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盘古神话的演变过程及在岭南流传的主要地区的分析认为,盘瓠神话实质是一则典型的图腾神话,经过干宝、任昉等人的演绎及民间流传的变异,它由苗、瑶、畲等族的祖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一神话演变的轨迹,正好也是岭南民族分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西王母神话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能适应不同时代人们的要求,成为历久弥新、生命常青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有它从各个侧面透露出来的、具有巨大认知价值的信息,引发后代的学者不断地进行破译和阐释,而它的千年传播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传播角度对西王母神话的流传情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夸父追日神话先是由多种远古说法遗留下两个版本,后来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变成一个主要版本,在不同时期出现一些稍纵即逝的情节变异,而从始至终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本文通过梳理传世文献中的大量相关资料,阐明了夸父神话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流传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说.对女娲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神话演变的方式,区分神话与传说、原生神话与后起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浩瀚无垠的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上古神话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它以优美、奇特的故事情节,丰富离奇的想象和积极浪漫的艺术夸张,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苗民大众,至今脍炙人口,在苗区广泛流传。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在低下生产力的制约下,凭借不甚发达的思维能力,利用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曲折地表现人们对世界的原初认识,其中充满着童年的稚气和天真,带着永恒的艺术魔力。一神话是民间的一种集体口头创作,在相当长的上古时期,曾在民间广泛流传。到了有文字记载的阶级社会,才被文人学者记录下来。流传在中原地区的华夏神话,大概到了西周,才开始有文字记载,陆续记录在《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和《庄子》、《墨子》、《韩  相似文献   

6.
古代神话创作存在着现实性因素,即神话是在一定社会现实和一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它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社会并展示出一种超前的现实图景,神话的内容为该时代的大部分人作为一种活的观实去看待。说古代神话“不是欣赏的对象而是信条”、“神话不是艺术”,是不正确的,神话具有鲜活的艺术性和丰厚的审美价值,它的艺术魅力从其流传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创作过程中,从神话所独具的形象性之中显露出来,不容忽视和抹杀。神话还具有理想性因素,它是神话创作的原动力,它借助神话加以展观,它为后世现实不断证明,它被后世文学特别是科幻文学所承袭,神话消亡了,伟大理想永存!  相似文献   

7.
印度神话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灿烂的结晶。它的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自然神占主导地位。因陀罗是主神,掌管雷电,他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比较相似,其他还有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楼那,风神伐由,黎明神乌莎斯等,他们大多独自活动,主宰人类。这些神话故事主要保存在四部吠陀文献中,因此,这些神话被称为吠陀神话。此外,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也收录了一些这类神话。经过民间流传和在流传过程中的增补完善,这类神话的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扩展,而且,神的职责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陀罗虽仍是天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文学传统,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由,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神话及其后来的变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就是一种神话和传统,西方文学中一直流传有关狼的故事,就明显表现了这种关系,我们从小不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某个侧面,对西方文学的一些特征有新的发现。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和文学比较的角度,从中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图像传承是中国史前神话的主要传承方武之一.早期,图像通过其所保存的知识系统对原始神话进行传承;后来,<山海经>、<天问>等保存中国史前神话最多的文献典籍也多以史前神话图像为基础.原始神话图像作为人类早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原始神话图像不仅与民众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而且统治阶层为扩大统治范围,施行"以神道设教",将之作为成教化、育人伦的政治统治工具,史前神话亦在此过程中持续流传.  相似文献   

10.
学习神话学,首先应该熟悉记载神话资料的古典文献。但是,中国的古书,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起就遭劫难,能够流传到今天非常不易。而流传到今天的古书,又难以逃过历代统治者的审改。有幸的是,我们有他海经》这样一本既流传至今又基本保持其本来面目的神话文献,使我们能一窥中国古代原生态神话的绚丽风采。关于《山海经》,在汉代时就流传过这样的传说:汉武帝时,有人献皇帝一只怪鸟,此鸟形状像鹤,但只有一条腿,全身青色,布满火红的斑纹,鸟喙是白色的。无论喂它什么食物,它都不肯吃。后来,直到武帝请来博学的东方朔。才知道这鸟名叫…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一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译介和传播在台湾主要是在70年代,在大陆则主要是在八九十年代。作为新时期引进的众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之一,它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草昧之世的一种文化方式,它集中地反映了先民们对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形象性的思考和解释,是古代人所进行的精神活动的生动结晶,因此,神话的类型与演变对各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均有重要的影响。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是先民的思维形式,“如果这形式对所有精神活动(古代的或现代的,野蛮的或文明的)都相同的话,……那么就有必要掌握人们风俗中的无意识结构,以获得川……一种解释原则。”事实上,除了考古发掘等科学寻踪外,神话大概是古代先民们由口耳流传下来的最丰富的精神遗产了。分析神话中隐含的原始意识结构并进而对文化观念的历史演变轨迹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探索,而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它与包含叙事、想象、性格和主题等文学因素的神话传说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所以说,如果我们认为远古神话是  相似文献   

13.
原始神话随着原始社会的逝去而宣告结束之后,神话的生命并没有止息:这不仅是由于它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获得了广泛的流传,哺育着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成长,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且在于它不断地以变态的形式产生着新的神话。这些新的神话借鉴了原始神话的超现实的特征和幻想的形式,但却具有新的本质,形成了新的神话种类。所以,广义的神话除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原始神话之外,还应当包括后代新产生的神话。按照历史形态来划分,包括以下三大类:原始社会的神话;奴隶制社会的神话;封建社会的神话。  相似文献   

14.
杨简 《社会科学家》2006,(5):166-168
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是原始人类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故事。民族族源神话是古代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野蛮时期的蒙昧阶段,但这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这种先民的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产生了诸多的功用。民族族源神话在受到自然环境的和神话本身发展的规律的制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冲击下,它的功用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变异。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特殊功用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土壤。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中国神话的概况、神话的产生、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问题作简略的论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可惜在流传过程中已大量失散了,现在从一些古籍著作中仍记述了不少神话材料。我国的古籍中保存神话材料最多的有《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国语》、《左传》、《论衡》、《述异记》、《三五历记》、《风俗通义》等著作。《山  相似文献   

16.
精卫衔木填海的壮举不仅具有太阳英雄的风范,而且也含有游牧文化中战马英雄的因素,成为以小碰大、以弱战强英雄精神的代表。遗憾的是,在进入文明时期后,随着农耕社会和封建制度的稳固健全,像炎帝部落举族迁徙的情况难以再现,精卫英雄神话这种以小碰大、以弱战强的英雄气概没有继续发扬光大,反而萎缩退化;另一方面,精卫神话英雄主题却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作品中得到充分表达,成为文学家驰骋文采的广阔天地。这一点,在精卫神话英雄主题在后世文学中内容主题和文学手法上的逆向变异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神话的起源与宗教的起源同步,应定为旧石器中期。原始社会早期产生的神话不同于后来万物有灵时期的神话,可暂名为活物论神话。这类神话与原始思维尤其是与互渗律(混沌律)关系尤为密切,具有物我混同和原逻辑思维等特点,它和当时人群的生活状况相通——以狩猎为主,采集、渔业为副,故多数是自然神话,少数是植物神话。活物论神话与童话、寓言原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因此对待后世流传的童话和寓言,要耐心仔细地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治水英雄神话中,共工、鲧、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说中与禹同时代的防风氏,文献记载语焉不详。而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吴越地区新采录到的大量流传在民间防风神话系列,则显得更为详尽。 防风神话的发现,始于1982年(金华市群艺馆《艺术馆》上发表了《大禹山和防风岩》);1985年后,在浙江省的东阳、绍兴、湖州一带陆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神话     
颜翔林 《社会科学》2007,2(12):158-164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神话和神话思维的终结,而神话和神话思维却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活动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国家神话、民族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们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有所变异发展,对文艺依然施加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审美影响。  相似文献   

20.
神话,它固然产生于原始社会,但凝冻、积淀其中的,除原始人的意识外,还有后世各文明时代的自然观、道德观、审美观,因为神话主要是在口头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各文明时代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们的道德观念、审美理想对这些神话作进一步的筛选、加工,这样,在神话的民族特色之中,又包含着丰繁复杂的时代特征。我们固然不能说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都会在神话里面打上鲜明的印记,但却可以这样认为:各民族的神话都必定有某些较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就我国汉民族神话来说,它的突出的时代特征,乃是夏、商、周三代思想影响下的三大特征,即:人神关系的隔绝,自然神多社会神少,具狞厉崇高之美。这三大特征有何具体表现?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下文拟就此略加论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