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敏 《统计教育》2008,(3):11-13
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从经济学的视角,在分析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绩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一般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就如何协调西部开发中地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关系,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必须首先正视西部地区在劳动力、企业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准确地认识或找到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找到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思路.文章以详实的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东西部地区在劳动力素质、就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创新能力及产权等方面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见解.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西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贡献分析 西部有近三亿人口,并且多数都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寻求促进西部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解决方案,首先应寻找支撑和制约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产出主要决定于投入,农业生产投入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和农业科技进步.下面将实证分析这些要素对西部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为了揭示西部地区农民教育对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作为独立变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构建产业转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贡市1978~2011年的经验数据表明,产业转型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因,且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总结了自贡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并从产业转型复合模式的选择、投资结构优化以及确保产业转型政策连续性三个方面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辨明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区域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为西部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机遇面前,由于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混淆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致使很多地区出现了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增长,从而忽视了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提出西部开发应追求长期的经济发展而非短期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西部经济快速崛起。最近十年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呈现出“一快四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理论及指标体系的设计(一)集约经济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以及使用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的整体效能和发展情况,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通常有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划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可以叫做数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格  陈迅 《统计与决策》2006,(13):113-1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了五年,人们开始反思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和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如何,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于是否能为西部地区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唯有如此,  相似文献   

12.
西部恩格尔系数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立恩格尔系数与经济增长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引起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对1998~2007年间西部12省市64个主要地级市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时西部64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结构和演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16.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三期的世代交叠(OLG)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保障和公共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条件下代表性行为人的储蓄和教育投资决策以及经济增长率发现:科学技术水平与经济增长率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现收现付制养老金保障水平的提升对个人教育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是会使社会总储蓄减少,相当于生产中物质资本的投入也会减少,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即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公共教育投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替代部分个人教育投入,降低养老金保障,提高个人储蓄,进而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西部经济增长态势 虽然库兹涅茨本人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验数据总结提出的倒"U"理论,但是在研究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该模型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更为巨大.因为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即是研究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及其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良性循环.本文主要以西部地区作为区域研究对象,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等12个省(市、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其面积6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人口约3.67亿(2002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8.56%.文章主要选取中国西部地区1986-2002年的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探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演替轨迹,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在增广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机制.然后利用panel data建模方法,在允许各省经济异质的情况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出了更高的条件收敛速度和合理的产出份额,为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使用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质量提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要高于较低的地区,两者的交互项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要高于较低的地区,政府干预和贸易依存度在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地区的负向影响较强,而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较强。进一步地,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城镇化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