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村住户调查表》(A601表)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标志着我国统计系统向实现数据录入自动化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践证明,采用光电录入技术录入农业普查A601表,不仅数据输出的时间大为提前,而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原始数据录入问题 在以往的大型普查中,数据处理工作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先进的光电录入技术完成大量普查表的数据录入工作,是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统计史上数据录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实践证明:光电录入速度快、节省人力,通过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光电录入在大型普查数据处理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录入方法.光电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OMR(optical mark reader)方式,即将涂黑的标志位识别出来的方式;另一种是OCR(optical character reader)方式,即将手写在固定位置的数字识别出来的方式.OMR方式的技术国内有较多的应用,如某些问卷调查的识别及某些考试的自动阅卷等.农业普查所采用的光电录入技术属于OCR方式,这种技术在国内  相似文献   

3.
多选题数据编码和录入是多选题数据处理的难点,数据录入人员手工录入数据时通常直接采用二分编码法或分类编码法录入多选题数据,此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本文主要介绍简单、快捷的多选题“原始编码录入法”,再通过SPSS软件自带的INDEX函数和SUBSTR函数将其转换为二分编码或分类编码。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A601表“光电录入”经过全省各级普查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实现了“一次录入、一次合格、一次成功”,可以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就“光电录入”而言,是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历次普查中这是首次采用,是统计史上数据录入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从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人工录入中解放出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经过实践,这次农业普查A601表数据处理这个目的没能完全实现,“光电录入”暂不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5.
有备无患     
有备无患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统计局叶海今年即将进行的第一次农业普查采用光电设备进行数据录入,这在我国普查工作中还是第一次,无疑具有很重大的影响。采用光电设备进行数据录入当然比人工录入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也应当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光电录入这一新型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普查数据处理中光电录入技术的应用□傅晓凌199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在普查数据处理中首次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OCR。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组织过农业普查,但如此大规模地使用光电录入技术,还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统计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舒英龙  陈建悦 《浙江统计》2006,(12):36-36,42
普查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成败的惟一标准,质量控制贯穿于方案制定、试点、实施到宣传动员的各个环节。数据处理阶段是整个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前几阶段工作质量和成果的检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将采用光电扫描方式录入数据,光电录入速度快、效率高,是实现高效高质量完成数据处理的保障。但光电录入对前几阶段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光电录入的高效是建立在前期调查表无差错、编码规范准确的基础上,如果前期质量控制工作做的不实、审核把关不严,差错多,在光电录入的同时忙于查表改错,出现光电机有效吸纳不足、机器等人或者光电机疲于反复扫…  相似文献   

8.
SARP系统为近两年统计年报数据处理的主要系统。统计数据处理网络化是统计计算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SARP系统是面向单机的,但经过笔者在NOWILL同上用SAJtP系统处理1993年度年报数据尝试,结果相当满意;特别对那些专业数据录入较繁重的专业统计来说,创造了一个协作的环境,同时实现了由几个录入人员共同对一张表的操作。实现这种“多用户”效果,但不必改动SANP系统和环境下的程序.众所周知,计算机处理年报数据是很快的。对于一个县级统计部门来说,年报数据在一小时内可以处理完毕,但录入数据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似文献   

9.
各地动态     
《青海统计》2007,(4):46-48
薛政局长到西宁市检查指导农普光电录入工作3月19日,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薛政一行4人来西宁市检查、指导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光电录入准备工作。在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沈宏亮的陪同下,薛政局长一行首先到光电录入现场查看了市农普办的光电录入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对光电录入设备性能和效益的评价安徽阜阳市农普办董墨林卢云在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中,我市同时采用了进口的“速读皇”扫描仪和国产的“黑眼睛”扫描仪两套光电录入设备。通过五个多月的使用,我们深感两套光电录入设备在价格与性能效益上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本...  相似文献   

11.
光电录入(OCR)技术是采用光电录人机扫描需录入的表格,接收来自表格的反射光线,再通过一个镜面系统将光束聚焦到光敏二极管上,将光转变成电流,最后通过接口电路系统转换为数字信号存人微机,从而实现报表数据的微机录入。与传统的键盘录人相比,光电录人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率高。在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对占普查数据总量90%以上的住户调查表全面采用了光电录人并取得了成功,已在国际统计界引起较大反响,同时也为今后的大型普查乃至日常统计工作中推广应用光电录入技术莫定了良好基础。但全面推广应用光电录八技术还存在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玲 《山西统计》2000,(5):45-46
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信息化代表着未来社会的潮流和趋势,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计算机的输入技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本身的发展速度,尤其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信息的提供方式、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中首次成功地应用了计算机光电录入(031)设备,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大型…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9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登记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之后,经过普查资料编码、光电录入、数据汇总等阶段性工作,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并上报国家获一次通过验收。现将计算机汇总的全省主要人口结构性数据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普及应用的今天,微机数据录入是统计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录入速度和录入质量的问题,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因此,在统计数据微机录人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摒弃“微机万能”的想法 许多微机录人员在利用微机录入统计数据时,盲目追求速度,不顾质量。由于统计部门一般都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配发的相应软件,使许多录入人员单纯依靠软件中的自动查错纠错功能,认为即使录入时出现录入差错,软件的纠错和查错功能也能对其予以纠正,同时许多录入员因都具有良好的中文打字的功底…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市人口普查电录入工作从2001年2月26日开始,每天分两班,工作12小时,于4月17日全部录完,历时51天,共录入八十多万张木、短表。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因为广西有新、老表之分,新表比老表要长,录入老表没有问题,在录入新表时出现大量定位错、拒识率很高,经过摸索后,我们按照如下办法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大量地反复抄录工作,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加光电机录入速度的特别处理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统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数据录入是工作量大,出错机会多的一个环节,最常见的错误是将数据多打一位或少打一位数字,若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给汇总结果造成极大误差,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有时是计算机键盘故障引起的,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录入人员因注意力不集中或数据原稿看不清,也有的是因录入人员的手误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机器的日常维护,教育录入人员增强责任心外,根本的办法是在录入程序中设置审核功能,从而及时发现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一九九九年工业定期报表方法制度的改革,统计口径、汇总方式(由基层表进行超级汇总)的改变,同时为满足呼盟工业攻坚工作的要求,经过盟统计局工业科和计算中心同志的共同努力,开发研制了工业月(季)报表数据处理程序。由FOXPRO编制,经过五个月的调试运行,取得很好的成效。一、在自治区下发的财务月报汇总程序的基础上,开发了产值产量月报(B201)、库存季报(B203)的录入、审核、汇总模块,并相应加入了数据录入(加载)、数据审核、数据汇总、打印输出、数据备份等功能,形成全套工业月(季)报表数据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计算机已在县以上统计部门广为利用,如何注意提高统计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培养出既懂统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统计人才,是当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计算机存在的问题当前在基层统计队伍中使用计算机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统计业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广度不够。近年来,统计业务中各项报表数据处理都要由计算站人员协助完成,专业统计人员除了简单的录入操作外只能袖手旁观,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质量,特别在年报或普查数据处理期间,专业人员不懂计算机,计算机人员不懂专业,致使大量数据处理任务仅靠计算站一两个人来完成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为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基层统计信息建设在全国各地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微机数据处理到基本建立了局域网,为今后的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的计算机应用仅仅局限于录入、审核、汇总,打印报表,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眼光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没有发挥统计信息开发中的应有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现代科技生产力的信息作用。以下就这些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国勋  暴国华 《山西统计》2000,(6):17-17,20
统计数据处理工作走过了珠算时代。手摇计算机时代、电子计算器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信息量的膨胀、各种报表分组的复杂化,使统计数据处理工作步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统计人员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录入、复录、审核、修改、汇总、制表、对外发布。多年来实践证明,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不仅速度快、周期短,而已数据质量高。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世纪之交,回顾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回顾统计数据处理工作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仍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