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10,(1):15-17
谁会成为中国下一个新增长极?在西部,成渝经济区被看作是最有实力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2.
3.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比较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10,(1):13-14
基本情况:1926年2月生,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现任院学术顾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6.
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产业载体。加快成渝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打造新的增长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论文探讨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和特征,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的主要内容,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的路径,结合成渝经济区产业基础,提出了加快该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显著,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明显。第二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就业起点高于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长速度略快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且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此外,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很小,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虽然就业结构变化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但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应进一步加强成渝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和现有经济实力为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又将作为支撑力量促进成渝经济区的更快发展。建立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体系必须改革现行物流管理体制,依靠成、渝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构建“两极、三层、四线、多业态”的现代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10.
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沿海来讲不那么直接和迅速,但由于经济危机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大致是一种从国外到沿海再到内陆、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从产业下游到上游的路径,这种影响的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将会对今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向作用。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化危为机,利用危机对经济结构形成的倒逼机制,完成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最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实力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其二级中心城市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了一些极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一些产业部门之间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但这些产业链还停留在"简单产业链"阶段,"复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尚需时日。构建复合产业链是以产业链中的企业产品具有可转换性为前提的,其实质在于构成复合产业链的简单产业链之间具备相关联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期盼已久,成渝两地终于牵手踏上“红地毡”。2001年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山城重庆迎来了曾在“一口锅里舀饭吃”的患难兄弟、好朋友——成都市党政代表团。  相似文献   

14.
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始于成都后入缅甸,再到斯里兰卡,最终到印度的陆路古商道,它早于汉武帝时期就已存在。四川盆地的手工业产品曾经沿着这条古商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中国也曾经从四川盆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柔软的“脐部”近年来,区域经济再次引起宏观决策者的重视,无论是跨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大都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最终达到共同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詹天佑(一八六一——一九一九),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从事铁路建设三十多年,同中国当时修建的每一条铁路大都有关。解放后不久修成的横贯四川的成渝铁路的路线走向,就是大体按照当年詹天佑的有关意见确定的。一九一四年,詹天佑就任汉粤川铁路督办。汉粤川铁路是拟议修建的连接广东、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清朝末  相似文献   

17.
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编制“十五”规划。做好经济区划,正确划分全国各地各层次的经济区,是确定“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和改革方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经济区划,就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按照一定目的和指标,对全国或特定区域进行分区划片。经济区划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科学的经济区划,有利于准确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优势和制约因素,有利于合理组织劳动资源的地域配置,有利于加强区际公工与协作。为了合理划分经济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区的内涵及其划分原则,并在具体划分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办事。本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山峡河段的原规划思路及开发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本研究重新界定了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大柳树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将是融生态修复、绿洲农业、能源开发和扶贫解困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从解决西北地区重大生态环境、能源基地建设和城镇供水及特殊区域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战略高度,重新探讨了大柳树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对于推动我省ZO年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必须有正确的对策,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一、关于总体产业对策。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总体产业发展,我认为应采取跳跃式对策,即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直接迈向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从三大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农业应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外向化和城郊化,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工业应该坚持轻型化优势,但要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过渡,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亟待完善信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实现福建发展新跨越,提出要“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涉及中心城市发展,涉及工业化、城镇化,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而且涉及福建的文化事业基础建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