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2004,(1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学校概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校于1981年,当时称为南洋理工学院。建校三年,联邦工程理事会便誉其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工程学府之一。1991年,随学院内部重组以及与国立教育学院(NIE)的合并,便正式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在短短十年内,南洋理工大学便跻身于亚洲十大理工大学,成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在新世纪里,南洋理工大学将创造新高,在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媒体通讯以及教育方面,更上一层楼。课程设置南大有两个校园。第一个校园又称为云南园,有六个学院,分别是:会计及商业学院…  相似文献   

2.
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惠祥同志三十多年来除了对人类学(包括古学、民族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并获得很大的成就和贡献外,他一生对南洋问题的研究,也曾下过工夫,做过不少工作和贡献。“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这篇论文是林惠祥同志关于南洲问题最后的遗著。前篇于一九三八年以“马来人与中国东南方人同源说”为题曾在南洋发表过,后篇是他二十年后对这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提出更丰富、更可靠的有关人类学(包括考古学、民族学)的材料和证据,把我国和南洋民族的历史关系以及将东南亚这一大片地方过去被遗忘的历史补充起来,这是他三十年多年来对南洋研究的重要贡献,也是他一生对南洋问题研究总结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南洋教育培训学院是1996年5月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上海南洋高科技有限公司独资创建、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专业化社会力量办学院校。学院以科学的管理体系做保障,依托南洋高科技公司的技术装备,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10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上海南洋教育培训学院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上海南洋高科技有限公司于1995年5月创建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学院由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南洋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上海南洋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红泉出任院长。作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A级办学单位、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学院以“求实创新、服务社会”的精神,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于曰良 《金陵瞭望》2010,(14):76-77
1OO年前的6月5日(清宣统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国世博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丁家桥隆重开幕,同年11月29日(十月二十八日)圆满闭幕。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规模最大的博览盛会,它“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交通发展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年来,南京市和鼓楼区政府十分重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和展示南洋劝业会的文化成果,进一步扩大南京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彰显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年6月5日,我市举办了一系列纪念南洋劝业会百年活动,包括出版南洋劝业会丛书、进行南洋劝业会研讨、揭幕南洋劝业会纪念馆等。值此百年难得之机遇,本刊特配发三篇文章,以便读者窥斑见豹。  相似文献   

6.
该文论述了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南洋华侨调查报告<南洋华侨事情>出台历史背景,分析了报告对南洋华侨的认识以及报告对日本政府制定南洋华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描写“南洋”风景的篇章,其中以“南洋”花木描写与“南洋”建筑描写卓为突出。诗人杜运燮的《热带三友》笔致动人地写述了“南洋”椰、蕉、木棉的尤异姿态和精神内涵。“南洋”的佛塔寺可谓“南洋”文化“超机体”的一个泛例隐喻,而新加坡的“鱼尾狮”则是“南洋”文化记忆库里最微缩典型的一个特案象征,两者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代表性视界具体而微地诠证了“南洋”建筑风景全部文化归属性的“情感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描写"南洋"风景的篇章,其中以"南洋"花木描写与"南洋"建筑描写卓为突出。诗人杜运燮的《热带三友》笔致动人地写述了"南洋"椰、蕉、木棉的尤异姿态和精神内涵。"南洋"的佛塔寺可谓"南洋"文化"超机体"的一个泛例隐喻,而新加坡的"鱼尾狮"则是"南洋"文化记忆库里最微缩典型的一个特案象征,两者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代表性视界具体而微地诠证了"南洋"建筑风景全部文化归属性的"情感结构"。  相似文献   

9.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仅有的两所高校。南洋理工大学建校于1986年,国立大学在兼并了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大学,南洋大学后于1980年正式落成。它们都是现代性高校,拥有高标准的教学和研究设备,均是世界上先进的高校之一,学生毕业后,还可在新寻找工作。无需政府抵押金。申请条件: 年龄不限,男女皆可,必须是大学本科,托福考试590分上。办理准证所需文件:  相似文献   

10.
于曰良 《金陵瞭望》2010,(14):79-80
100年前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时,中国正处于百业凋零,民不聊生时,盗匪横行,南京多次警报频传,人心惶惶.多亏了陆军第九镇徐绍桢和海军萨镇冰从陆上、江上保卫了南洋劝业会的安全.让半年的劝业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居住4年左右。日本和南洋成为孙中山和中国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世界眼光和亚洲视角,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孙中山辛亥前在日本和南洋的革命活动,作一番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于曰良 《金陵瞭望》2010,(15):79-80
100年前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时.中国正处于百业凋零.民不聊生时,盗匪横行,南京多次警报频传,人心惶惶.多亏了陆军第九镇徐绍桢和海军萨镇冰从陆上、江上保卫了南洋劝业会的安全。让半年的劝业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苏克勤 《金陵瞭望》2010,(14):78-79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博览盛会.也是中国近代博览事业的开端。在南洋劝业会的筹备、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其执行机关南洋劝业会事务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南洋劝业会事务所的实际负责人陈琪,可以说功不可没、彪炳青史.他后来被誉为“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苏克勤 《金陵瞭望》2010,(15):78-79
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博览盛会.也是中国近代博览事业的开端。在南洋劝业会的筹备、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其执行机关南洋劝业会事务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南洋劝业会事务所的实际负责人陈琪,可以说功不可没、彪炳青史。他后来被誉为“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赵锐  朱霞欢 《金陵瞭望》2010,(16):42-43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今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迎来它的百年大寿。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12,(24):59-6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发布了《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及2012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与去年排行榜相比,十佳城市排名基本与往年一致,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厦门、杭州、青岛、重庆、宁波、成都、大连、深圳、长春、银川、济南(并列)为今年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上海去年排名第九,今年未出现在十强榜单中。2012年“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共同推出,今年5月-7月,对34个城市的公众和企业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近30万次电话调查,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近代南洋琼侨的社团与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 ,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数量急速增加 ,其中 ,来自海南者占有相当比重 ,构成了南洋华侨中的五大集团之一。南洋琼侨依据同乡 (地缘关系 )、同族 (血缘关系 )、同行 (业缘关系 )的不同纽带 ,结成了种种社团组织并生活于其间。这些社团组织奉行的是南洋琼侨在故乡时就已接受和熟悉的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 ,反映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南洋琼侨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在异国他乡的严峻生存环境中 ,这些社团组织成为南洋琼侨交流沟通的桥梁 ,相互扶助的工具 ,规避风险的场所和日常生活的精神与物质寄托。  相似文献   

18.
就世界而言,任何时代都有一两个先进的文化中心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化高峰,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前进的方向.具有追求进步天性的人类总是千方百计地向文化中心学习,而文化中心也必然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文化较后进的区域或国家,从而形成了文化的传播与移动.所谓中华文化南移是指中国文明在古代向南洋诸国传播并由此推动了南洋各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华文化在历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并对周围的国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对南洋诸国影响最大,而华侨下南洋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南移.本文试图以中华文化南移为据,论证华侨对开发南洋的历史作用.(一)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验和马华文学生态关系的讨论属于华文文学学科前沿性课题。对于马华文学中的留台作家群体来说,台湾经验以及相关思潮对他们个体创作的影响及其再现可以分成四种模式:1.宏观的留台马华作家谱系及其诗社,以王润华的诗歌为代表,既体现了当时台湾型现代主义的各种优点和先锋性,更好地观照台湾,又具有国际主义视野和情怀,创设出独特的南洋诗学;2.立足台湾的南洋书写,主要是考察马华作家在台湾时的有关南洋的文学创作,核心问题指向"原乡";3.扎根大马的南洋创制,主要是研究留台后回归南洋的作家们的创作;4.台湾视野下的南洋论述,呈现出马华批评的台湾视野及其丰厚力度。上述四种模式更多是从宏观层面的梳理,更具体的个案叙述有待继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国民政府十分关注海外华侨尤其南洋华侨的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华侨教育体系,学校和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学生素质也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国民政府侨教政策自身固有的弊病,给南洋侨教带来了相当的消极作用,限制了南洋侨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