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洁西 《唐都学刊》2009,25(2):80-83
万历朝鲜之役(1592-1598)前后,大量明人移居日本。这些住在日本的明人,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他们为时代所推移,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战争之中。文中以万历朝鲜之役为背景,考察在日明人这一特殊团体在战争前后的活动状况,以窥见当时中日两国错综复杂的人员往来与迥然不同的归属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对南朝鲜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局限性是过分重视经济。尽管详细研究经济是一个长处,但是排除对南朝鲜发展做出贡献的许多其他因素则是一个短处。最为明显的是缺乏对南朝鲜军队作用的详细研究。也没有注意到日本的影响及其在殖民时期之后的活动。尤其是没有探讨1965年同日本关系正常化和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援助和投资。对于越南战争和南朝鲜卷入越战的研究也被忽视了。我们的研究将涉及南朝鲜悠久历史中的三个主题:文化单一性、儒教和社会阶级。在亚洲大陆的所有国家中,南朝鲜在文化上是最为单一的。除岛国日本外,在亚洲大陆上没有其  相似文献   

3.
1954年,14220名志愿军战俘被遣抵台湾,这意味着“并未直接参加朝鲜战争的台湾,却在暗中有效地绑架了停战谈判议程”,成为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4.
刘焕明  周彦 《学习与探索》2005,14(1):160-163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企图吞并朝鲜,进而最终独占“满洲”的重要战略基地的旅顺和大连。战争结果虽如愿以偿,但竟因以俄国为首的三国干涉,不得不还辽于清政府;同时,俄国又插足朝鲜,严重威胁着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地位,甲午战争的主要目标并未实现。于是日本于甲午战争十年后,为了再次实现其“大陆政策”既定的侵略目标,通过战争打败了俄国,从俄国手中夺回了辽东半岛,巩固了其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并获得了“南满”铁路的占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5.
16世纪末17世纪初,日本由于南蛮贸易、朱印船贸易的大规模开展与国内禁教的移民压力,开始尝试向海外移民,主要目的地就是东南亚地区。这一时期,日本人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许多被称为"日本町"的聚居地。这些自治与半自治的移民点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暹罗与吕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它们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与日本的友好交往,一方面充当了朱印船贸易的贸易中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日本町的发展,日本人开始卷入东南亚的政治斗争与贸易竞争,日本町受到当地政府与西方殖民者的日益重视并直接采取手段限制,其政治、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由于日本国内外交政策转向,锁国政策彻底摧毁了日本町的经济基础与补充通道,日本町最终在17世纪中叶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6.
<正> 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驾驭朝鲜战争的人》一书,我有幸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作为第一读者,愿意将本书推荐给广大读者。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规模最大的、带有国际性的一场局部战争。中国人民为了援助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和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一道,给予美国为首的十六国组成的“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朝鲜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长达36年之久, 它是典型的殖民地农业国。 1945年“ 8· 15”解放后,朝鲜分裂为南北两个部 分。战后美国直接控制的南朝鲜,又经过三年的朝鲜战争,整个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958年才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40年)的水平。 1961年朴正熙集团上台后,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干预,推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了综合经济开发的“六个”五年计划,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60年代以后,南朝鲜的经济起飞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杨晓峰 《日本研究》2002,6(1):68-73
在吉田茂第二至第五届内阁时期 (1948、10— 195 4、12 ) ,日本开始了重新武装 ,军备力量得到长足的发展。 195 4年 3月《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在国会强行通过 ,至此 ,日本已拥有一支人数超过 15万的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自卫队。不过 ,日本的重新武装 ,并非一蹴而就 ,吉田茂内阁采取的是一条优先发展经济、逐渐军备的战略。那么 ,吉田茂内阁为什么会作出如此选择 ?本文拟就当时的日本国内状况、国际环境、吉田茂的策略以及重新武装进行分析。一  战败后的日本 ,国土荒芜 ,经济衰竭 ,民不聊生 ,一片惨淡景象。战争不仅给遭受侵略的…  相似文献   

9.
华桂萍 《学习与探索》2003,2(4):127-131
日本在二战后颁布了放弃战争、放弃军备的和平宪法,保守势力一直以改宪和重新军备为己任,日本社会党作为革新势力的代表始终站在护宪和平主义的立场上与之相对抗,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向军事大国方向的发展。然而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革新势力逐渐衰落,日本社会党也被迫在一系列既成事实面前一再退让,调整乃至最终放弃了"非武装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安成日 《求是学刊》2006,33(6):134-139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被侵略国家和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人的、物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而且也给日本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损失和灾难。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朝鲜作为其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的地位,这给朝鲜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