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 《领导广角》2001,(12):43-44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利用职权徇私舞弊,违背公务员职责的公正性、廉洁性、勤勉性、防害国家机关正常的职能活动,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一类犯罪行为。今年以来,我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了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力度,仅上半年,就查处公务员渎职案9280件,这确是鼓舞人心的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惩处过程中却出现了惩处不力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刘某从一家国有公司退休后,被返聘担任公司会计。期间刘某多次利用报销假帐的方式,侵吞公司人民币6万余元。有人认为,从手段上看,刘某之举确实属于贪污,但因刘某已退休,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该观点对吗?——程昊尽管刘某已经退休,但刘某同样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仍可以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二款的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两种。准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委派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即委托人员。  相似文献   

3.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工具.所谓公务语言是指国家机关公务活动中使用的语言.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其中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国家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法定公务用语用字,有利于规范公务行为,有利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语言文字法>,在公务活动中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务语言的准确与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FJ30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演变的宪政背景分析 (一)"无标准"时期及其宪政背景 1949年~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前是"无标准"时期.1954年,<宪法>第9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害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黄婷 《决策与信息》2011,(10):31-31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职能尤其是行政管理职能得以拓宽,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都可能给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于行政侵权行为,公民、组织有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家赔偿法》要求行政侵权主体予以赔偿。但作为要求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范围的行政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法律规定的还不够完善,从而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救济制度。本文就行政赔偿范围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刘晓玲 《决策探索》2013,(19):79-79
作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动帮着国家工作人员出售“权力”,亲朋好友、专家学者和退休干部成为行受贿犯罪的专业经纪人,且成为主力军。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向媒体透露,该院反贪局在近两年办理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行受贿代理人”,这种犯罪新模式正悄然滋生。  相似文献   

10.
贪污罪可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所犯的贪污罪,为贪污罪的标准形态;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所犯的贪污罪,这类是贪污罪的修正形态。  相似文献   

11.
金晓辉  宫浩 《经营管理者》2012,(7X):327-327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是近年来法律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高官的监督,而且要把教育防范普及到全体公务人员。王某利用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便利条件,收受贿赂,成为犯罪嫌疑人,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透视当前职务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正常管理,损害国家机关的信誉,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职务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职务犯罪的共同特点是其行为的违背职责性.据此,通常将其分为:贪利性职务犯罪,如贪污罪、贿赂罪、挪用公款罪等;擅权性职务犯罪,如刑讯逼供罪、非法拘禁罪、滥用职权罪、枉法裁判罪等;失职性职务犯罪,如过失泄密罪、玩忽职守罪等.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务犯罪也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就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的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遵循法治方式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依法办事的能力.根据党的有关文献和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行政能力主要包括熟知和理解法律知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行政管理、依法办事、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4.
纳粹技术     
《领导广角》2000,(10):53-53
“红包”是指以赠予方式给予或获得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信用卡、购物卡等。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和赠送“红包”的暂行规定》,向广东省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各局以上单位发出通知,要求认真执行。该《规定》指出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和对外交往中,不准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红包”。  相似文献   

15.
文从《刑法》对贪污罪的定义入手,根据《刑法》对贪污罪犯罪主体的认定;探讨了《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组成,并对“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三类人加以厘清,初步确定了在法律实践中贪污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廉政建设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呼唤,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要求国家机关为政清廉,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廉洁自律。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加强制度约束和提高国家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国家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了保障机制。通过对公务员的考核、奖惩、回避、工资保障、监督等方面规定,保证和促进依法行政,通过法制化的管理,避免腐败现象的滋长。可以说公务员制度本身与廉政建设紧密相连,下面仅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环节探讨二者的关系。一、考试录…  相似文献   

17.
邓军辉 《领导科学》2004,(14):24-25
随着党政群机关招录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实施“凡进必考”制度,国家机关招录工作人员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招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在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录用等环节中,面试环节的主观随意性比较突出,是影响整个“凡进必考”过程公正性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面试环节公正机制,落实整个招考过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探索科学有效的面试方法,是摆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确保面试环节公正,必须做到四个规范。一要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做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并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公仆学说的基础上,得出的无产阶级党的学说和政权建设的一条基本原理。它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机关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指南,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截止目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公仆概念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因此,弄清马克思主义公仆概念的涵义,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英团 《决策探索》2003,(12):12-14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滥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或者不认真地履行职责,严重地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到严重损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使党自身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我们才能使宪法成为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