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楼梦》早期续书可视为原的评论集。其评论集中在红楼大旨知多少和钗黛之争孰短长两个方面。这些评论具有我国传统学批评的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学术史著作.其中,叶适对<周易>、<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及先秦诸子、历代史籍等都加以评论,并对理学"道统"说进行了批评.这种学术史的考察、评论,与当时逐渐流行的程朱一派理学有较大歧异,显示出当时儒学发展的不同路向.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50、60年代的新诗评论从主张写实到现代主义;作为经济飞跃发展的70年代,新诗本土意识成长;"九七"回归后香港诗评的主体性仍在。但总体来说,香港当代新诗理论批评虽然在悠长的梦境中逐渐苏醒,但毕竟在狭窄的空间内挣扎,难于出现经典文本和诗论大家,其成绩远远比不上台湾和内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目前文坛上林林总总的评论态势进行简要述评,指出评论家李明泉新近提出的现代批评学的观念极有价值,它使我们的批评具有现代价值观、现代方法论、现代实践论等现代意识,这种批评方法找准文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形态重构中的一种有力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著名评论家邢小利先生评论集<长安夜雨>紧密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纵横体察,审时度势,把文学评论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作家的个性嬗变和时代对作家的要求研究上,促进和丰富了当代文学史对有突出贡献的作家的研究,表现了充分的理性敏感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的则是诗论家有意择取的与逻辑推论、抽象言说相悖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论诗诗”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之“文学”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使然;从主观上看,则是中国古代诗评家一身二任的特殊身分所致。在理论界普遍不满中国文论“失语”的今天,“论诗诗”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性批评文体理应经过更新和重铸而整合到我们当今的文学批评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7.
伍铁平教授的《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是继伍先生的我国语言学第一部学术评论集《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和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学辨伪集《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之后,我国的又一部有关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的代表性著作。该书针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语言腐败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对于一些学风不正现象进行了义正辞言的批评。书中体现出的呼唤学术民主、捍卫学术正义之精神及难能可贵的学风与文风,对于语言文字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汉代以来,古代诗歌注释就包含了在详细释意的基础上开展诗歌批评的传统。受此影响,清代苏诗注释者王文诰一反清代诗歌注释重视实证、轻视批评的风气,在总结苏诗的立意、发掘言外之意,并分段释意的基础上,在随文注释中评论苏诗的创作方法,总结创作技巧,其中包括:对苏诗的总体创作成就做了精辟的概括;对夺胎换骨、以文为诗等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苏诗的开头与结尾、行文的章法结构等创作技巧;还分析了苏轼咏物诗、和答诗、挽词、应制诗、转韵体等题材或体裁的创新之处与独到之处。这种寓诗学研究于注释中的方法,在诗歌注释史与诗歌批评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与废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作家兼诗评家。闻一多直接参与了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评论,持续到1940年代;1930年代的废名身为北大教师,选择了十余位现代诗人作为讲课内容,鉴赏新诗,提出新诗批评标准。在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史上,二人都有其独特贡献。对比二人评诗观念、标准、风范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等,可探究他们诗歌批评的价值,以及对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诗性批评是诗性思维支配下的文学审美批评活动.诗性批评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分析型批评,诗性批评通过对事物形象性的、情感体验性的熔铸,以象征、比喻的言说方式来表达批评家对文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的主观印象.诗性批评的精神思维的核心,就是体验性、感悟性和主观性.其形成了"寓理于物"、"寓理于情"的批评特征,也由此导致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的模糊性、多义性.诗性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批评的主要方式.而闻一多的诗性批评有其特点:它既是在西方现代多学科视角下的审美观照,又是对中国诗性批评传统的继承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王敦贤的散文笔意洒脱,恣意汪洋,深得庄子遗风,有非常浓郁的地域色彩。其散文集《蝉歌》是一部抒写心灵的美妙之歌,作者通过对自然、对生活、对故乡的独特体验的透视,体现了深刻的哲理内涵、质朴的赤子情怀和逍遥的审美观照。文本充分展示了深厚的哲学底蕴和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呈现出一种个性十足的艺术化内在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美学的角度,从历史理性与诗意领悟这两个具体层面,探讨王充闾散文集<沧桑无语>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通过对历史的诗意追问,王充闾表达了以思辨理性为主体的诗意的历史观,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和人文心理.散文以空间写时间、梦幻式的自由联想、意识流的审美思维等美学方法,也使文化散文的创作达到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自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问世以来,中西文艺界乃至思想界对于诗学的探索绵恒久远。然而诗学的现代趣旨不是看诗歌如何表现美,更是看诗歌语言何以成为关。雅克布逊以降的形式主义诗学继承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遗产,区分了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还原了语言诗学功能,指出使得日常语言成为诗的是语言的陌生化表达方式,在很多场合下恰好是翻译实现了这一目标。翻译诗学同样关注语言的美学问题,形式主义诗学则为其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论《六一诗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在表面自由随意的随笔形式下,潜藏着较为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欧阳修晚年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用心思考,也贯穿着欧阳修重实录信史的史家精神。它的文学批评价值绝非"资闲谈"三字所能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南宋诗学家张戒及其<岁寒堂诗话>.张戒是一位爱国者,他论诗主要遵从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两个方面推进了诗意学说.在诗意本体论方面较前人有所深入,在言志与咏物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本从现代化的发展中,为沈从的小说定位。认为它对现代化的负面的质态,具有不苟合性和抵御性;同时从悖反的方面提供了“纯美纯善”的艺术补偿。它看似守成,实则具有别具一格的理想,是一种“乌托邦”的神话和色彩的梦。  相似文献   

17.
虞山二冯诗歌评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的虞山二冯是清代诗学走向学术化和专门化的开风气者,清代诗学研究者对二冯诗学的渊源及宗尚虽已有一些研究,但二冯诗学的学术特征,即从文本的校勘、辑佚、考订入手,由文本研究推广到诗史研究,通过诗史研究和选本评点来表达自己的诗歌观念的方式,尚未被触及。本文从二冯批点的《才调集》《玉台新咏》《西昆酬唱集》《瀛奎律髓》等选本入手,论述了二冯在校勘、整理古代诗歌文献方面的贡献,同时分析了二冯诗歌批点的特征,对二冯诗学的学术特点及其对清代诗学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美学批评的诗性特征表现为批评文体的文学化、批评话语的美文化和批评思维的直觉化。三者紧密联系,共同铸就了宗白华美学批评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首次运用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他将《资本论》视为艺术的整体,其资本批判的辩证叙事方法中蕴含着诗性思维,这种思维以诗性隐喻的方式呈现,以谱系的方式展开,在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中构成内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诗性隐喻谱系具有明晰的结构,它将幽灵与众多隐喻内在地联系起来,通过幽灵出场、幽灵显形和驱逐幽灵三个阶段,以隐喻的形式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辩证道理,揭示资本自身运动的展开方式。从幽灵出场到幽灵显形体现了对资本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叙事方法,驱逐幽灵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历史辩证法,它们形成了马克思对资本辩证运动的诗性的总体把握。诗性隐喻谱系是用艺术的方式领会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