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瑾究竟生于何年?迄今众说纷纭. 晨朵同志认为秋瑾生年史料只有一说,即秋瑾异母弟秋宗章在《六六私乘》中所写秋瑾生于一八七五年的说法(见《关于秋瑾的生年、卒岁和生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它并没能制止其它说法的产生,因其间实有不可解释的矛盾. 秋瑾在一九○四年写给吴芝瑛的兰谱中,将自己的出生年月写得很清楚:“年二十八岁,十月十一卯时生.”按此推断,秋瑾当为一八七七年生,在她于一九○五年春第二次东渡日本时写的《泛东海歌》里有“愧我年廿七,于世尚无补”句,此处“年二十七”当为足龄.我们知道,秋瑾生于农历十月十一日,按照足龄计岁法,应去二岁.所以一九○五年所写年龄反比一九○四年写的虚龄少一岁.这里只有这样解释才说得通.晨朵同志认为兰谱中年二十八和《泛东海歌》中的年二十七均为足龄,并为使自己的说  相似文献   

2.
秋瑾生年辨     
中国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于一九0七年七月十五日被清政府杀害。在她死 后,各种叙其生平活动的记载中,关于她生年的说法很不一致。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出 版的《秋瑾史迹》收录了陶成章写的《秋瑾传》,记秋瑾“死时年三十一”。编者在这 句下面特加上“按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作年三十三”一语。陶成章和徐自华都同秋瑾 有密切的关系,究竟以何说为是?这个问题长期来没有解决。此外,一九六0年以后,福建 《云霄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及《文汇报》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四日和十二月十日,还 登载了吴小如、吴秀峰、张瑞莹等同志…  相似文献   

3.
"鉴湖女侠",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的别号。秋瑾,字王睿卿,号竞雄,浙江会稽山阴人氏。秋瑾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她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就具有倔强的性格,她勤奋好学,精武艺,工诗词。18岁时,由父母作主嫁给了湖南湘潭一个大商人的儿子为妻,生有一子一女,但丈夫花天酒地,阴险狡猾,秋瑾同他格格不入,于是毅然离开丈夫家,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她幸运地见到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在浙江图书馆新发现了一份关于秋瑾家世的资料。这份资料是秋瑾的父亲秋寿南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在杭州中举时,亲自在《乡试录》中填报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有关秋瑾的家世,秋瑾的异母兄弟秋宗章在1934年所著的《六六私乘》文中,以及在1934—1939年由老同盟会员王子余主编的《绍兴县志资料》中,都有过记载,但部分内容却没有这次新发现的资料详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过去是未见过的:  相似文献   

5.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秋瑾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绍兴文理学院欧阳云梓博士的大著《秋瑾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的出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为我们了解真实的秋瑾提供了一个详实可靠的读本。笔者认为,欧阳博士的这本书有以下特点:第一,史料详实,叙事清晰。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把秋瑾事迹中有分歧的几个问题作了归纳整理,写成了《秋瑾疑事考》一文。后觉得仍有几个问题,也值得一辨,于是,又写成了此文。因前后有联系,故名之曰《续考》。  相似文献   

7.
秋瑾疑事考     
一、秋瑾两度赴日来去时间考一九○四年,秋瑾与其夫王廷钧析产分居。不久,即变卖所有首饰,集资东渡日本。至于秋瑾赴日之时间,各家记载略有不  相似文献   

8.
1904年,秋瑾终于毅然与其夫王廷钧决裂,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自筹旅费东渡日本留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秋瑾居留日本近两年的时间,其间曾归国省亲一次,关于秋瑾往返日本的时间,在过去的有关著述中说法不一,彼此相互抵牾。在近几年出版的研究秋瑾的专著和发表的专题论文中,仍然莫衷一是。本文依据秋瑾的诗文及有关的资料记录,对秋瑾往返日本的几个时间问题,分别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放映电影《秋瑾》,歌颂这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崇高的革命牺牲精神。影片中出现了秋瑾就义前书写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镜头。杭州西湖秋瑾墓旁因这句绝命词而建筑了一座“风雨亭”以资纪念。但后人对这句绝命词的真伪是有怀疑的。“文化大革命”前报刊上有则报导记载;秋瑾被捕后坚不吐任何口供,英勇就义后有人问绍兴知府贵福,如何向上级呈报案情。贵福回答说:“可效法曾中堂  相似文献   

10.
秋瑾自称"鉴湖女侠",是晚清著名的女革命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2011年4月,欧阳云梓女士出版了她数年精思傅会的力作<秋瑾评传).该书重现了秋瑾这位近代中国的奇女子侠骨与柔情交织、理性与情感并存的一生.全书资料详实,叙事流畅,分析、考辨精要.该书还巧妙地运用秋瑾的相关诗词作为章、节的标题,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革命英雄意识的心理动力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天壤王郎"的婚姻、对社会功名的与众不同的欲望和"生不为男"的嫉怨是秋瑾"英雄有雌"追求的个体性自觉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而当秋瑾立志把反清革命作为自己英雄追求的事业依托时,其心理动力就主要以革命道德规范对革命者生命的要求为基准而凸现了.当然,这种心理动力因着高位格的道德诉求的参与、因着对个体生命或身体的限制而呈现出了复杂而悲壮的胶着.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史,不难发现,有成就的女作家已经是凤毛麟角,而象秋瑾这样既是著名的革命家又是杰出的诗人,具有深远的影响,的确是绝无仅有了。当然,秋瑾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诗人。她在《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注)中说:“我欲期君为女杰,莫抛心力苦吟诗。”她是把革命放在第一位的。但是,革命家秋瑾和诗人秋瑾实际上并不是矛盾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秋瑾后期的革命家情怀,  相似文献   

13.
秋瑾诗词中有写给吴季芝的诗三题、词一阕,这就是《清明怀友》、《季芝姊以诗相慰次韵答之》二章、《寄季芝》三章和《金缕曲·送季芝女兄赴粤》诸作。吴季芝,是秋瑾少女时代(泛指婚前)的女友,并非后来与秋瑾结盟的女书法家吴芝瑛。近读研究秋瑾的论著,多把吴季芝误为吴芝瑛,我以为这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秋瑾诗词的分期,历来论者意见不一。本文倾向于分前、后两期,分界线定为1902年或1903年。不同凡响的闺阁诗是秋瑾诗词的主旋律;其诗词的风格是清新明丽中蕴含着奇警雄健。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来,秋瑾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20世纪80年代前主要集中在秋瑾生平史料的整理、诗文作品的编刊。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对秋瑾的研究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一,汇编和出版了秋瑾的诗文集、研究资料集;其二,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开辟了秋瑾在戏曲史、新闻报刊史、体育教育史等领域的价值;其三,出现了秋瑾题材文艺创作的高潮。新的研究思路不断开拓,新的见解不断产生,比较研究蓬勃开展,但也出现了生平史实研究的停滞与研究话语体系的固化等问题与困境。新时代秋瑾研究应推进研究形态的多样化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并注重开展“秋瑾文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秋瑾文化形象"被塑造历程"的关注,从:英雄"言说中和女性女权视域中对秋瑾的阐释展开,在逼近历史的同时凸显秋瑾政治文化形象的多重与变奏,从而探讨了秋瑾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形态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一年第八期《学术月刊》杂志上刊登了徐培均同志写的《关于秋瑾的一首佚诗》一文,录存了一首未见收集的《沪上有感》诗,作者认为,这是秋瑾的一首佚诗. 这篇文章的来源,是根据日本友人来上海访问时所留赠的一份材料写成的,原载于日本的《清末小说研究》第四号.徐培均同志对此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考证,且附有手迹照片的复制件,现在已经在绍兴秋瑾纪念馆里正式展出了.今年(一九八三年)河北师院学报第一期上又刊载了《关于秋瑾手书<沪上有感>及说明》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师专学报》八一年第二期中有敬莺同志编撰的《女革命家秋瑾年谱简编》,对于秋瑾烈士一生事迹,叙述至为详尽。不论作总体评价,或方面评论,或阶段分论,都是一份可贵资料。但读到其中一节:“瑾在京新结织同乡亲戚商部会计司郎中陶大均的妾,日人陶蔌子(萩可能是荻之误),监从吴、陶处读到不少中外进步书报刊物。”令人感到白璧微瑕,因为陶获子并非日人。近读少年儿童出版社李茂高著《秋瑾故事》,其中《与丈夫决裂》一章,也有类似讹误:“她因身边无钱,只把随身佩带的首饰取出来,托同乡人陶大钧  相似文献   

19.
绍兴府山的风雨亭,是公元一九二九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而建造的。亭柱悬一副草书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此联系孙中山先生所撰。秋瑾,于一九○四年去日本留学,一九○五年七月见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相似文献   

20.
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因参与革命、策划武装起义而被捕、遇难,成就了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然而,这只是以今人的眼光回望历史得出的结论.时当晚清,占据舆论界主流的声音却以秋瑾的被杀为十足的冤狱,时人有意忽略其革命党的经历,认为秋瑾作为一名爱国爱民的女界先进,其革命的内涵并未越出"男女平权"与"家庭革命"的范畴,指出秋瑾是家庭革命的鼻祖,是具有爱国精神的女中豪杰.这种由"秋瑾文学"而总结的秋瑾形象,虽有偏差,却蕴涵着丰富的时代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