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村庄熟人社会中,能力、人品和人缘是“面子”的基本要素,并赋予“面子”以实体性。日常性人情的互动是“面子”生成的基础,家庭则构成“面子”运行的基本动力。“面子”因而与主体内在属性紧密相关,呈现出较强的伦理性、社会性和较弱的策略性、表演性。“面子”的分化形成了村庄社会分层和村庄权威结构,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层次不同、形态各异的权力运作机制,表现为“统合——孤立”机制、“转化——平衡”机制和“渗透——规训”机制,从而促进了村庄公共秩序、社会交往秩序和家庭生活秩序的再生产。然而,市场化逐渐导致“面子”的物化,“面子”逐渐脱嵌于主体的“做人”实践,伴随着“面子”竞争的失控,熟人社会渐趋解体。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面子理论极具影响.不同民族的人对面子的看法千差万别.面子在顺利成功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考虑面子问题,人际交往将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春节期间的大吃大喝,是否让你感觉自己脸部又胖了一圈?试试以下的瘦脸方法吧,因为面子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哦。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情-面子"消费现象,这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诉求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制约。矫正这种非理性消费的途径是大学生的自我调适、高校进行以消费伦理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家庭社会的双重努力、吸收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益部分消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消费行为中面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消费过程中相关群体对自身的评价与相关社会行为规范所固有的高度敏感性.中国人的认同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关系自我的外在性客观认同管理,该认同管理模式的重心在于认同的外在与客观层面上,重视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积极评价,注重借助有形物品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认同并传递认同感.此类认同管理模式是导致中国人消费过程中出现面子问题的主要因素.商品与消费活动是中国人开展关系导向型认同管理的重要工具与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与中国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中国人认同管理的特点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导向特征的存在决定了面子问题仍是影响中国人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情、面子、关系"作为一系列本土概念,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为每个人所熟知,有效地描述了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过程,形塑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行动逻辑,也日趋成为一种解释中国日常真实社会建构的框架与视角。笔者认为,"人情""、关系"是"面子"派生出的两个概念,而"面子"在中国的实际用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语言结构能力。翟...  相似文献   

7.
赵畅 《社区》2011,(23):4-4
前些年,笔者曾去过英国,得悉菜谱、圣经和书是英国人家庭的必备三宝。在过去的20年间,英国人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还是在增长,人们更喜欢用阅读来填补自己日程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商务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人重视“面子”并有许多与“面子”相关的表达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人也讲“面子”,而且怕丢“面子”。通过对“面子”的比较和分析,论述不同的文化视角对“面子”的不同看法和理解,不同的理解所折射出的不同价值观念,从而阐明“面子”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盂谦 《社区》2014,(3):1-1
有人说京城冬日里的胡同最有“京味”。10多年前的冬天,笔者曾到访过北京一家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在胡同里的几问平房中。冬天平房里一般是生炉子取暖的,居委会办公室中间是一个蜂窝煤炉子.几张办公桌摆在周边靠墙;炉火很旺,但因为屋子密封性不好——纸糊的顶棚有几处破洞,  相似文献   

10.
沈芹  柳景春 《社区》2012,(10):33-33
“新家真是宽敞、亮堂,你看一进门就能找到办事儿的窗口。”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的陈大妈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到社区坐坐,这几天她跑得更勤快了。“社区乔迁新居,一门式的办事大厅显得特别整洁和温馨,看着很是喜欢。”  相似文献   

11.
秋雨 《今日南国》2008,(11):62-64
奢侈品的销售人员需要自信、亲和,在欧美高档消费品的销售人员往往是年长者,经验丰富、态度温和.但是亲切的尺度很重要,绝不是过分谦卑……  相似文献   

12.
“面子”的文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共建文化定格和话语定位的目的是传递信息,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并随时保全自己及其话语参与者的"面子"。"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不同文化的成员在处理礼貌"面子"关系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交际中,人们都得采取理性行为保留自己的双方面"面子",同时仔细地突出我们自己的"面子",尊重另外参与者的"面子"权利。  相似文献   

13.
面子问题在华人社会根植已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面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选择,并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社会交往。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与面子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概括了面子概念的内涵、特征与维度结构,总结了面子的度量方法,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剖析了面子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面子的社会功能,笔者就其之于组织管理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面子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敏 《社区》2012,(34):28-28
前段时间,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专家们来我们社区为老人义诊。这时,我看见社区居民陈大爷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从小区门口出来,推轮椅的人在老人跟前说着什么,但老人显得并不开心。我上前一问,原来陈大爷是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人推着轮椅走,觉得这样挺没面子。  相似文献   

15.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言语表达形式。面子是人际交往中个体拥有的社会形象。在人际交往中恰当使用歇后语可以维护讲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并产生愉悦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甲取 《社区》2012,(5):39-39
古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大臣。古弼长相诡特,脑袋上尖下圆,跟毛笔尖似的。拓跋焘据此给他取了个“笔头”的诨名,不高兴时就叫他“笔头奴”,一般群众则尊称他“笔公”。古弼的脾性也和笔杆一样直,原则性极强,即使一把手乱来他也敢硬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词汇语用学角度,运用礼貌、面子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人在不同情境下使用"随便"一词所表现出来的"真随便"与"假随便",得出结论,即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对方的性格、喜好、情绪、需求,以及彼此的身份地位和亲疏关系等因素,采用最佳的语用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面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介绍Penelope Brown和Stephen C.Levinson的面子礼貌理论,据此阐述中西方维护面子的差异:中国文化倾向于对正面子的维护,西方文化偏重保全交际者的负面子。从历史、价值观体系角度分析造成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的根源:中国文化中面子观根植于群体意识和儒家文化,而西方文化中面子观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契约精神的影响很深。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的今天,要尽力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面子观是一种礼貌现象,它是言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面子保全论”反映的是以个人主义取向为主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而与荣誉、地位紧密相连的中国人的面子观则反映了以群体取向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观差异及言语策略,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辜鸿铭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三个问题,即良民宗教精神是中国儒家文明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具有纯朴、博大、深沉和细腻"四德",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每一个现实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揭示出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人努力做"真正中国人"更是意义重大,有助于确保国泰民安、合家欢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