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密规律     
和一个朋友在饭店小聚,朋友的手机响了,他没接。我提醒他接听,他说:“没事,无关紧要的电话。”喝了几杯后,他的手机又响了,很固执。我说:“会不会是你家人打来的?”他却接通手机对着话筒就喊:“你烦不烦啊!”说着关机。我目瞪口呆,他说:“一个朋友,我早知道是他。听铃声的长短就能猜到。”  相似文献   

2.
关於启骧先生学习书法,我早就知道这麽一则故事。他曾以十多年的时间习模启功先生的书艺,几为乱真。然而,启功先生却十分严肃地说:“你的字多咋不像我的了,那就好了。”先生开始觉得茫然,但仔细一琢磨,茅塞顿开。於是,继续苦苦探索了十多年,既继承师艺,又孜孜求新,终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前不久,我得知先生将办个人书法展,特意驱车到大慧寺附近先生住处“柳荫轩”去拜访。聊起来,聊得最多的还是他学书的体会和经历。启骧光生认为:“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艺术瑰宝。书法艺术必须先继承後发展。没有继承就会使书法…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个当老板的朋友对我讲了两件事。他布置工作时,一个新招聘的员工总是用手机发短信。当我的朋友问他,听清刚才说的内容没有,那个新员工抬起头,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使劲点点头,然后又匆匆低头拨弄起他的手机了。当我的朋友又讲了一会,看到这个员工还是在低头拨弄手机时,就叫他的名字,没想到这次他竟连头也没抬,说:“你说,你继续说。”  相似文献   

4.
我和赵俪生老先生交往二十多年了.论年龄,他长我16岁;论学问,更差好几截儿;论辈分,他和先师景芳先生是朋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赵老都是我的老师一辈.我却和赵老成了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赵老谦虚,再是先师景芳先生和赵老是好朋友.可以说,二老的友谊自然由我继承过来.逐渐赵老跟景老的通信,就转变为我跟赵老的通信.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有位父亲——与我结识多年的朋友,也这样夸赞他的女儿。朋友的名字叫王德占,他女儿的名字叫王楠——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女儿太懂事了,为家人考虑得太多了。”——朋友说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法国人格主义代表人物莫尼埃的最后一部著作,在作者1950年死后不到五年就再版了三次。本书开头,作者就强调指出:“人格主义是一种哲学,它不只是一种态度。它也不是一种体系”。他又说:“既然人格不是人们所划分和注意的一种对象,而是再圈定客观世界的一种中心,那末我们的分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社区》2010,(18):50-50
真聪明 一个醉汉对朋友说:“我发现我小时候的老师真聪明。” 朋友问:“怎么聪明?” 醉汉说:“我喝酒以后才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而他没喝酒就知道。”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10)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相似文献   

9.
周海亮 《社区》2009,(29):61-61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打电话和他们联系,他们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定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元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星期六,朋友带着他10岁的儿子来我家,气呼呼地给我看一篇作文。作文上赫然打的是“95”分,老师还写了一大通的评语。正在疑惑之时,没等我开口,朋友便发话了:“你看看,现在小孩子真是的。说写《我的妈妈》,可那写的是我吗?有些情节在我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他倒好。还乐颠颠地说自己能干。哎……”“这个……”我刚想说,又被朋友的话语打断。“简直是胡编乱造。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的作文。你说说,能这样虚构作文吗?”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原来的丈夫离家出走多年,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在法院宣告他“死亡”后,我和现在的丈夫结了婚,他的财产已被我和成家的子女分别继承。可谁料想,一个月前,已经“死亡”15年的他又出现了,要我这个已经六十出头的老婆子回到他身边。前夫当年对我非常好,现在的丈夫对我也很好,因此在是否离开现在的丈夫而回到前夫身边这个问题上,我很难作出选择,也不知道法律有什么规定。可前夫说如果我不愿复婚,就必须返还属于他的财产。请问,这种婚姻和财产关系是否可以恢复?又该如何恢复?读者王勤王勤同志:宣告死亡,是…  相似文献   

12.
三年前我由东北师大图书馆借得《长白山江岗志略》残本一卷,如获至宝。当即推荐给师大出版社重印此书,以广读者。继之,得悉此书已列入《长白丛书》出版计划,由孙文采同志点校注释,于是释然等待;并因此书的入选而对吉林史学界的开阔眼光,深怀敬意。不久文采同志来访,证实了此为“确息”之后,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能将此书再版,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文采受到鼓舞,奋力工作。如今点注完毕,嘱为之序。余欣然领命,以为“功  相似文献   

1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新天地。许多名人、作家也说:“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年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让我尝到“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收到了课内课外双丰收的喜悦。我以“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读《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重印本三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学界朋友秦涛、杜春耕、邬小慧等 ,为纪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逝世 2 4 0周年 ,于 2 0 0 3年斥资在江苏金坛古籍印刷厂重印了《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下简称“甲戌本” )。重印本在 2 0 0 4年问世。我虽然过去也读过“甲戌本”影印本 ,但正如冯其庸先生在“甲戌本”《题记》中所说 :“至今红学界和学术界的朋友要读此书 ,却成为难事。”因此我收到香港红学家梅节先生寄赠给我的“甲戌本”以后 ,我仍然从头至尾将该书细读了一遍。由于“甲戌本”第五册附录了几幅刘铨福和他父亲刘位坦的手迹 ,还附录了胡适先生当年购得甲戌本时原…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幽默     
《社区》2002,(16):59-59
逆反心理一位男士正在向朋友述说他是如何害怕晚上玩牌回家迟了。“你不会相信每次我都是怎样设法避免弄醒我妻子的,”他说,“我每次回家总是离老远就把发动机关了,靠惯性把车子停入车房;然后轻轻打开门,脱下鞋子,蹑手蹑脚地走进卧室;可是就在马上要上床的时候,我妻子总是突然醒来,并随之给我一顿训斥。”“我每次回家时则是故意弄出很大声响。”他的朋友说。“真的?”“当然。我每次到家门口就按响喇叭,进家后再用力把门关上,然后打开房间所有的灯,故意跺着脚走到卧室并给妻子一个深深的亲吻,‘嘿!艾丽丝,’我对她说,‘吻我一下好吗?’”“…  相似文献   

16.
2012年8月,北京连环画出版社再版了一批"文革"期间创作连环画,其中就包括《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连环画最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在"文革"期间出版,原版和再版对于此书作者都标注的是"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编绘"。作品由集体创作、集体署名是"文革"期间文艺创作的时代特征,但如今四十余年过去了,本着对历史尊重、对艺术家个人尊重的态度,本刊编辑部多方探访当时参与此书的作者,最终找到了当时此书创作组的负责人陈通顺先生,请他将此书创作的背景、过程进行了回忆。更难得的是,陈通顺先生还找出了保存多年的记录当时工作状况的工作手册、报告等,为我们还原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准确有力的资料,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评刊启事     
一乐 《社区》2004,(4):64-64
误会一名欧洲游客在东京的商店里寻找运动衣的拉链。他用手势向一位女售货员比划好一阵子。终于,女售货员明白了,拿出了一把用于剖腹的剑放到柜台上。滥用老冒平时就爱滥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朋友结婚,新娘新郎向来宾敬酒。老冒见新娘俏丽无比,便赞美道:“你今天真是‘面目全非’。”接着他举起酒杯又对新郎说:“来,让我们‘同归于尽’吧!”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父亲,就在2…  相似文献   

18.
跟旧同学见面,她刚刚失恋了。“我本来不爱他的,后来不知怎么爱上了,现在竟然是他不爱我。”故事通常是这样的。你原本是不在乎的那个,到头来却是你不被在乎。“认识他许多年了,一直是朋友,做梦也没想过会喜欢他。一天,发觉他身边有其他女人出现,我突然觉得我会失去他,然后,我就爱上他了。”她说。也许,她并不是真的那么爱他,她只是不想失去一个忠诚的守候者。  相似文献   

19.
催债有妙招     
张承永 《可乐》2011,(1):75-75
一年前,朋友老孙开了一家饭店。他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捧场的朋友很多,饭店生意十分红火。 问题就出在老孙这豪爽的性格上。经常有朋友借口没带够钱,欠下饭钱。起初,老孙也不计较,大手一挥,说:“咱哥们儿谁跟谁,啥时有钱啥时给。”时间一长,他有点受不了了,找我给他出主意。我说:“你在店门口贴张告示,就说小本经营,资金困难,请欠钱者十日内结清欠款。”  相似文献   

20.
把心转转     
而是发现和感悟快乐的心态!我们缺少的不是快乐,到一个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惊慌失措,朋友94岁的老母却笑嘻嘻地说:“老天爷真开心。”地震停后,大家问老太太:“您为什么不说老天爷发脾气,要说他开心呢?”老太太一笑:“我又没得罪他,干吗想他生气?他是开心,一笑一摇,就地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