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前,我省高校的反腐倡廉教育已初步建立起系统的组织领导体系、教育实施体系、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科学的理论研究体系。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分教育群体,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进一步健全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加强我省高校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进而增强惩防体系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2.
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本文试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健全多种监督形式的网络等方面阐述以制度创新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从标本兼治的理论与实践上探索高校反腐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把反腐倡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自觉地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坚持构建和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归根结底,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健全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探索反腐倡廉的根本道路,即发展民主。  相似文献   

5.
家庭反腐倡廉是将反腐败从事后查处转为事前预防的重要环节之一。从不同的视角对家庭反腐倡廉教育进行探讨,如从家庭配偶角度出发,对"贪内助"进行研究;从廉洁文化入手,营造良好家风;重视家庭监督,构建家庭监督"互廉网";以廉洁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家庭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等等。但是,对当前家庭反腐倡廉教育仍需要做深层次的思考,如当前家庭反腐倡廉教育缺乏大气候、教育对象不够全面、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实践易操作性、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反腐倡廉制度约束机制有待加强等。  相似文献   

6.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而形成“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校系统内部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决策腐败、学术腐败、用人腐败、向学生乱收费等方面.学校系统内部的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廉政规章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深化学校改革.  相似文献   

8.
抓好思想教育是构建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狠抓制度建设是构建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的保障,强化权力监督是构建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社会监督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认为社会监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和特点的体现,是反腐倡廉、防止滥用权力的可靠保证。希望我们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体制,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其中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具有根本性作用,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会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浅谈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应从教育、宣传、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利用高校宣传文化阵地,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努力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卓有成效地推进惩防并举的反腐败工程,强化和改善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从内容和形式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新世纪我国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1)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党德教育;(2)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3)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4)公仆意识和正确权力观念的教育;(5)以“四自”、“五慎”为主要内容的个体道德教育。就方法和途径而言,主要应加强目的性教育、系统性教育、层次性教育和警示性教育,力求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以夺取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3.
试论廉政文化进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扩大廉政文化建设覆盖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安排,把廉政文化进校园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建立健全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孝”、“廉”是官员应有的最基本的品格,也是选拔和考核官员的最基本的标准。在两汉至南北朝7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长期实行过“举孝廉”这一选拔官员的制度;现在我们认真研究和宣传“孝廉文化”,对于当前的反对贪污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孝”、“廉”落实到当今官员的选拔和考核过程中,就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宣传、教育感化上。  相似文献   

15.
对反腐倡廉建设开展效率评估,不仅有利于改进和提升反腐倡廉的效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进程,还能为反腐倡廉形势评估开辟一个独特的视角。文章在综述国内反腐倡廉建设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腐倡廉效率评估的必要性;并基于反腐倡廉建设目标与特点分析,论证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反腐倡廉效率评估的适用性;参照学术界已有的成果,结合实践逻辑构建了反腐倡廉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阐述了数据包络分析的模型选择及运算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的美学质性。  相似文献   

17.
“国家消亡”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在否定了“国家消亡”论后转向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认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则高举“国家消亡”论的理论旗帜,打碎了旧的俄国国家机器,赢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后,面对历史条件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开始不断提升国家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地位,到斯大林时期最终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形态。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变迁及其对20世纪中国政治的重要影响表明,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国家消亡”论,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消亡”论仍有重要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构建校园惩防体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推动作用,研究这一地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状况对全国有借鉴意义。重庆各高校应因地制宜,把廉洁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整合各方资源,将青年学生廉政意识、廉洁观念的培养与日常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完善现有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唐律首创赃罪,立法严密,惩罚严厉,对有效预防和打击贪赃腐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唐律赃罪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表现在:立法严密,使一切贪赃腐败分子无法律漏洞可钻;惩罚严厉,对一切有贪腐之念尚无贪腐之行的官吏有极大的震慑作用;其他制度如完善的监察制度、廉政教育以及厚禄养廉的配合,保障了法律的实施并取得廉政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高校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要建立高校廉政预警机制、廉政建设教育防范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实效性、科学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