,想象在小说中的位置 ,小说式的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区别 ,等等。米兰·昆德位的小说观是其个人自由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本文联系昆德拉的小说创作 ,对其小说观作出了多方面的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南方流派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实验性的作家,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做过多种尝试,他的早期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这部作品的创作思想显示福克纳在上世纪30年代从人道主义向自然主义迈进。  相似文献   

19.
阿根庭小说家博尔赫斯是二十世纪以来,对短篇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曾因被誉为是“一位把美学的表现手法与拉美本土经验完美结合的大师”,而获得了西班牙语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塞万提斯”奖。其创作的“迷宫”小说蜚声于世。对于曾经拥有过爱·伦坡、欧·亨利、莫泊桑、契可夫等大师的短篇小说王国来说,博尔赫斯那深奥玄秘、优美耐读的短篇小说,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有独特启迪意义的范本。同时,博尔赫斯的创作也再次证明了人类对自身状况的思考方式是多元的,而这种多元性,亦是作家创作个性多元化的表现。博尔赫斯的小说之所以…  相似文献   

20.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181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她以她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小说艺术的独特探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世界文学史也起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澳斯汀经久不衰。”特别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下简称《傲》自从1813年面世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被著名文学评论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其艺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