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炎 《老年人》2003,(10):18-20
“夕阳无限好,明日又东升!”素以勇猛、乐观、清廉而闻名的老将军孙毅,2003年5月12日在北京度过了他的百岁大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百岁将军。谁料,7月5日他就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与世长辞了。提起孙毅,年长的战友称他“孙胡子”,年轻的军人称他“孙胡子将军”。他是一位身经5百战的老红军战士,早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斗争中就英勇无比,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又是屡建奇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战斗在抗敌前线,参与了平型关大捷和解放保定等许多著名的战役。他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又是湖南和平解放50周年。也许不是人人知道,湖南和平解放并不和平,同样是经过艰难复杂的斗争取得的。军统内部杀出一支人马1949年,当程潜、陈明仁两位爱国将领暗里酝酿起义时,蒋介石非常害怕在湖南再出个傅作义,便派人称“...  相似文献   

3.
1961年春,刘少奇同志回到宁乡县调查农村情况。5月6日,在花明楼炭子冲老屋,少奇同志单独会见了一位名叫王升萍的年轻人,亲切地和他谈了4个多小时。王升萍当年28岁,出身很苦,解放时16岁就担任村贫雇农组长,后来当乡农会主席,1959年被选为大队党总支...  相似文献   

4.
那是1952年金秋时节,部队正忙于入朝参战前的准备工作,我受命从驻地广东棉湖去广州中南军区联系运送物资的事宜,顺带的另一项任务是把军后勤部的文化教员宋逸同志护送至中南军区干部部。宋逸与我同是湖南的学生兵,长我一两岁。她是一名特殊的战士,一位中德混血儿,个头1.7米,鼻高肤白,金发蓝眼。她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家,早年留学德国,娶了一位德国夫人,生下5个子女,抗日时期为救国举家回到了祖国。抗战当中,一位铁血男儿炸死一名侵华日军将领,所使用的可塑炸弹,就是由宋逸父亲研制和提供的。由于他抗日有功,毛主席对他…  相似文献   

5.
跨越半个世纪的情缘文/阿华1996年7月5日,在海林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引领下,我直奔胜利乡王家村,去采访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明天,老人将要与他45年前的“初恋情人”结为百年之好……我要采访的老人叫王家政,今年70岁,甲等残废军人,1947年东北解放...  相似文献   

6.
50年前,她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小姐,他是她众多的追求者之一。在她翩然起舞肘,他曾悄悄落泪。50年后,她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而他却做了半个世纪心灵囚徒,在她的歌声里,他再一次卑微地哭泣……  相似文献   

7.
夏日的一天,我如约敲开了湖南省参事室参事罗文浪家的门,请罗老讲述当年湖南和平解放的往事。87岁的罗老,一字一句,缓缓道来,他的思绪沉浸在50年前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中。他说:“1949年春节,我从南京经杭州返回长沙,被军校的同学引荐给陈明仁。陈明仁那时是...  相似文献   

8.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不我待,昂扬奋斗。初夏,阳光灿烂,眼前91岁的王芝兰老人,满头黑发,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情不自禁地感叹:"王奶奶,您真年轻!"她很开心地迎上来,拉着我的手:"我享了国家的福啊,生活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心中无忧啊!"这样一位乐观的老人,出生在贫苦的旧社会,17岁就走上革命道路——她参加抗战,为民族求解放;投身解放战争,为前线战士做后勤;抗美援朝  相似文献   

9.
翟暾 《华夏少年》2007,(12):1-1
一九一四年,德国一位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病倒了。躺在病床上,他的脑子却一刻也不肯闲下来,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很有兴趣地看着看着,有一个现象使他感到奇怪。  相似文献   

10.
70多岁的王集凯,是湖南衡阳钢管集团公司的退休工人。一夜之间,他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是因为他事隔半个世纪,终于找到了在战争年代失散的初恋情人。他说,为这事要感谢的人太多,而最让他感动的是他的老伴廖集娥。老伴与他相濡以沫50多年,胸怀宽广豁达。正是有贤妻的大力支持,他才得以了却50年苦苦追寻的心愿。王集凯是湖南耒阳市洲坡乡人。16岁那年,他受生活所逼,到国民党工兵十八团当兵,开上了推土机。正是这段当兵的经历,使他与一位姑娘结下了一段情缘。1948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济南战役。国民党军队垂死挣…  相似文献   

11.
燕喃 《当代老年》2009,(5):30-31
胡素梅是新蔡县河坞乡河坞村的一名普通妇女,今年59岁。1947年,她的父亲胡洁生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解放新蔡县城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当时的村民李梅氏将他从战场上背了出来,并请来郎中给他疗伤。在李梅氏的悉心照料下,胡洁生很快康复,他决心要报答这位“再生母亲”。  相似文献   

12.
刘强 《老人世界》2010,(8):22-23
1952年1月2日早晨,在风雪弥漫的朝鲜村庄——石田里,一位名叫罗盛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从零下20摄氏度的冰窟中救出一名朝鲜儿童,而他却永远地长眠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他的墓碑上,  相似文献   

13.
东方 《伴侣(A版)》2015,(1):22-24
欲出巨资为爱犬购墓地,遭女儿阻拦母女起冲突 2014年3月5日下午,在北京某传媒公司供职的李蕾下班后去看望母亲,刚从电梯里出来,便看到一位穿西装的年轻男子在敲母亲的门,她走上前问:"您找谁?我怎么不认识您啊?"  相似文献   

14.
走进武警西藏总队通信站,一名年轻的战士正在忙着调试线路,神情一丝不苟,原本清秀的面庞早已在烈日的洗礼中烙上了痕迹,他正是李耀扬.17岁那年怀揣着军营梦,他只身一人从繁华的成都市区来到广阔的西藏高原,这一扎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15.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中外书摘》2010,(10):63-64
人死了,便住进一个永久的地——墓地。生前的亲朋好友,如果对他思之过切,便来到墓地。隔着一层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扫墓的全是亲人。  相似文献   

16.
忠诚与误解     
《金色年华》2009,(8):1-1
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他枪法极准但总捕猎不到大雁,苦恼的他找一位长者求教。  相似文献   

17.
俯首甘为孺子牛钟德灿,蔡彦彪刘建新一位年逾四十,身高1.7米,脸常带微笑,腰板毕挺的文职于部,在正月十五刚过,就带着一班年轻人,为老干部搬家,他扛着一个大木箱,汗流浃背地健步登上省武警招待所6楼时,武警一位战士好奇地问别人:这位出大力干活的是什么人?...  相似文献   

18.
102岁的萧克将军走了。中共中央讣告称他“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报刊也都登载了他的传奇故事,赞誉他是“最后一位红军高级将领”、“叱咤风云.战功卓著”、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50周年的大喜日子,江泽民主席为海军成立50周年题词:“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我作为一名曾参与创建人民海军的老兵,心情自是无比激动。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肖劲光出任中国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20.
忍与让     
忍与让何伏中他俩的年龄相加,超过150岁。他寡言少语,内向而深思;她热情外向,率真而坦直。有人问他,50年相随,岁月如何走过?他答一个“忍”字。问她呢,答的是一个“让”字。年轻后辈听了,付之一笑:一生忍让,人生还有什么乐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忍字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