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策》2000,(11):4-6
美国在二战以后成功地发展了徽电子、电脑和网络,这些就构成了今天美国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回顾美国发展新经济的历史,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企业界和科教界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纳斯达克指数的最低点轻松地击穿2000点——这个关键的股市心理支撑点,美国的新经济企业遍野哀鸿,就连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媒体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网络经济景气风向标的NASDAQ指数,反映着资本对新经济的热衷程度,也反映着美国新经济的景气状况。NASDAQ指数如此狂泻,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新经济到底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3.
大凡谈论美国的新经济情况,总会联想到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比尔·盖茨、杨志远等,他们被传媒宣传为创造美国新经济的英雄。另外,发展中国家也不乏有运用新经济理论翻身成富人的。印度企业威普罗公司总裁普雷姆吉成了世界第三富商,其软件公司股票市值达到475亿美元。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新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新经济一直是热门话题,作为其象征的纳斯达克指数自然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所在。近来,由于纳指的大起大落,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极大冲击,使人们对新经济的认识产生了混乱。因此,有必要澄清新经济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一、新经济是全新的经济形态 其实,“新经济”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名词。它泛指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它向人们表明:知识和技术已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无形资本投入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诚然,新经济正日益改变着我们对传统经济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5.
尽管新经济是经济学家们眼中的宠儿,但经济学家对新经济的许多观点分歧却很大,争论也是很多。随着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和网络泡沫的破灭,经济学家们对新经济的认识也更加分化。在他们的争论中,存在以下四大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萍 《经营管理者》2016,(4):130-131
对于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以及创新的具体措施,为日后各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下提高其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的进步与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主要对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进行概括,同时对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性创新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创新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亦即人才资源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的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应从营造创新文化、企业与人才同成长创新。本文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论述,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的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应从营造创新文化、企业与人才同成长创新.本文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论述,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技术革新的步伐将支持生产力继续增长至少十年,而且公司尚未能充分利用其现有IT的潜力。并非只有计算机和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是重要的。公司更有效的组织其业务的能力也很重要。 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倒退了 0.1%,与2000年上半年超过5%增长相比,这就像对新经济吹来又一阵冷风。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原先大众普遍持有的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达到3%的信念是如此的荒谬可笑。然而,这并不意味新经济完全是无稽之谈。新经济五大把柄 随着Nasdaq高科技股指的暴泻,dotcom公司的纷纷跌倒,Internet巨头(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经济的内涵,阐述了高校创新教育在新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经济时代高校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氛围和成才环境,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着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新经济已经浮出水面。在新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成了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也可以说,社会发展到现在,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可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现代企业必须不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从而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所具有的创新性作用。本文就新经济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四大战略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帆 《战略与管理》2000,(6):96-100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的“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本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以及外部石油涨价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二次失灵是本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相继有了新的生产运行模式,社会经济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当前,在新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变革后与互联网经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新经济模式的诞生,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当然,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路,通过创新财会管理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将阐述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企业财会管理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三部分来讨论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策略模式。首先是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特征;其次是新经济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策略;最后是新经济时代人才的管理策略。各类企业都应将新经济时代的新型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来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周燕飞 《经营管理者》2013,(27):107-107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点,给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是新经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发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并将其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由于对旧有的、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固守与坚持,许多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就从国企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新经济下如何"以人为本"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经济自从1991年3月开始回升以来,持续增长,至今不衰,到2000年2月底,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07个月,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持续增长106个月的纪录,成为战后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长时期,而且,这一轮增长仍在继续。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因而论者普遍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的时代。抓紧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抓住新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挑战,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能否真正实现伟大的复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层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青年职工逐渐成为其发展主体,团组织则是推动基层新经济组织中青年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从我们对沐川县各个新经济组织的实践调查来看,一些新经济组织的青年思想文化工作虽有开展,但效果并不十分乐观,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对四川省沐川县新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调查,重点分析新经济组织中青年思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青年思想文化建设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新经济组织中对青年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视,促进青年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激发广大青年员工为新经济组织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而促进基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经济已经成为世纪之交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它的认识将随着美国新的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研究新经济重要的是探讨造成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真正原因,并从中获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29):M0002-M0002
王乐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中央综治委副主任 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把城市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着力解决他们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成果。要纠正对刑释解教人员、违法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歧视的态度和做法,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加强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引导、服务和管理,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