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然而在我国,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以西安农村地区为例,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分析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渠道,测算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规模,解释资金流失的趋势、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保障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30年代江苏农村合作运动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党政权定鼎南京后极力推行的一项国家社会经济政策。抗战前,江苏省率先进行农村合作运动,并为之设立了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与金融部门江苏省农民银行;出台了种种有利于合作社业务展开的举措,如加大农贷资金、采用多种贷款方式、限制借贷利率等。这些作法在加速江苏农村合作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改变了乡村借贷的传统格局,促使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现代化。但由于当时基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尚未彻底变革,难以达到国民政府之初衷,然改良农村的努力则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遵义地区农村资金市场面临转化阶段和强制性所谓农村资金市场,是指自觉地或自发地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率杠杆,调节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资金供求关系。其实质性含义是农村资金商品化。根据调查资料,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当前遵义地区农村资金市场面临转化阶段和强制性。一是民间借贷还处在由生活性货币借贷向生产性资金借贷的转化阶段。农村民间借贷是小生产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被列为限制、改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农村投资乘数效应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极化效应使其资金需求迫切:西部地区农村内源性融资增长缓慢,外源性融资效率低下使西部地区农村资金缺口正在加速扩大。针对西部地区农村自身特点,积极争取更多财政支持,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努力进行制度创新,是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资金供求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渠道增加中西部地区农业投入的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但由于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生产投入减少,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对此,本文作者从一个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视角对增加中西部地区农业投入的机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储丽琴 《学术论坛》2008,31(2):137-141
20世纪初期,包买制在我国乡村手工业尤其是若干手工业经济区中广泛存在.它是20世纪初期市场机会的扩张所诱致的制度变迁的产物.由于它的出现解决了农村工业生产中的技术、资金、品控和销售等重要问题,从而推动了20世纪初期农村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随着市场环境的逆转,包买商制出现衰落,近代中国农村工业也由兴盛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政界、金融界和学界曾掀起一波农村金融的浪潮,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以及若干商业银行展开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民组织及农民个体的贷款,并形成了一套理论思路和操作规程.农村新式金融的开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当时上海等少数大都市游资汇集而广大农村却严重缺乏资金的资源畸形配置状况,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新式金融的开展需要解决受体的设计.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信用受体,它本身并不是金融机构,它以加入者的信用来降低贷款风险,并以此来促进中国农村社会信用共同体的发育.农村新式金融的品种设计是从实际出发的,风险防范是有效的.农村新式金融可以做到低成本和薄利润,农村新式金融专业机构除了在开创期需要政府投入外,其日常经营能够做到自负盈亏.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参与其间,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农村新式金融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和货币条件才能稳步推进,需要政府的自律清廉才能约束其成本和贷款方向,这些方面体现了当时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的局限性,并注定这次农村金融新的尝试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加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使得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依然突出。以中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为基础,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供给模式,即以地方政府供给为主向由中央政府供给转变,从而减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到农村低保工作的管理之中,对推动全国性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资本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固定资产形成的投资项目 ,但固定资产的创造需要一定的内源性储蓄、充足的外源性资金、适度规模的人力资本以及项目发动引擎———市场需求 ,而较差的农村投资环境阻碍了所有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生成机制。在广东只有创造条件利用珠三角发展优势 ,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农村地区的内源性储蓄水平 ,吸收充足的外源性资金 ,提高劳动力素质 ,形成适度规模的人力资本 ,拓宽市场需求空间 ,才能保证农村资本形成路径的畅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我国农民生活贫困之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奎  张驰 《广西社会科学》2006,24(9):106-10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兴衰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兴衰。20世纪初,由于我国农村灾祸频繁、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土地高度集中及农田荒弃,导致农村原有社会秩序失控,农村积重难返,农民生活贫困。  相似文献   

11.
从有关桂东北农村的实证性材料入手 ,揭示 2 0世纪上半叶该地区农户经营项目两次较为显著的变动趋势 ,分析这两次变动趋势的具体特征。同时 ,以此为长视角从一个侧面透视整个桂东北区域农村的经济演化。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民间高利贷盛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金流向、农民负担及土地分配不均等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民间高利贷盛行的原因。并对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作了较全面考述。  相似文献   

13.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为农村金融注入了活力,但也存在道德风险和经营能力风险。近年来,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在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正规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缓慢,出现了大量未经银监部门批准、蕴含较大风险的资金互助组织等。应从营造制度环境、拓宽资金来源、改革外部监管机制与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防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设立,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必要通过回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的相关研究,梳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理论演进过程和研究现状,分析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且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内陆农业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否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信息、、资金、人才等一些方面的因素限制,内陆农业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内陆农业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但是应该看到,内陆农业地区农村要真正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农民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工农产品的比价不合理,农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以张公权、陈光甫、章乃器等为代表的银行家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救济农村"、"资金归农",商业银行随之兴起一股救济农村的热潮,给衰败的农村经济带来一线生机.商业银行投资农村,并自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制度,体现出近代中国银行家服务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但由于政府统制金融政策的实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农贷活动最终是昙花一现,抗战全面爆发后陷于停顿.  相似文献   

17.
对湖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的生产和发展条件的生产性和服务性公共设施.在几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在统筹协调、资金投入、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地区平衡等方面问题也不少.科学确立农村建设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秉持主体收益原则,加快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完善社会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是整体提升湖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商业银行"资金归农"活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一些商业银行面对城乡金融状况的巨大反差和社会呼声,开展了"资金归农"、"救济农村"活动.此次活动之所以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外敌入侵、社会动荡及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等社会政治原因外,其直接根源则是农业金融制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中国大陆地区有关元代理学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世纪初至 4 0年代、5 0至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四个阶段 ,经历了一个初兴、沉寂、重兴、趋盛的发展过程。元代理学研究的进展 ,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历史、文学、教育、医学、宗教等方面研究的进步 ,但它本身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以返贫为主要形式的脆弱性贫困的治理已成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课题. 利用宁夏农村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正规金融对宁夏农村脆弱性贫困的支持现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财政扶贫资金对农户脆弱性贫困的治理作用并不显著,而社会资本则对脆弱性贫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正规金融对教育、自然灾害等负向冲击的直接平滑作用大于间接平滑作用,直接平滑作用力度大小依次为:受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自然灾害. 因此,提出了重构与宁夏因地制宜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的金融减贫主体架构并重新整合地区减贫金融的增、存量等对策,以期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农户的脆弱性承受能力并降低农户的脆弱性孕造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