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极交汇的张力——论中国第六代电影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晓英 《唐都学刊》2006,22(6):99-103
中国第六代电影在叙事风格上呈现为诗意而又残酷、纪实而又魔幻、客观而又热情的两极交汇,这种撕裂感和矛盾性根源于第六代电影人自身文化定位的两难,也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紧张和选择的艰难。  相似文献   

2.
岳晓英 《唐都学刊》2008,24(5):65-69
百年中国电影史将无法回避第六代的存在,十多年来第六代在故事主题、叙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稳定性,从时间上来看,它持续的时间比作为一个群体的第五代电影还要长,而且至今仍在继续.与第五代相比,第六代更加注重叙述行为的标新立异:钟情于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空间,夸大时间的变化,以及大量使用复调叙事来结构影片,结尾通常是开放性的.第六代的叙述行为与审视、探询、思考而又迷茫的第六代电影文化互为表里,也是当下中国社会和文化现实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论第五代导演与西部电影的艺术叠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阿利 《唐都学刊》2003,19(3):42-45
第五代导演初登影坛之时,便将自己的艺术触角大多伸向了对中国西部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与解读,实现了与当时正在走向兴盛的西部电影思潮的艺术叠交。第五代导演不仅使得西部电影更加富于创新性和开拓性,同时也使自身在对西部电影艺术的探索中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青春类型电影,大体走过了一条从"青春万岁"到"青春残酷"再到"青春消费"的道路."第六代"导演是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在后现代语境下,当代青春电影设法展示了一代电影人对政治的思考、对文化的反思.但本真的迷失与缺位是中国青春电影始终无法规避的硬伤,一味将青春影片商业化,淡化了青春电影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5.
吉平  张阿利  李娜 《唐都学刊》2010,26(6):75-78
作为新时期出现的崭新的电影流派,中国西部电影对几乎同时期出现的第五代导演的创作产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为第五代导演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又表现在第四代西部电影导演在纪实美学和戏剧美学的艺术手法与叙事方式上对第五代导演的传承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的党风建设 ,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民主集中制五大作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应把这五大作风发扬光大 ,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个新群体,其社会保障权利诉求比父辈们更为强烈,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第一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亟需政府承认并负担起补偿责任,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其搭建起社会保障的政策起点,厘清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和责任,赋予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社会权利,同时要未雨绸缪地解决好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炼和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1989年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后,不仅坚持了这些理论和政策,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这些理论和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开展了扶贫与西部大开发;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使农村经济进一步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9.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01,17(4):75-77
本文总结了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部分教学有如下一些做法和体会围绕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有机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培林  田丰 《社会》2011,31(3):1-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现已达到约1亿人,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人群。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等已发生很大变化。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8年“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受教育水平、工作技能、消费特征和地位认同,并重点分析了“代际”(新生代)和“阶层”(农民工)两个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处境、行为取向和社会态度的影响,以及收入、生活压力和社会态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生活压力的变化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玉玫 《学术交流》2004,2(4):23-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创立这一理论和制度;第二代领导人完善这一理论和制度;第三代领导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理论和制度。尤其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多党合作制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有着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connects two current debates: the rise of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or of ‘solitaries’, and the so-called ‘loneliness epidemic’. It raise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se are associated, via social-science literature on loneliness as a social, contextual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findings in that literature about the relevance of lone-person households. The article is concerned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living alone as a form of family structure, via analysis of European, North American and Japanese pre-industrial and industrial listings of inhabitants, and the post-1851 British censuses to 2011. It also does this cartographically via British mapping of lone-person households in 1851, 1881, 1911 and 2011. It documents dramatic rise across many countries in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notably since the 1960s. Many pre-industrial settlements had no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and the average was around 5 percent of households. The current western proportions of such households (e.g. 31 percent in the UK) are wholly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ly, even reaching to 60 percent or more of households in some moder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ities. The discussion examines this trend – which has very wide ramifications – and raises issues about its relevance for modern problems of loneliness as a social and welfare conc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