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近二十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有的经常说谎,欺骗老师、同学、家长或他人;有的经常小偷小摸或学习上作假舞弊;有的心理变态,看到什么都不顺眼,以致于经常损坏公物,破坏公共设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正颇有兴致地讲解、引导时,有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正在提出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在课堂中遇到的学生"插嘴"现象,由于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习几何常常会听到学生念顺口溜: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特别是一提到几何证明题和解答题的书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叹气。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只要能"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初中的几何学习分为: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七章《三角形》;八年级上册的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对称》;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正颇有兴致地讲解、引导时,有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正在提出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在课堂中遇到的学生"插嘴"现象,由于学生的不经意的插嘴,往往会搞乱教师心中预设的教学程序,于是课堂上我们便常听到老师这样说:"有问题请举手!""你的想法很好,但请等会再说好吗?"  相似文献   

5.
王明华 《科学咨询》2024,(2):204-207
在中学教育阶段,问题学生的出现很常见。他们可能调皮捣蛋,经常与同学吵闹打架,或者随意逃学逃课、损害公物、缺乏进取心。有些学生还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行为怪异。这些孩子通常会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在得知这些学生心理上存在问题后,大多数教师会努力尝试帮助他们。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棘手,凸显了中学心理教育问题的严峻性。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及教学经验,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策略,以期对加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此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素质差异较大,大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行为习惯较差,不爱学习甚至厌学的“问题学生”较多,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如何教育好“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又一新课题.这些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与众不同,不听课,不愿做作业,更不想参加考试或将考试成绩告诉家长.老师教育他们,就认真几分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们,他们就不认真学习,甚至放松、捣蛋、做坏事,这些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难度.如何教育转化好这些“问题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从某个角度讲是"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违纪、"倒蛋",得不到家庭"呵护",甚至被家庭"遗弃"。在班集体,他们是"三等公民",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享受不到相互尊重的平等权利。在有些教师眼里他们是老师的"对头"、"累赘"。他们的行为令家庭人伤脑筋,令学校老师、同学厌恶。作为  相似文献   

9.
年复一年的中考、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一级学校选拔优秀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综合考查。如何针对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社会、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有的老师注重基础,拓宽面广;有的老师讲得深刻,深入挖掘;有的老师涉题量大,深入浅出,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我们经常听到不同年级的学生有这样的谈论:"老师讲的我听得懂,教材一看就明白。但题目稍微变化我又做不来了。"就其听得懂本身来讲,学生说法可能不正确。我估计是老师讲出来或写出来,他听得懂或看得懂;而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校期间,打架斗殴、抽烟酗酒、逃课上网、欺诈同学、小偷小摸等违纪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学生往往经过老师的多次教育,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多次反复违纪,令班主任老师们头疼不  相似文献   

11.
齐泽鑫 《科学咨询》2008,(24):79-79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都不理想,有的老师就认为这些学生都是差生.其实从内心说,他们都希望把成绩搞好,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观点,这部分学生最多只能称为"学困生".他们之所以学习物理有了困难,究其原因,有主观方而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对于如何提高这些"学困生"的成绩,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蒋治平 《科学咨询》2008,(22):23-23
众多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那么,什么是厌学症呢?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农村学生来对数学学科是最感头痛科目,它是历年高考场上的拦路虎.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窄,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只知简单的模拟,识记,思维反应能力慢,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进度;(2)家长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或不懂如何教育儿女,要求太低,只要孩子读完三年拿个毕业证,出去打工,或务农(这些都不需要成绩);(3)留守儿童太多,他们缺乏管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极不认真,形成不想听课,不想学习的坏习惯;(4)对基础知识把握不是太好,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性,解题思路的"乱"、"烦"和"怪",不懂的地方不敢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对学习数学存在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讨厌学习;(5)班级中爱好数学、成绩好,又觉得学习比较轻松的学生不太多,不能形成学习数学的氛围,不能带动多数学生共同探讨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普通的偏远乡镇中学的学生成绩普遍参差不齐.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方面为这些天真可爱的中学生创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的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轻读书、重经商的思想苗头,致使有的学生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  相似文献   

15.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368名,占在校生的55%强.因此,我校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同时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进行关爱,使"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 (一)模拟家庭 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我校有的老师利用主题班队会给学生过生日;有的老师在学生生病时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学生打吊针时守着学生;有的老师经常经常同留守学生在同一寝室睡觉,这些无声的爱唤回了学生缺失的亲情,同时帮助她们找回了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地讲,漂亮勤奋、乖巧温顺、成绩好习惯好、聪明伶俐、知识面广而又充满活力或特长的学生容易被老师喜欢,相反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薄弱、懒散的、调皮捣蛋甚至有些邋遢的孩子常常让老师头疼,自然不容易受老师喜欢.  相似文献   

17.
行为有障碍的学生,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只因后天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异常而造成心理上的某种异常,使得某些行为的获得与形成很困难,或具有特别异常行为表现的学生.首先,他们对外界某些刺激过分迟钝或过分敏感,在分辨上出现障碍.比如,他们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往往认识缓慢,对新生事物不能很快接受.但对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如打架斗殴、"下暴"、三五成群地东游西荡等接受就较快;其次,他们缺乏有效对付情境所需要的适当行为的技能.比如在反对邪恶支持正义中,就可能因为分辨是非有误而出错,也可能因策略错误或方法粗莽而导致过失.他们中的部分学生有追求享受、饮酒作乐、性变态等有损社会形象的行为:有的学生已养成了懒惰、欺骗、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和动辄就与同学、家长或老师发生极不理智的争端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作文历来就是语文学科中的重头戏.作文等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成绩的高低.所以,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对于中学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前中学生作文写作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中学生作文写作的状况令人堪忧,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硬着头皮在写老师指定的题目和按写作范围去写作文,结果写的过程中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但却无从下笔,有的同学等老师一出题目就赶紧翻出作文选,学生是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9.
谢中丽 《科学咨询》2005,(24):36-37
我和同事们经常谈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低段的语文课上,常常是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很多的孩子都会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请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少了,感到很失望.老师也会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头痛,因为一是怕这样下去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怕家长成天因为这样的事情,要求老师做这做那的.可是到了中段之后,课堂上举手的孩子渐渐少了.到了高段,课堂上老师只要一提问,全班孩子就象被霜打了似的,耷拉着脑袋,生怕被老师叫到.而老师为了不唱独角戏,只好象点将一样,随意叫几个人来配合配合.而被点中的孩子也是极其不乐意.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们都只有摇头叹气.  相似文献   

20.
傅允 《科学咨询》2009,(22):18-19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正颇有兴致地讲解、引导时,有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正在提出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在课堂中遇到的学生“插嘴”现象,由于学生的不经意的插嘴,往往会搞乱教师心中预设的教学程序,于是课堂上我们便常听到老师这样说:“有问题请举手!“你的想法很好,但请等会再说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