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殖民时代 ,“换语作家”倍受关注。作为换语作家 ,艾特玛托夫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背离了本民族的伊斯兰文化 ,肯定了基督与宗教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所起的能动作用 ,并试图通过宗教来完成一条通向理想的人的道路。他的寻神、造神思想和宗教观超越了俄罗斯文学前辈 ,与俄罗斯“新精神哲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他重铸后的宗教观具有较积极的文化功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通过《周颂》、《大雅》相关诗篇,发现周人以德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清穆的特色;并推论其原因可能与“农业生产方式”、“殷鉴不远”有关。然后本文通过《商颂》发现宋人以欲为人神感应介质,其宗教文化呈现出迷狂的特色;并推测这也许是殷人宗教蒙昧风习影响宋人所致。最后本文初步认定《周南·汉广》可能是楚人招请汉水女神的祭歌,接着通过该诗并结合《九歌》去剖析楚人在宗教活动中、以情为人神感应介质而呈现出的奇诡特色,并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土著原始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今道友信的宗教观,既有东方思想的烙印,又有西方思想的脉络,这使今道友信的学说具有独特内涵。今道友信认为宗教是人对神的态度,同时也是神对人的相关方式,宗教的本质是回归,其宗教观的核心意蕴在于人的精神超越。超越本质使人命运性地心怀乡愁,人向往神秘、憧憬超越的乡愁具有崇高品格。今道友信对富有实存论意味的言说与倾听的体悟、对他宗教的认知、对艺术的超越论规定、对根源性乡愁的诠释,都关联着超越这个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论日谚中的日本民俗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诊语形成于大众生活文化,其特点通俗易懂,真实直白地反映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反映了民间伦理文化的诸多观念.从描迷日本民俗宗教的谚语群中归纳分析了日本民俗宗教观念,揭示日本民间对不同宗教兼而信之、信仰神佛加护、笃信万物皆具神性等民间信仰,可见其民间生产生活中无不体现形形色色的民间宗教观念.通过日谚研究民俗宗教观有益于了解日本人对人、神及自然之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今道友信的宗教观,既有东方思想的烙印,又有西方思想的脉络,这使今道友信的学说具有独特内涵.今道友信认为宗教是人对神的态度,同时也是神对人的相关方式,宗教的本质是回归,其宗教观的核心意蕴在于人的精神超越.超越本质使人命运性地心怀乡愁,人向往神秘、憧憬超越的乡愁具有崇高品格.今道友信对富有实存论意味的言说与倾听的体悟、对他宗教的认知、对艺术的超越论规定、对根源性乡愁的诠释,都关联着超越这个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6.
《尚书》经典中蕴涵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文本所涉天命、鬼神、上帝、群神、神人等与"神"直接相关之思想概念与哲学范畴,是建构《尚书》"人神观"与先秦宗教神学思想体系不可或缺之内容。《尚书》文本论"神"与论"人",既弥漫着强烈的神性意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所论人神关系内容,蕴含天人关系、天神关系和天祖关系,是天、神、祖、人、上帝之间立体融合。《尚书》"人神观"反映了殷周之际思想世界复杂之人神关系图景,体现了"人本"与"神本"并行发展之态势,展示了"人神同构""天民一体""神人不二"与"天人合一"之理论特征,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以"神道设教"和"人道设教"为特质的历史文化思想面相。"神本"向"人本"转向之观点,并非完全真实反映历史发展轨迹与状态。"神本"与"人本"、"神道设教"与"人道设教"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张力中并行发展且互为补充,并成为社会稳定与人心安定的重要教化之道。  相似文献   

7.
宗教,总是以神或被神化了的东西为膜拜的对象,都是与人道主义相对立的“神道主义”。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思想却是在宗教中找到了吻合点和支撑点,他的宗教观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他的人道主义使他更执着于宗教信仰。本文旨在通过对陀氏宗教观的分析,展示其人道主义宗教观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以前的许多哲学家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宗教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恐惧和依赖。霍尔巴赫指出,恐惧第一个在地上创造出神,费尔巴哈也说:“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如依此言,那么,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同自然的关系,但人类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应对宗教复杂形势和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对于宗教观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民族关系、统一战线和国际关系。部分人混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当前国家宗教政策的区别,对于宗教可能带来的社会隐患认识不足。如何激发宗教爱国人士的爱国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宗教中若干重大关系,分类指导、凝练特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宗教工作和统战干部队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宗教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特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宗教既是历史的存在,亦是现实的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于中国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宗教政策的基础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稳定、和谐、发展和服务的价值。只有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以及和而不同等原则,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朝着更加大众化、愈发科学化、越显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具有重大意义,并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省思:从源头上要反思经典作家们的宗教言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要结合中国国情、教情;反思盲目、人为地消灭宗教的行为;处理宗教问题要有国际性的视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唯心论、形而上学宗教观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唯心主义宗教现、形而上学宗教观是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与理论体系,正确划分这些界线是正确理解宗教本身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这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宗教观的一些基本理论前提。 一、宗教与世界观的关系 宗教与世界观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般地说,世界观是宗教观的理论基础,宗教观则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世界观的反映与表现。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宗教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所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宗教观。例如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常常是战斗的无神论者,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就宗教观与世界观二者的  相似文献   

14.
“”获得审美意义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最初的神之到天命之,再到天道之,的审美意义日益凸显。在神之中,虽然包含着一个人赋予以意义的事实,但人并无此自觉。在天命之中,这一人赋予以意义的过程已经很明显。与天命之间的象征关系,具有一种潜在的审美关系。随着天命之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性因素的弱化,这种潜在的审关意义逐渐显现出来。在天道之中,既是天道的客观显现,同时又是现道之人的主观发现,而这种天人合一的过程又是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过程,这时和美才对应起来,成为审美之。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历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时期,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作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女性,简·亚当斯宗教观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简·亚当斯对于宗教的矛盾态度与个人因素有关,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在简.亚当斯看来,女性参与社会改良既符合社会利益,又符合家庭利益。而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宗教精神,就必须突破宗教机构和教条的局限。简.亚当斯的宗教观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本,是实用主义宗教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都猛烈地抨击了教会、教皇和神学教条,并从宗教与道德、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封建统治等关系上阐明了各自的宗教观。但比较而言,法国启蒙哲学的宗教观要远远高于欧洲人文主义哲学的宗教观,因为前者具有理性形态,而后者则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并且前者的实际效应和科学价值要比后者大得多。导致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宗教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科学技术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楚人祭祀神祇谱系中的关键神主进行了新的考释,以为东皇太一是东方帝神太皞,五帝即五方帝,包山楚简中的后土是楚人祖先黎、祝融或吴回等;云中君则有一个由自然、神、人三位一体的天神日渐演变为单纯的自然之神云神的漫长过程,并指出《九歌》中的《云中君》与《东君》不存在所谓错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是不折不扣的天命论者.由于对一些史料的错误理解,不少人认为司马迁怀疑天命、甚至否定天命.其实,司马迁主要从道德的角度理解天命,这导致神义论难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司马迁拓宽了报施对象的范围,确保了道德之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梅勒的存在主义宗教观体现了他对存在主义的独特思考。梅勒将宗教思想视作自己的存在主义与法国存在主义的基本区别。梅勒的宗教观受到犹太文化的影响,高扬人的精神价值。梅勒的宗教观认为,世界呈现为由上帝—人—魔鬼三者构成的宇宙模式,其中人作为上帝的盟友与上帝一同对抗魔鬼。这种宗教观肯定了恶的绝对存在,对上帝的万能属性进行质疑,并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梅勒的文学创作是对此种存在主义宗教观的形象化表现,呈现出神秘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秦家懿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加拿大籍华裔学者、宗教学家和哲学家。她将宗教界定为对神的信仰和自我超越的努力,认为中国宗教不仅包括儒学,道教和佛教,还包括狂热的原始宗教,具有调和性的特点。这是一种多元主义宗教观和多种宗教参与观,对宗教的自我发展、化解世界宗教间冲突,以及促进彼此对话和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