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声和  锦程 《江海纵横》2006,(2):26-27
滔滔长江水,逝不去“三·一八”革命先烈的不屈英灵;巍巍紫琅山,镌刻着“三·一八”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6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通爆发的坚持和平、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追求光明、反对黑暗的“三·一八”斗争,是南通青运史上最为辉煌、最为壮丽的一页。南通青年以自己的热血,与倒行逆施的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了殊死的较量,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成为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烈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纪念“三·一八”斗争60周年,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对进一步推进南通的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南通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李大钊同志在一九二六年“三·一八”运动中的活动情况,学术界有三种不同说法。笔者作了一点考订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仅供进一步研究者参考。三种不同说法是:一,说李大钊同志是“三·一八”天安门“大会的主席之一。他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二,说第一种说法不准。“这天(“三·一八”)上午李大钊同志和赵世炎同志等正在开区委会,没有参加大会,下午才去游行”;三、说李大钊同志作为“三·一八”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不一定要和群众一起去参加斗争”。据笔者对有  相似文献   

3.
说到钱素凡先生的生平思想,首先不能忘怀的就是他身上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的革命志气;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钱素凡先生是一位爱国者、革命者。由于时间的流逝,对一代又一代的南通人来说,对钱素凡最直接了解就是知道他是“三·一八”斗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其实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钱素凡所处的年代,正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激化的时代,大众的苦难、民族的危亡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从上世纪20年代起,钱素凡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积极追求真理,寻求和平,向往光明…  相似文献   

4.
简论国民政府依赖国联外交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赖国联是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外交政策。蒋介石在这一政策形成过程中确实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是他个人决策的产物,而是以国民政府党政要员早已形成的共识为基础。而从国民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欧美抑制日本的对日政策来看,它是“九·一八”事变以前对日政策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从国民政府与国联的关系来看,“九·一八”事变以前所形成的总想利用国联这一外交途径处理中国与外国军事冲实的决策倾向,是“九·一八”事变后依赖国联外交政策形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苏中军区第四分区(以下简称四分区)抗日军民开展了反对日伪军事封锁线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特色的江海平原抗日游击战的一个侧面。它与反清剿、反保甲等所组成的反“清乡”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本文对这声势浩大、坚韧不拔的斗争的始末加以追述,以纪念当年参加斗争的抗日英雄们! 一 1940年10月,新四军黄桥决战胜利后,挥师东进通、如、海、启地区,逐步开辟了四分区这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四分区面积四千余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万,管辖如皋(今如东以及如皋的一部分)南通、海门、启东  相似文献   

6.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于打败日本侵略者,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主义”,日寇占领了整个东北。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对政策的结果。 1935年的“华北事变” 日本公然要把华北五省从中国分离出去,制造第二个  相似文献   

7.
一、“一二·九”运动是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的政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了反动军警的阻挠,举行了抗日救国大示威,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大举进攻。在国民  相似文献   

8.
老投降派张春桥在一九三四年十月写过一篇黑文《济南》(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一九三五年一月号)。这篇黑文是“假革命的反革命”张春桥卖国贼嘴脸的大暴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指出:“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  相似文献   

9.
《虎符》是郭沫若以战国故事“窃符救赵”为题材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战国时代是“一个悲剧时代”,也是“人的牛马时代的结束”。如姬积极参予到魏王与信陵君的矛盾斗争中,以坚决反对黑暗统治者魏王和坚定支持主张正义者信陵君的行动,确立了自己的伟大人格,完成了一个大写的人的造型。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于1931年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悍然出兵侵占了我国东北四省,对东北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东北爱国将领,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不甘心当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在农村组织了大批抗日义勇军,冒着敌人的炮火,到处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给煤矿工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将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作为“特殊工人”运送到东北各煤矿从事奴隶式的苦役。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不断掀起“反日斗争”,为东北各煤矿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末万历、天启时期,城市新兴市民阶层先后进行了反对矿税监开矿征商和阉党黑暗统治的斗争,当时人称为“民变”。与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党争,一方是东林党人;另一方在万历年间是浙、齐、楚、宣、昆等党,在天启年间则是阉党,当时人称为“东林党议”。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斗争相互交错,彼此影响。对此,史学界曾做过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本文即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试对二者的性质和关系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便于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前,为配合对东北的经济扩张,日本以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为主导,整合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一套剥削、掠夺东北人民的金融体系。但其统一东北金融的野心并没有得逞,东北军政当局的抵制措施,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人邦”把我国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政治思想的一个学派——法家和代表设落奴隶主阶级政治思想的另一个学派——儒家之间的斗争,作为贯穿古今中外历史的所谓的“一根红线”,用以篡改奴隶反对奴隶主、农民反对地主、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为此,他们捏造出:“在反对奴隶主的斗争中,法家、奴隶和农民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之类的谎言,编造“荀况称颂过奴隶起义的领袖‘盗跖’是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之类的骗局。  相似文献   

16.
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段祺瑞执政府的卖国罪行。在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卖国贼段祺瑞命令卫兵向示威群众开枪镇压,并用大刀、刺刀、铁棍追打砍杀,重伤几百人,打死47人,造成“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朱良钧就是其中之一。烈士朱良钧,原籍扬州,当时随其父朱西垣(北大机械系教授),在北京中学读书,由于爱国热忱的激发,于1926年3月18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北京人民的游行示威。在“三·一八”惨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作家在文学本文中演绎反对封建的历史性斗争时,借封建堡垒式的“家”的一角来洞察封建传统思想的大千世界,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揭露“家文化”的虚伪与残酷性来揭露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从而昭示于读者:中国要有根本命运的改变,中国人就必须进行精神和心理革命。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是一位伟大的开拓者。鲁迅翻译外国文学的目的,主要方面是要借外国的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文学的力量,以助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在文学方面,他的目的“在于增长新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陈源围绕“女师大学潮”、“五卅惨案”、“剽窃案”、“三·一八惨案”等几个事件展开几个回合论战。这不是敌我之间的较量 ,而是是非曲直的辩白。有“公理”之争 ,也有“私仇”之争。论战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也都呈现了自己的锋芒 ,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是一首壮丽的充满英雄气概的篇章 ,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欲以斗争赢得自由 ,希望摆脱苦难 ,走向光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全曲通过两个对立形象之间的冲突 ,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 ,并最终战胜黑暗的欢乐情绪 ,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命运交响曲”自公诸于世后 ,一直鼓舞着人们进行各种斗争的勇气 ,至今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