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锡惠山泥人系用当地特有的粘土为原料,选择人物、飞禽、走兽等为创作对象,以给、塑结合,浪漫夸张的手法造型,再效以各种鲜明的色彩,用流畅的残条精心勾勒而制作成的各式泥玩,是无锡传统的民间工白品,我国彩塑色苑中的一朵奇葩。惠山泥人起源较早,自唐宋始,就有无锡惠山脚下“家家善彩塑,尸尸做泥人”之说。在历史发展中,惠山泥人形成了“满、简、爆”三个特点,即形象饱满、细节概括、色彩醒目,品种也很多。独具风格的传统产品’‘大阿福”,可说是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它系一对男女娃,胖乎乎,笑嘻嘻,憨态可掬,淳朴可爱。传…  相似文献   

2.
大阿福是惠山泥人中最具特色的传统作品,通过分析大阿福的造型特点、民俗意义及用色取材,提出,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认识本质上是对人自身平安和幸福的追求。寄托于大阿福来驱邪纳祥,祈福消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往往可以在一件民艺造物中寄托对生活的全部希望。民间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和谐观念从早期驱鬼避邪的迷信活动逐渐演变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传承,逐渐发展成为符号化的图式或造型,这种良好愿望变成生活方式,受道德约束和规范,成为中国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惠山泥人和淮阳泥泥狗的艺术形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惠山泥人造型鲜活生动,其中戏文人物的表现尤为传神经典,是我国众多泥塑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淮阳泥泥狗起源于混沌初开的旷古时代,造型古拙概括,内容以各种传说中的动物形象为基础,形式上也体现出生活的真实、清新、质朴的风格,每个造型上都有一个小孔,能够吹响,极富灵气。二者同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典型,但在起源、造型、色彩方面各有不同,代表不同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的重要分支——嵊州泥塑,凭借其造型简洁、设色考究、生动传神、技法精炼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通过代表人宓风光的努力,使嵊州泥塑在借鉴姐妹艺术基础上,形成了不同于“泥人张”、“惠山泥人”而特有的“泥人宓”审美特征。本文基于宓风光泥塑作品的造型特点、设色技巧,同时举例分析动漫形象设计与民间泥塑造型的共同点,进而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服务动漫创作。  相似文献   

5.
论陕西社火脸谱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社火脸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造型、色彩及绘制工艺独具地方特色。社火脸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造型奇特,大胆夸张,注重形神兼备;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形象鲜明;色彩浓烈,古朴稳重,表现力强;自然质朴,随意遣性。  相似文献   

6.
杨家埠年画艺术的色彩语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埠年画是我国主要年画之一,它以其古朴稚拙的形象特征,喜庆吉祥的象征意义,浓艳强烈的色彩效果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其构图对称饱满,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夸张朴实;用色大胆热烈,鲜艳明快,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语言基本上以纯色为主,红、蓝、黄、绿、紫是主要色彩。以线为骨,平铺色块,敢于用亮色、纯色、补色对比;鲜而不俗,亮而不媚。  相似文献   

7.
我国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动画艺术作品,以浓郁的装饰性构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因而能够永葆艺术青春.本文从动画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材料、构图和音乐五个角度,通过剖析中国优秀动画作品,探究中国动画艺术中所蕴含的强烈装饰性.  相似文献   

8.
谐音象征与吉祥民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谐音象征的方式来隐喻美好祝愿,是中国自古以来广为流行的以祈福求吉为主旨的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很有特色和趣味的民俗活动。这种表示吉利意义的谐音象征现象主要有四种类型:谐音吉祥物、谐音吉祥图案、吉祥数字、谐音祈福仪式。  相似文献   

9.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 ,色彩清新素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以点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题材以及其图案的骨式和构图四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凤翔与淮阳作为典型的北方泥塑艺术产地。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两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泥塑艺术风格,各自固定的泥塑表现手法、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的艺术形态深受世人的赞誉。从制作工艺、泥塑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总结两地泥塑特色,使之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并就民间泥塑艺术衍生品造型设计、泥塑动画角色设计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仍然处于探索时期,急需从整体上把握建筑色彩的设计及城市色彩功能的分区,解决“千城一面”等诸多问题,从而形成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的城市形象。文章通过对合肥城市色彩设计的实例研究,分析了城市的色彩现状,阐述了合肥城市色彩规划的原则和研究思路,并对合肥城市色彩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助动词"会"一表有能力做某事或善于做某事,一表可能性.一般认为后者是从前者发展来的,但从语言的发展看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是由表"理解"义的动词"会"演变来的,时间是在晚唐五代;后者是从中古助动词"会"功能扩展而成的.中古助动词"会"起源于表"会合"义的动词"会",形成时间约在汉魏之际.  相似文献   

13.
"理学能词者:朱熹《晦庵词》,无论矣。"基于朱熹的词学成就,主要探析《晦庵词》的篇数,"无意不可入"的主旨内容,"豪宕清婉,各极其趣"的审美风格,以及"晦翁体"的提出等,以期全面认识朱熹词在南宋词坛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游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仅位于四大佛教圣地之末 ,而且在本省也落到绵山之后 ,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旅游形象笼统模糊、并缺乏相应的宣传口号。文章分别从自然环境、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古代建筑四个方面对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做了基本形象设计 ,并提出了“清凉佛国五台山”的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15.
“聪”、“明”、“智”、“慧”在上古常作单音词使用,在发展中,“聪”、“明”在“聪明”义项上靠拢成为同义词,经常并举使用,后来合成双音词;“智”、“慧”也因其词义上的相似而趋近并合成双音词。“聪明”、“智慧”作为合成词也有相同的义项却不能互相代替,因为它们在词素义来源、词素性质、词性、词义表达的角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诗经·秦风·蒹葭>有叠句:"遡洄从之,……;遡游从之,……".其中"遡洄"、"遡游"何义?二者的区别何在?自古以来,训释家大同而不确诂,小异而见矛盾.本文认为,"遡"当训本词本义:趋向、朝向."洄",逆流而上;"游",顺流而下."遡洄":指诗人朝着逆流而上的方向走去."遡游",指诗人朝着顺流而下的方向走去.  相似文献   

17.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救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理念,对《老杨公》的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油画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作品蕴藏着丰富的表现主义油画感。鲁迅作品中的油画线条充满力量之感,它和强烈的笔触、绚烂的色彩共同构成了“漩涡”意象。鲁迅作品中的色彩具有鲜明冷暖对立特征,两大色系相互争夺,几成鼎立,与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哲学确有相通之脉。鲁迅创造了生命与死亡两大意象群落(生命意象与凡.高相比,死亡意象与蒙克相比),还创造了类似罗丹雕刻中的“行者”意象,这一意象是对生命意象的升华,对死亡意象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