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侵权责任说","合同责任说"和"独立责任说"三种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的学说分析研究,指出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法律应把其作为一般原则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第58条关于受欺诈合同被擞销时赔偿责任之规定,性质上属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特别规定,故在法条适用上不必引用第42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一般规定.但是,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但合同未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受欺诈方未予撤销时,则可依据缔约过失责任的一般规定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3.
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目前存在违约责任论、侵权责任论、责任竞合论、缔约过失责任论以及多重责任论五种学说。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非常复杂,任何一种学说均无法单独给予全面正确的解释,因此,对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是“诚信原则说”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条件是缔约中存在过错且导致了对方利益的损失 ,其责任承担方式只能是损害赔偿。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在立法和审判中加强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研究已十分必要.首先,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是定缔约过失责任应是一种有别于合同责任、侵权责任的独立责任.任何责任的承担都是因为违反了相关义务.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是因为当事人违背了先合同义务.通过论述先合同义务的开始时间和种类,我们得知先合同义务是在缔约阶段,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应承担的各种义务.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赔偿损失以及返还财产.  相似文献   

6.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一直争议较大,性质难定,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深入探讨缔约过失责任的地位、构成要件以及赔偿范围,对于完善与发展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债,四要件说较为合理。其适用范围包括:因合同不成立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况;合同已成立未生效时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况;合同被撤销时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况。应当对此进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缔约过失责任是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缔约一方当事人因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而造成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违约责任的补充,其与违约责任不同的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以违反法定的先合同义务为依据,其责任性质具有法定性,责任形式以赔偿损失为主且赔偿范围以受害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为限.法律设定缔约过失责任,旨在弥补合同法调整的漏洞,全面保护缔约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从阐述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出发,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特征、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及法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具体表现及构成要件以及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现实意义,并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1.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缔约过失责任应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本文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表现类型 ,阐明了我国合同法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缔约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理基础不是通说所认为的诚实信用原则,而是诚实信用原则与合同自由原则博弈的结果,故缔约过失责任应采一般过错为主、推定过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不存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余地。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缔约过失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亟须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首次明确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但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未作规定,本文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进行了重点的论述,以加强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合同已成为我国广泛管理公共行政事务的重要手段.但对于行政合同有关的法律责任,我国学者鲜有研究.笔者借用民法上的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对在行政法上是否存在缔约过失责任以及概念、性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合同法第 42、43条专门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完善了我国债法制度 ,意义重大 ,但理论上缔约过失责任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需要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这一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请求权基础是缔约过错。  相似文献   

16.
缔约过失责任是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特殊责任制度,我国早期民事立法及新合同法对此也作了一定的规定.但由于理论争议较大,缔约过失责任的实践也产生较多分歧.本文拟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着手,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赔偿范围作一研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同法>将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般原则加以规定,导致理论和实践认识不统一,出现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误用和滥用.因此,有必要厘清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关疑难问题,系统构建中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是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保护 "信赖利益"是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法律特征;违反"先合同义务"是缔约过失责任构成的疤嵋"信赖利益"损失是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对象;"信赖利益损失"大小是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并从《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两个阶段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结合实际,在赔偿范围、举证责任、诉讼时效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缔约过失责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其构成要件是:行为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了依赖利益的损失,其行为与对方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行为存在过错。在缔约过失责任承担问题上应借鉴国外的司法实战经验,确立依赖利益不得超过履行利益的损害赔偿原则以及缔约过失责任过失相抵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缔约过失责任形态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为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行为在缔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阶段不同,故而缔约过失责任因缔约过失行为发生的情形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法律形态,不同形态的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相同,但过失行为表现形式和责任效力相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