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董平 《中国劳动》2001,(5):14-15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多次反映,在处理工伤争议案件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裁决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对工伤案件的认定及伤残等级的依据及鉴定方式与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和劳动鉴定委员会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导致判决结果与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裁决相差甚远,当事人反映强烈,要求在工伤争议案件的审理上,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法院要保持审理依据、标准、方式的一致性,体现审理结果的公平性,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潘伟粱 《中国劳动》2003,(12):38-40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享受工伤待遇问题引起的争议为工伤争议,在劳动争议中占较大比例。从发生工伤争议的原因看,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双方当事人对伤残的事实没有异议,但对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分歧,由此对受伤一方能否享受工伤待遇产生争议;二是双方当事人对存在劳动关系没有  相似文献   

3.
工伤认定并评定伤残等级以后,工伤赔偿的项目和金额成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这类争议多数表现为劳动者的合理要求被用人单位拒绝,不得不通过仲裁或诉讼渠道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对这类争议的处理程序及原则都已规定得十分明确,实务中也没有很多争议。但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某家具厂职工被诉人:某家具厂第三人:某艺品有限公司2002年4月,申诉人刘某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请求。要求被诉人支付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鉴定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仲裁委受理后,经审查决定追加某艺品有限公司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享受工伤(亡)待遇问题引起的争议在劳动争议案例中占有很大比重。从争议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关系的认定,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贯彻执行《四川省劳动保障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时,对文件中第二条第一款关于一至四级伤残农民工选择一次性享受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以及生活护理费的计算办法在理解上存在分歧和争议,特来信咨询,望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周某于今年1月19日以要求某电缆厂(以下简称,电缆厂)支付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费、一次伤残抚恤金、安装假肢费等共计29万元为由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依法受理并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在审理中查明:周某当时是某茶厂(以下简称,茶厂)内退职工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职工祁某于2004年5月15日在某机械厂遭受事故伤害,之后经劳动保障部门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为伤残七级。双方就祁某的工伤待遇协商未果,祁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申诉。劳动争议仲裁委立案受理后认为,申诉人祁某发生事故伤害后已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伤残等级鉴定,被诉人某机械厂尚未参加工伤保险,应当依法支付申诉人的工伤待遇。关于被诉人认为申诉人违章操作和不服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尚未履行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程序)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向双方当…  相似文献   

9.
<正>问:某职工系非全日制工,在工作中受伤,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且鉴定伤残等级九级。因用工单位未给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双方同意协商解决,但就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标准问题产生争议。用人单位认为,计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时所称"本人工资"的标准应当是职工受伤前的非全日制?  相似文献   

10.
<正>案情简介张某系某公司修布工,公司为其参加了工伤保险。数月前,张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机构认定为工伤并构成八级伤残,后因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提起劳动仲裁。张某请求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等共计126210元。仲裁委裁决确认,张某与其所在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解除,并由该公司向张某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合计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李某2005年7月在工作中受伤,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八级伤残。2006年12月,李某因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在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上,李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了争议。李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八级伤残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但用人单位却以其因违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2007年1月7日,李某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12.
正沈阳某汽车公司员工常某在工作中受伤,致六级伤残,此后单位两次给其调岗,一次看库房,一次当保安,常某均不服从工作安排。因无故旷工,常某被单位两次除名,常某和单位打起了劳动争议官司。单位:有权开除旷工员工2004年,常某到沈阳某汽车公司工作,2007年3月8日,常某在工作中左手致伤,评定为六级伤残。后单位将其调换到库房岗位。常某认为要搬运物品,不适合自己,因而不服从工作安排,仅出勤8.5  相似文献   

13.
职工发生工伤后申请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工作没有完结,工伤职工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而影响到对其伤病的治疗,有的甚至还危及到生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取先予执行、先行裁决的方式,裁定用人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工伤职工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乐山市某建筑企业员工邓某来到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情绪激动,声泪俱下.诉称在与工作期间伤及右眼,工伤鉴定为伤残十级,企业在支付了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后.不给予工伤待遇赔付,多次沟通协商未果。  相似文献   

15.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劳动争议仲裁委对工伤职工提出终止与所在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关系(本文特指伤残一至四级,下同)的仲裁请求能否主张的问题,在笔者所在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作法。有的认为可以主张,并实施了裁决;有的认为主张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裁决一起工伤补偿案,汪某获赔1.6万元。这是《条例》实施后该仲裁委依照条例处理的首例工伤补偿案。农民工汪某2003年底到一公司务工,今年初在工作中受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为10级。在与公司协商解决未果的情况下,汪某申诉到劳动争议仲裁委。仲裁委审理后认为,汪某因工受伤,鉴定为10级伤残,并有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结论,要求补偿有法律依据。为此,依法作出了上述裁决。工伤索赔 《条例》撑腰@赵有明 @王学瑛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 聊城某机械公司职工耿某2002年于12月21日在工作中受伤,因医治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于去年5月15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受理后认为,耿某应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再根据伤残鉴定结论裁定医疗费用和相关待遇.9月18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耿某和某机械公司的申请,依法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为伤残二级、大部分护理依赖.12月17日仲裁委和耿某同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审查后,以工伤认定申请超过1年的申请时效为由,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18.
案由 申诉人张某因单位解体,于1997年6月找到木材搬运个体商唐某,双方达成协议,由唐某安排张某从事木材搬运工作.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资系计件工资制,每半月发一次工资.工资由唐某造册,搬运工签字领取.1997年8月下旬,张某在抬木材上车时由于跳板滑落,被木材压伤.经住院治疗后,2000年1月由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8级.就伤残赔偿问题,张某与唐某发生争议,张某申诉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案例]:郑某于2005年1月到某公司务工,半年后的一天,郑某在工作中被机器压伤右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郑某为4级伤残。到出现该事故时,郑某和该公司一直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因涉及补偿数额较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郑某遂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投诉,要求确认工伤。用人单位对郑某受  相似文献   

20.
冯艳平 《劳动世界》2016,(10):20-20
延吉市的老王师傅有一块“心病”:他儿子小王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小王没有得到单位的赔偿。小王是在派送邮件过程中摔伤导致左腿骨折,仅仅入职快递公司三天就受伤,负伤卧床的小王很无助,眼花耳背的老王师傅承担起了小王的维权之路。老王师傅为小王申请工伤认定,快递公司不配合填表盖章,屡次协调未果,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延边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帮助下,填写了一份确认与快递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书。前不久,工伤认定并鉴定为九级伤残的小王,经过延边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开庭调解拿到了10万元的工伤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