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贵革命文物——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时的一个《签名轴》,在失落十六年之后,重又回到了我的手里。 正如新华社报道中所说:“这件文物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的一次重要的活动”。它既显示了当年在党领导下革命进步文化人的团结一致,又显示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和其后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是特殊斗争条件下的产物,是国共两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是发轫于五四运动的一代文化伟人和文学巨擘。周恩来同志曾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重庆《新华日报》刊出的《我要说的话》一文中,正确地指出:“他的创作生活,是同着新文化运动一道起来的,他的事业发端,是从五四运动孕育出来的”。郭沫若的五四时期作品,是五四运动的产物;这些作品以独特的狂飙突进的气势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格调,明确地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研究这一时期郭沫若的思想和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五四运动在文化战线方面的业绩,对于我们全面研究郭沫若思想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少奇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领导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他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在对我们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为全党所公认。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和《论  相似文献   

4.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是周恩来同志为专门论述抗日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撰写的理论著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党杰出的领袖之一周恩来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早期从事我党军事领导工作时,就是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最早的领导者和论述者。周恩来同志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文章里提出:只有建立和加强革命的政治工作,才能改造抗战军队,完成抗日任务。这不仅是对我党大革命时期和红军时期领导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生动记录。  相似文献   

5.
《敬业学报》是周恩来同志在南开中学求学期间编辑过的一种杂志,一九一四年十月创刊,一九一七年六月终刊,共出六期。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撰写的《周恩来同志的中学时代》一文说:“《敬业学报》是敬业乐群会的刊物,由  相似文献   

6.
在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孔雀胆》是一部争议最多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郭沫若历史剧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观点的论争日益热烈起来。 1942年秋,郭沫若写成了历史悲剧《孔雀胆》。当他把初稿拿出来征求意见时,人们对剧本所选取的历史事实和表现的主题思想就有不同看法,后来经过作者的几次修改,仍未消除这些争议,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当时,周恩来同志就认为“剧本写得不错,但史实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在重庆工作时,十分重视为人祝寿。冯玉祥将军60大寿时,他撰写了《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的专文,发表在《新华日报》上,以示庆贺;著名作家郭沫若50岁生日时,他亲自安排专人组织庆祝,并为《新华日报》特设的《纪念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周年特刊》题写刊头,撰写热情洋溢的代论《我要说的话》;著名作家茅盾50岁生日时。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总第七期)发表的陈漱渝同志的文章《关于〈敬业学报〉第六期》,首先引用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撰写的《周恩来同志的中学时代》(以下简称《中学时代》)一文中如下一段话:“《敬业学报》是敬业乐群会的刊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 ,为更广泛地团结一切艺术人才宣传抗战 ,田汉一方面与郭沫若、阳翰笙等人组建抗敌演剧队 ;另一方面 ,他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 ,团结地方戏曲艺人 ,充分发挥戏曲在宣传抗战救亡中的积极作用。他在武汉与洪深一起举办“留汉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从提高地方戏曲艺人的思想觉悟入手 ,积极推动戏曲改革工作。他创作《江汉渔歌》、《夫人城》、《新会缘桥》、《双忠记》、《金钵记》等戏曲剧本 ,以自己的创作实践 ,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鼓舞了人民的抗战斗志 ,同时 ,也为戏曲改革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翻检桂林抗日时期的文学史料,读得郭沫若、茅盾和田汉等革命前辈吟咏桂林山水的诗篇,有些感想,漫笔写来,分三题如下:重游旧地更深情「郭沫若同志(1892一1978)在回忆自己抗日时期斗争生活的《洪波曲》一书中,有《舟游阳朔》一节,记述他到了桂林后,游览漓江的情景。书中写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书信选集》收入了周恩来同志从1918年4月到1975年7月的重要书信300封。这些书信,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周恩来同志追求真理、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历程,记载了他为创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作出的努力,体现了他的高尚革命情操和思想作风,很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 周恩来是怎样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呢?读一读他早年写给同学、亲友和觉悟社社员的几封信,便可以受到深刻的启示。 一、新思潮尤所切望 书信选集开卷篇《致冯文潜》,是1918年4月3日周恩来写给当时正在美国依阿华州葛林乃尔大学留学的南开同学冯文潜的信。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周恩来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对于新思潮的渴望和追求,并反映出他在日本留学时所过的清苦生活。周恩来在信中写道:“左右居美,所得宏深,甚盼时有以示我,新思潮尤所切望。”(《周恩来书信选集》第1页,以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他对新思潮的追求和渴望,并不是偶然的,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1898年3月5日当周恩来出生时,中国已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走过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与其他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周恩来同志也曾经历了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历史过程。学习和研究他早期的思想发展及其革命活动,对于学习他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为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的《论统一战线》一文,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丰富了我党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恩来同志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统一战线》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历史经验检讨中得出全面的认识。这也是周恩来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得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14.
一周恩来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周恩来总理生平大事记·前言》以下简称《大事记》是“五·四”青年运动的领袖之一。在他的青年时代诗作中,字字闪烁着革命青年的锋芒,句句显露着“五·四”精神的光华;内容博大渊深,感情强烈豪放,表达了“五·四”青年的革命思想,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博大胸襟。本文试就其青年时代诗作的革命思想与精湛艺术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郭沫若革命文艺思想的现代生成和先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革命与文学》等一系列论文中,郭沫若用一些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辨析了革命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该文表征了郭沫若革命文艺思想的现代生成和先锋性。是时,郭沫若建构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文艺观,推动后期创造社实现了"集体转向",并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另外,在郭沫若的知识谱系中,"变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关键词,它意指着他对文艺与革命等问题的辩证认知。  相似文献   

16.
周思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同志一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革命精神时时鞭策着我们这些后来人。周恩来同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家,而且也是一位通晓马列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理论家。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的问题,摆在了全党同志的面前。毛泽东同志首先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周恩来同志在革命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前后,他经历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转变。今天,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光辉厉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象周恩来同志那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对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的笔名和别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同志原名郭开贞,号尚武,乳名文豹,因排行第八,母亲呼之为“八儿”,家乡农民称他为“八老师”。“沫若”是他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付刊《学灯》上,第一次发表新诗时用的笔名。这个名字的起因,据郭沫若同志在《我的童年》中说:他的家乡乐山县有两条河,一名沫水(即大渡河)一名若水(大渡河的支流雅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终重视文艺工作,一直与文艺家们保持着亲密无间、融洽和谐的良好关系。为此,文艺界的朋友对他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视他为良师益友。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这样评论周恩来与郭沫若的关系:“沫若敬重总理,总理理解沫若。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在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凝结成的。”(《呼唤春天的诗人》第2页)与周恩来保持密切关系的岂止郭老一人!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现代,当代文艺史上,凡是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文艺家,大都或多或少地与周  相似文献   

20.
<正>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少奇选集》上卷,选编了刘少奇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它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重要著作一样,深刻地总结了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斗争经验,记录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胜利成果。它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正确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