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在中国现代自我的建构过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他突破了传统在自我关注上加诸的道德禁忌,将文学作为镜子,用来观察自己、打量自己、想象自己、改造自己.他的创作突破了前现代"仁者无忧,勇者无惧"的圣贤文化模式,表现的都是平凡个体的"忧"与"惧"的生存体验;他以"我感故我在"的姿态展示了现代自我的感性生命体验,并致力于探索一种灵肉协调的人性化伦理,对这种肯定人的感官快乐的个人伦理的探索,是郁达夫对于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也是他区别于张资平式的情色小说的严肃性所在.  相似文献   

2.
78岁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创办了5年多的扶贫"小保姆学校"由于一场意外事故面临解体危险。茅于轼博客文章《无妄之灾》引发了社会争议,有人说老爷子给穷人办好事太难了,也有人说,茅于轼是希望引起社会同情逃避责任  相似文献   

3.
宋初杰出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以"平淡"著称,他自己也曾提出"平淡"的主张,并以这一艺术追求进行创作,写出了大量的风格平淡的现实主义诗作,为扭转宋初浮靡诗风做出了贡献,也是欧阳修"宋诗革新"运动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与他文化相互交往,以达到华人教育的"安所遂生".  相似文献   

5.
一个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的坚守和重建"这一年总的来说不太顺,"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这样总结他的2007年,"但我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所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感觉。"这位被誉为"社会良心"的学者,今年遭遇了两件风波,都与他一贯主张的"说实话、办事实"有关,一件是"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口水战,一件是被他称作"无妄  相似文献   

6.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律学、诗词、书画领域贡献至鉅.他直探佛教本源将信仰落实于实践,表现在生死观方面,他了悟佛教生死观的本质,突破明清以来追求死后世界的已经变异的世俗化的佛教生死观,以"了生脱死"为旨归,直指生命的超越;他外依于律学,精研行持,内归心于净土,以净土修行为证道途径;最终由安然离世实证了自己的生死观,成为后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7.
陈克华以惊世骇俗的身体表达成为华语诗界的标志性诗人.身体美学是陈克华诗写的出发点和最终旨归.他对肉体尤其是男体做了全方位的测绘,试图打破符号和意义给身体设定的陷阱,通过肉身化呈现自我主体.他以"败德者"的姿态,来审视自我,突破性别阈限,拆解异性恋霸权,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倔强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在本质意义上讲,他的诗歌创作是其纳西色斯情结的外化.陈克华有待于以身体的"在场"为基点,从"个体化生存"拓向"社会化"生存,在更大的场域中建构起诗人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8.
"调和折衷"在杜亚泉的思想体系中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政治思想上,他以"调和折衷"的方法处理保守党和进步党、集权制与分权制、国家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关系,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文化思想上,他通过对中与西、新与旧的"调和折衷"建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杜亚泉"调和折衷"的方法论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思想来源,但在征引西方思想的表层下,隐藏着以中国传统文化参照,发明西方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9.
京城有一帮藏书的发烧友,而谢其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在<二十年搜书自供状>中曾经谈到他的购书原则:"我现在动机是兴趣加实用,所谓实用就是一本书的可写性占多少,资料性占多少,稀缺程度,价格几何,封面是否漂亮,一言以蔽之,对我的作文有没有帮助."直到现在老谢也不敢称自己是藏书家,他喜欢"攒"这个字眼,"攒"是随便玩儿,一涉及"藏"就太近乎正经八百了.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自谓"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把读书当作一种悟道的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以对知识的索取为目的,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去"会意"古人、他人人生的一种契合中的生命体验,从中进入一种宇宙真际的境界,获得人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读书方式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笺注繁琐,而把作为两汉"异端"旗帜的道家"自然之说"接过来,铸造成一套新的思维方式.陶渊明的读书方式是魏晋玄学思潮发展、深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于西方接受美学 2 0年 ,创立了他的文艺接受论。毛泽东的文艺接受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有三点不同 :一、基本构架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的构架是作家———作品———读者 ,毛泽东文艺接受论的构架是人民———作家———作品———人民 ;二、文艺的接受过程不同 ,两者虽然都经历三个过程 ,但内涵基本不同 ;三、两种接受论的创立者的状态不同 ,西方接受美学仅停留在理论上 ,而毛泽东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创立了自己的文艺接受论 ,又亲自实践 ,成为最佳的文艺接受者  相似文献   

12.
在对茅盾的研究中 ,论者注意到了他对政治的热衷、对真实感和理性的执著追求 ,并部分地指出了造成这些特点的现实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茅盾的社会活动 (包括文学活动 )的重新梳理 ,揭示了影响其思想及创作的深层个性心理中的“秘书意识” ,并初步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为理解作家的创作及人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塔斯基宣判"自然(日常)语言"死刑,是因为他发现它内含"矛盾被证".塔斯基误把自己犯的"矛盾定义"谬误"迁怒"、"归罪"于语言本身,所以塔斯基的"层级论"应被抛弃;哥德尔和塔斯基两者的理论"相通",自然也会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4.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一种以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极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青年时期的实践观。青年毛泽东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以后的思想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民本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创立的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伟大历史贡献,同时指出了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理念论以建构自己的阶级意识理论,使阶级意识包含了实践维度。同时他通过对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分析试图突破黑格尔的思辨领域的束缚,意识到马克思"改造世界"理论路向给他带来的理论视角冲击,并试图通过回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回到马克思。但事实是卢卡奇在理论架构上采用的仍是黑格尔的结构,对"实践"概念的解读仍然是黑格尔式的。所以,他始终徘徊在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无法真正回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国际环境对毛泽东放弃这一理论有着重大影响。首先 ,面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 ,中国共产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使毛泽东重新审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其次 ,苏联方面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和行为 ,使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可能。再次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更坚定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从现在起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后半部分则认为人们可以追求行动最大化好的后果,但并不应把后果主义的原则应用到一切行为之中,同时认为,行为者有自己的特权,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放大M倍来为自己辩护。谢弗勒的“混合理论”两个方面都受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对后果主义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悉心研究中国国情 ,了解掌握社会各个阶层经济结构和政治态度的变化 ,承接与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 ,形成了创新、务实、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实践的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都具有价值正当性,各自构成其政治秩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斗争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他的一生涂上了冲突论色彩;但同时,讲团结、求和谐也是他的政治秩序构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如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转换?其间得失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拓展和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