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WTO农业规则,我国目前实行的“三项直接补贴”属于“农业投入品补贴”,而“直接补贴”是一种“成本大于收益”的保护政策。因此,我国应该寻求一条既符合“绿箱政策”又适合国情的农业保护之路。利用政策性金融行为支持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保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保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近些年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虽然得到不断加强,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并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初级阶段不相适应。本文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农民权益保护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农民应当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农民金融权是在对农民权益保护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的人权,获得农业保险的权利是农民金融权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缺失,农业生产的风险难以分散,严重制约了湖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金融权益也难以实现。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湖北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如因地制宜制定湖北农业保险法规和规章,推行多样化的区域农业保险经营组织形式,规范和强化湖北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等,用法律制度的形式保证农民金融权的实际享有。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业本身的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对农业的保护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之所以达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是与其长期而又日益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分不开的。但是,随着这些国家农业发展的成熟,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他们都对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调整。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改革和调整的特点、动因,对于我们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农业政策不无启发作用。 一、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农业、农业科研及其农业科研院所的地位、作用和现状,是制定农业科研单位体制改革政策的前提和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同时又是弱质产业,政府对农业实行长期保护政策。农业科研是农业的技术支撑,对农业科研活动的有力支持应当是政府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区域性强,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消息,今年起拟在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省先行启动试点,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 完善“三项补贴”迫在眉睫 财政部和农业部有关负责人22日对记者表示,我国三项农业补贴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递减,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农村、农民。2004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农民种粮的扶持力度,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和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书购价,并从粮食肉险基金中拿出5.66亿元直补粮农,这些政策使农民从减负增收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空间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会逐渐加大.财政资金在总量上和增长率上都会有新的提高。在支出结构上正由传统的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保护农民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为主。建立完善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制度既是建立覆盖城乡公共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规范实施各项保护农业政策和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农民经济收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后,如果在农业生产中出现问题且符合农业保险赔偿规定时,农民可以获得一定赔偿,有效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因此,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应积极研发新的农业保险产品,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类型进行概述,分析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农业保险助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报告分析了加入WTO后的2002年 ,市场准入承诺对我国农业生产及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剖析了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对主要WTO成员国有关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一揽子农业补贴政策方案。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考虑供求关系及大豆与豆油的进口替代弹性 ,运用数学模型 ,较为准确地衡量了市场准入承诺的一系列影响;从一般国内支持政策中分离出现行农业补贴政策 ,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对主要WTO成员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运用条件及异同点进行了辨析;对流通领域的农业补贴向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一个很重的课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社会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提出来的一项重要决策。众所周知,我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建设的许多经验与教训,是许多中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正确认识和谐社会下的新农村政策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纷纷采用补贴的方法来加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提升农业安全水平。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就欧盟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梳理,为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促进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鼓励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开发,将生物治虫、遗传抵抗力和适当的农作方法结合起来,并尽量减少使用杀虫剂,实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当是未来的最佳选择;发展节水农业,改进N肥等营养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土壤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也规定在检察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一时间,“宽严相济”一词风靡司法界。笔者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谈点实际工作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全球农业大国之一。今年,针对财政支农资金普遍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补贴资金,存在着“散”“乱”等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47):22-22
浦东补贴政策锁定“务农”二字 为切实增加本区户籍农民的务农收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决定,对直接和间接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年龄在18至60周岁的本区户籍农民,实行务农政策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该政策今年8月试点,明年将在全区推行。今年初.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副所长李周提出“注册农户”制度.外出农户不应享受国家与农补贴。  相似文献   

17.
WTO规则下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时,我国农业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致使我国农业陷入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与国外农产品相比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取消农产品的各项出口补贴和保护,而少数主要发达国家实际却在增加农业补贴。面对这种不利现状,建立最优的农业补贴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必须要进行结构调整。应调整农业产业化补贴政策、种粮直补政策、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且不应把农业补贴政策作为解决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粮食综合直接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属于分项补贴,除粮食直补外,还有良种和农机补贴,为了弥补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今年又增设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实践证明:这些惠农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是,我国农户数量巨大、规模狭小、每个农户种植种类繁多,分项式补贴与之不甚相适应,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的效果,应将单项补贴合并执行,实行粮食综合直接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但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却长期居于末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今年国家将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国家政策已经在向农业倾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也将随之加大.农业景气度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