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与之相呼应的民法典也呼之欲出。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将是法制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标志着中国权利本位社会模式的构建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生成。文章通过论述民法与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从而得见现代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宝、政治文明的基石 ,是现代化国家的治国利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政治文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和谐,而和谐社会的创建和维系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过程。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现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茹艳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26-28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两者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政治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发展深化的坚强后盾。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4.
尹晓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26-29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建立"公共服务"的法律理念,并通过"平等协商",达到"利益平衡",更顺乎民意。这一嬗变可以通过行政法对民法精神之借鉴来实现,这样才能实现行政权进入私权领域的目标,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树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1):113-120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人们改造公共权力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客观政治实践活动所取得的积极的社会成果,是一个社会脱离了野蛮、专制、落后的政治生活状态,而达到公正、民主、和谐的不断进步的政治生活状态。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系统工程里处于神经中枢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根本标志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途径,在于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和廉政制度建设,向全民普及现代民主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国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3):5-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这一目标要求 ,文章界定了政治文明概念的涵义及其分析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梳理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 ;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依法治国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福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67-69
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成果总和的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柑互促进。根据中国历史、现实特点,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必须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抓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环节。政治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对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政治文明内涵、性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阐释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概述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必须坚持重在制度建设,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谭建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5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次写进了党的报告 ,其意义深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正确把握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决不能照搬西方式的民主 ;要发展民主政治 ,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袁宗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作了学理分析。认为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可以能动地整合人们的心理状态,形成文明的政治意识;有效地调动各政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文明的政治制度;妥善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文明的政治行为,从而促成各种政治关系的文明,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1.
王建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1-4
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蓝,它孕育着民主所需要的一切.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市民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支撑.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市民社会民主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既有其理论依据又有其现实条件.构建新市民社会,将给中国政治转型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使政治民主化由上而下的推进转为上下的双向建构和良性互动,并将塑造起健康完满的政治人格,高扬公民的政治主体性,创建丰富的社会资本,化解初露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
王卓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5-7,12
目标选择、价值取向、制度保障和核心要素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四个战略向度,而构建和谐社会、贯彻以人为本、实现依法治国、加强政党建设正是上述四个向度的对应坐标系统。并由此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图景,全方位地昭示了我党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江亚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2-1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得很快。由于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也有困境。因而要在政治文明视野下培育和构建公民社会,形成第三股力量,让民众在公民社会当中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民主,并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全民民主,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在推进我国当前的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减少制定政策的失误和实施政策的阻力。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心理条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经济和文化建设,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飞南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93-98
社会文明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文明形成于政治国家的历史土壤,是对政治国家的抽离与解构;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文明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涵化,是对政治国家的重组与再造;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审视,政治学语境中社会文明的实践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美珍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7-20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生态文明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在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尤其要强调生态和谐,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生态和谐需要环境法治作保障,环境法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49-51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核心问题的现实途径和切入点,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民文化--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解析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卿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2):176-180
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是人类政治上所取得的进步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政治文明体现为公民文化.公民文化在本质上要求公民培养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文化的构建,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发达的公民社会作为社会基础,同时离不开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公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3):5-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人民主权原则、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共产党领导和法治。其中,依法治国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
无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到何等程度,人类自身永远只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人类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它反映了人民的心愿,指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叉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