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夏学国际化的发端和发展浅议穆鸿利西夏是由党项贵族在祖国西北建立的一个重要王朝,它曾先后与两宋、辽金对峙近200年之久,是祖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和建设我国西北、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对西夏...  相似文献   

2.
西夏文书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八九一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殷商甲骨文之后,古文字学家开始对埋没数千年的殷、周古文字进行研究整理,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甲骨学。从此,有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和甲骨文书法家。然而,距今只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西夏王朝国书西夏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却几于无人问津,这大概是因为它的历史文献大量失传的缘故吧。但是,西夏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振兴中华,繁荣祖国文化艺术的今天,西夏文字的书法艺术实有研究之必要。笔者近年有幸接触到大量的西夏原始文献资料,深为西夏文字在书法方面  相似文献   

3.
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部首领李德明(公元982—1031年)将本部割据地区的军政中心,由灵州(今吴忠市附近)迁到怀远镇(今银川市老城),并改称之为兴州。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奠定了后来西夏王朝两百年建都兴庆府的基础,扩大和加速了宁夏平原的开发,而且开创了11—12两个世纪以兴庆府为中心的西北各族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新局面,影响深远。这是党项西夏王朝对祖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澍《观西夏碑》诗虽然存在诸多失误、缺点和不足,但由于它作于张澍晚年学问成熟时期,其内容涉及西夏文字的创造、西夏历史的编纂以及西夏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出张澍对西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深度,为后人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公元1038年,在祖国西北崛起了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这就是史家所谓的“西夏”或“大夏”。西夏建国以后,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文化建设。西夏人自制文字,史称蕃书或蕃文,用它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语言、法律、医学著作;更定礼乐,设置“蕃学”和“国学”(即汉学),译介佛儒典籍。现存西夏文佛典无数,而汉文史籍和儒家经典如《贞观政要》、《类林》、《十二国》、《孙子兵法》、《孝经》、《论语》、《孟子》、《左传》等,均有西夏  相似文献   

6.
略谈西夏雕版印刷在中国出版史中的地位徐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它与宋、辽(后为金)鼎足而立,从元吴称帝(公元1038年)到被蒙古灭亡(公元1226年,以下均为公元纪年),立国长达190年之久。西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与两宋、辽、金鼎立存在的一代王朝,它以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下的银川平原为中心,东据黄河(山、陕交界)、西至五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临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控大漠(蒙古瀚海),地跨今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六省、区,境土两万余里。这就是以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长达约二百年之久的大夏国。因其雄踞祖国西北,故史称西夏。西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上不可分割,且颇具特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著名的西夏语言学专家、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范文担任主编 ,孙宏开、聂鸿音、马忠建参与编写 ,宁夏人民出版社 1 999年 1 1月出版的《西夏语比较研究》 ,是西夏语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部著作以 70余万字的篇幅 ,广泛揭示了西夏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 ,特别在西夏语支属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是近一个世纪西夏语及藏缅语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藏缅语历史比较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并将对这一学科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西夏是公元 1 0 3 8年~ 1 2 2 7年以党项羌人为主体、以今…  相似文献   

9.
书信是人类社会很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在西夏社会中同样发挥了其他文书无法替代的交际作用。西夏书信文书是西夏文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和掌握西夏社会的相关情况。为此,我们利用目前手头上的一些西夏书信资料,对西夏书信文书概况、西夏书信文书内容这两大方面从文书学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讨。从而完善了西夏文书的内容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西夏陵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陵寝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在我国仅属西北地区一个局部的问题。从时间上来看,在此之前,我国陵寝制度至少已有1200年的历史了(约上溯至秦代)。因此,西夏陵寝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问题。然而,西夏陵寝制度却独有其特色,在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上亦应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将西夏陵纳入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中作一初步探讨,拟通过西夏与唐、宋、辽、金陵寝制度的比较,来揭示两夏陵的诸多特点,从而阐明西夏陵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史上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1.
自1810年西夏文字的发现与识别至今整整过去了200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西夏历史的挖掘、西夏学的研究和西夏文化的传播。取得了累累硕果,出版了许多著作。本文对中国学者200年来的著作进行了整理和简要分析,以年出版量的统计形式集中呈现。  相似文献   

12.
张澍发现西夏碑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澍发现了西夏碑,但其《书西夏天祜民安碑后》一文和《偕同游至清应寺观西夏碑》诗序对发现西夏碑的时间记载互异。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书西夏天祜民安碑后》一文作于嘉庆十五年(1810),离他发现西夏碑的时间仅相隔六年,故其时他对西夏碑发现的时间记得非常清楚,而《偕同游至清应寺观西夏碑》诗及《诗序》并非作于嘉庆十五年,而是作于他晚年编辑《养素堂诗集》之时,由于事隔太久,故对发现西夏碑的时间记忆模糊,以致二者对西夏碑发现的时间记载出现了矛盾。张澍发现西夏碑是对西夏学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激起了他对西夏历史和文化探索和研究的热情,对西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宋夏争夺西北少数民族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讲的西北地区,系指北宋政和元年所划分的政区永兴军路、秦凤路和河东路西北部及西夏全境。它在祖国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二世纪初,北宋和西夏为争夺这一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宋史·夏国传》载道:“党项、吐蕃、角厮罗、董毡、瞎征诸部,夏国兵力之所以争者也,宋之威德亦暨其地,又间获其助焉。”然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迄今多限于局部问题的讨论,尚无专文作通观性的考察,故本文试作探讨,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以宁夏为中心,建都银川(当时称兴庆府),雄踞西北,从公元1038年建国,到1227年亡国,历传十帝,长达190年。西夏学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西夏的各个方面。西夏学就是研究西夏,其范畴包括西夏的人、事和物,以及所有与西夏有关的问题,当然,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在西夏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宁夏在西夏学上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得天独厚的西夏考古上,而且表现在出版专著和学术刊物上;在研究人员的力量上,宁夏也占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西夏是一个崇儒尊佛的国家,佛教被尊为西夏的国教,佛教僧侣们在西夏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西夏对于佛教僧侣从培养、选叙到管理都有着严格的措施和法律规定,本文试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夏是一个已经灭亡的国家,西夏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若从上世纪末西夏文字的发现算起,西夏研究还不足百年的历史;若从罗福苌、罗福成、王静如等老一辈的研究者进行有计划地研究算起,西夏研究也才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五十年中,人世沧桑,风风雨雨,研究工作若断若续。“九曲黄河,唯富一套。”按说,宁夏的西夏研究在如此富足的自然资源哺育下自当茁  相似文献   

17.
文物考古同文献资料同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在西夏史籍缺乏的情况下,西夏官印的收录有助于对西夏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迄今为止,收录西夏官印最完备的著作乃是罗福颐辑、李范文释文的《西夏官印汇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此书汇萃西夏官印97方,然尚有疏漏者,现将散存四川的三方西夏官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在众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复杂政治、军事形势下,善于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实现了西夏政权的独立和确立了西夏的封建制,使原来地处边陲落后的党项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他们对西北地区的统一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多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考察李元昊在西夏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从推动本民族历史发展来讲,还不失为党项族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9.
一、《夏汉字典》的编撰1972年元月.周总理视察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到西夏文文献时问道:“现在懂西夏文的有几人?”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回答:“仅有一、二老人了。”总理当即指示:“一定要培养人学这种文字,绝不能让它失传。”根据总理指示,王局长接见宁夏文化代表团时指出:“你们宁夏是西夏的故地,一定要指定专人研究西夏文字和历史。”当得知无人愿教时,王说:“北京罗福颐先生在湖北干校.你们派人来,我们可以把他调回教你们。”之后,宁夏文教局对发掘西夏陵墓、研究西夏文史,作出了全面部署.拟派我赴京师事罗福颐先生,专…  相似文献   

20.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立国 1 90年 ,先后与宋、辽、金鼎立 ,地方二万余里 ,雄视一方。但是 ,元人修史 ,为宋、辽、金修了专史 ,惟独未给西夏修专史 ,究竟是什么原因 ?西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 ?应该怎样看待西夏 ?作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