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本来是作为储蓄者和借贷者的中介,严格审查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存允分估计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计算项日的商业收益,依此决定贷款的投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1995—2008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率为风险指标,对财政分权和由财政分权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赤字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都显著地影响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财政赤字水平也越高。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政府的竞争效应较之财政分权本身能够更好解释地方政府的赤字膨胀。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财政审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审计不仅针对政府收支活动,而且针对社会保障收支(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各类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等)。对政府财政资金开展绩效审计,审查与评价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情况,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政府部门正确决策,依法理财,有效履行职责,提高管理绩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站在地方审计机关角度,以开展地方政府财政绩效审计作为研究目的,结合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融资平台替政府融资的职能受到限制后,PPP项目作为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方式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也带来了新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为了研究PPP项目形成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文章利用了普通回归、匹配样本t检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等方式,研究了PPP项目中的政府财政风险来源,并结合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了PPP项目形成的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地区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任主体是金融机构。中国的宏观金融风险仍处于发散状态,呈现出行业特性(风险业)与金融转轨风险“叠加”的特征。当前的金融改革既是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战略举措,其改革本身也是宏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政府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需要改变“一事一议”的个案方式,迫切需要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应急反应机制,并把宏观金融风险纳入国家财政风险管理框架,以避免政府财政责任变为仅仅是事后买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当前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基于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省区,港澳台地区除外)2014—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关系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分权、纵向财政平衡度和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负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国内财政关系现状,从税收分成比例调整、税收制度优化和理顺央地财政关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财政分权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管理世界》2007,(3)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8.
外债是一种主权债务,其到期贷款的还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对外信誉,因此必须强化外债管理。通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区别不同项目、多渠道多途径建立还贷准备金,通过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互统一的借用还管理机制,努力化解财政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公共财政的改革,能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改变政府行为,必将有力地推动民主政治的前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将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全部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 相似文献
11.
代建制是我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相继开始了代建制的推广工作,代建制的推行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存在和可能引发一些新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实行代建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应对与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的良性发展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盲目和过度负债,会给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在金融风险不断财政化的今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种主要的财政风险,已经超过了金融风险,成为危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以辽宁省为例,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同意地方政府年内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这意味着开放地方债券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路正被中央所采纳。地方政府债券,又称为地方公债、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我国现行的预算法虽然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和预算赤字,然而地方政府负债已是客观事实,且其产生的原因均是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期间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问题。禁止发行地方债券,并不能有效杜绝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反而使这些隐形负债游离于体制之外,不仅产生了大量违法行为,也成为引发地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重大隐患。堵不如疏,允许并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如土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关系研究中的两个基本命题——集权与分权之争和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激励来源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迅速兴起的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最为显著的行为特征.在中国特色的“政治集权,行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当前围绕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性质和后果,学术界存在颇多的争议.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实质,有必要对众多的研究观点进行集中.为此,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提炼出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关系研究中的两个基本命题:集权与分权之争、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激励来源之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地产圈声名狼藉是因为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让地方政府成了房价上涨和地价上涨的最有力的推手。而由于土地问题被查处的腐败官员基本上都是窝案、串案,腐败资金又是触目惊心,就像最近曝光的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抚顺市的一个局长罗亚平,两个官职不大的疯狂女人.让人们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计量指标,运用199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攫取之手"就越少。因此,在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本文认为加大对预算外收入的约束、改革转移支付体系和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将会逐步扭转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