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过去20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数都把子女留在家乡,部分子女跟随父母到了城市。无论是“留守”还是“流动”,这些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2006年“珠三角”3000多名农民工的调查资料中反映的有关农民工子女的抚育和教育方式的分析,理解农民工子女“留守”家乡和“流动”到城市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控制了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因素之后,农民工来源地的区域差异仍然是影响他们的子女“留守”或“流动”的重要因素。“地区性壁垒”存在的原因和机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25位童年曾有留守或流动经历的90后农民工的口述史资料,考察农民工家庭对子女抚育策略的决策机制.研究发现,子女需求的变化是引起家庭策略变化的诱因,其中以教育需求变化最为明显.父母能否调动足够的资源满足子女变化的需求,是家庭策略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期亲子离散的家庭结构,削弱了父母对子女决策的权威,子女在家庭事务中的话语权随之有较大提升,子女在家庭决策中开始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研究也发现,农民工在城市的“非市民”待遇,使每位农民工父母决策时都面临着来自于歧视性制度和匮乏的公共政策资源的巨大压力,使得每个农民工家庭的选择都极为有限且相似,带有深刻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何家理 《唐都学刊》2008,24(1):76-81
与农民工相伴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困境问题.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有700-800万人,留守在家儿童2200多万人.留守在家的无人管,流动进城的上学难.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一直未上学的占6.85%,失学的占2.45%.农民工子女上学困境对我国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教育公平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深层原因有:对农民工现象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体制;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工自身素质低维权意识差.解决的出路在于:让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实行"义务教育补助卡"制度,改户籍入学为"居住地入学";将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纳入城市学校考核体系;政府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以倾斜政策.支持其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龚红莲 《社科纵横》2006,21(3):80-81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人们关注的更多是那些进城的农村儿童、少年;其实,农民工子女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留守在了家里,即所谓的“留守子女”。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当前“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本文对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做了调查,并根据这些调查资料,试着对农村地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4年最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轨迹及向上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经历和总体职业特征均呈倒“U”形分布,存在逆向选择和向下流动现象.农民工的职业获取存在明显的性别区隔;职业培训是农民工获取中高端职业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仅有助于农民工低端职业身份的获取,对中高端职业以及职业发展并无显著效应.尽管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存在较多障碍,但受教育程度越高、务工年限越长、参与过职业培训或拥有职业技能证书、有家属随迁或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更有可能实现向上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国 《社科纵横》2012,(5):166-168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它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只有从多维的视角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加上众多不方便的原因,许多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中已经上学的称为农村“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农民工融入城市步履维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在心理上有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事实表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风险就是其自身素质。农民工的权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权利。因为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乃至决定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流动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的流动方式.然而,城市教育资源对农民工子女的各种排斥,使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剥夺.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先天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绝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处于贫乏状态,导致其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边缘化的危机.要走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就必须做到:(1)从制度设计上实现由"边缘化"到"城市化"的根本性转换,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2)降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本;(3)提升农民工家庭的资本含量,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徐平 《社会工作》2010,(21):63-6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农村大部分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渐流人城市从来第二、三产业,一大批孩子被留守在农村,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学生留守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角度看,流动农民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所接受的不平等的低质量的教育是其留守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1.
闫伯汉 《社会》2017,37(4):59-89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以阶层再生产为分析视角,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探讨农民工流动对子女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拥有比留守儿童更高的认知水平,流动儿童相对较好的家庭背景为其认知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乡城迁移中流动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转校"等机制得到促进;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认知劣势与父母外出工作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而主要归因于家庭贫乏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子女数较多的家庭结构、较低的学前教育接受率或就读学校质量的低下。但是,流动儿童的认知水平整体上仍低于城市儿童,其认知发展仍然受到自身社会阶层条件和境遇的深刻限制,"流动"所带来的各类"认知收益"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单亲家庭对子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发现对一些特殊单亲家庭形式的儿童社会化问题目前的关注度还不高,例如农民工单亲家庭子女,此类儿童在家庭结构、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对他们的研究有着必要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随迁对农民工家庭 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将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置于同一研究框架,采用PSM方法消除样本自选择问题,估计随迁对农民工家庭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应,同时从儿童性别、随迁模式、父母文化水平、迁入城市、迁入学校五个方面进行了随迁效应分组估计。结果显示,整体上随迁有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在不同条件下这种影响效应有所差异,农民工家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儿童的随迁决策,迁入地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随迁儿童的接纳,保障随迁儿童享受城市公立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教育问题正在凸显。由于北京学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北京市中职教育在不断萎缩。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对参加中职教育有很强的需求意愿,劳动力市场对中初级人才有很强的需求,同时北京市中职教育也有很强的供给能力。以教育政策控制流动人口规模、城乡分治和以户籍制度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职教育的主要原因。借鉴各地经验,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向农民工子女有序开放中职教育资源,是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的增权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中“第二代移民”的农民工子女,其城市融入存在着诸多障碍,如何解决是关乎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试图从已有的农民工子女城市融人中存在的困境入手,从增权理论角度,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提供途径,提升其城市融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窦影 《社会工作》2011,(1):87-89
作为城市中第二代移民的农民工子女,其城市融入存在着诸多障碍,如何解决是关乎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试图从已有的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中存在的困境入手,从增权理论角度,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提供途径,提升其城市融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导致农民工随着经济冷暖在城乡间如候鸟般不断迁徙,他们的子女成为转化型留守儿童,伴随这些儿童的是强烈的孤独感、被遗弃感和不公平感,这些问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成因.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上原有的社会转型、二元结构、文化与价值重构等复杂情况,转化型留守儿童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从全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建构、教育投入的加大、法律制度的健全、办学体系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努力,开拓一条保障其受教育权公平实现的路径,以维护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子女在学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手段,是影响到孩子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则有近2000万。1988年福州市仅有流动人口6.5万人,现在流动人口已增至80多万人,其中农民工占到90%。这些家庭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他们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那些困难,我们能为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提供那些帮助,这些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谢秀钿 《社会工作》2008,(15):36-38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据四川省农调队的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每外出1万个农民工,将会产生4000个处于6~16岁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子女,并有1000个同类子女随其父母进城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据四川省农调队的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每外出1万个农民工,将会产生4000个处于6~16岁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子女,并有1000个同类子女随其父母进城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