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人合唱"从而使"音乐属于每一人",已是得到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普及音乐的教育理论.合唱艺术能在音乐教育中有如此重要作用与影响力,是由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与包容性所决定的.所谓"独特性"是指合唱艺术在文化和音乐知识上的综合性;所谓"包容性"是指合唱艺术较之其它音乐艺术门类对参与者宽容的开放性.由于经济、历史等原因,我国目前音乐普及率还很低,推广合唱艺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还应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人人合唱"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卡特不仅是著名器乐作曲家,而且是出色的合唱指挥和合唱音乐大师。不容忽略的史实是,1948年之前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合唱音乐,在合唱音乐的创作中,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特色。本文通过探讨其代表性合唱作品的创作特色,展现卡特合唱音乐多样的44作手法和炫目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合唱团和蒙古族青年合唱团为例,来探析内蒙古当代合唱音乐的创作及其发展历程,并以蒙古族无伴奏合唱艺术为主要内容,分析其合唱作品的风格、内涵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论钢琴伴奏与合唱音响的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唱钢琴伴奏的视角,分析了合唱音响的均衡——要根据各声部的功能、音色及作品音乐形象的需要进行平衡。通过钢琴伴奏在合唱作品中担任主旋律、作为和声性的伴奏、填补合唱部分和声的不足、节奏性的伴奏以及只起装饰作用的伴奏五个方面,探讨、剖析了钢琴作为伴奏乐器在多声部合唱中如何与合唱队的演唱相互融合、相互烘托、紧密结合,达到合唱音响的均衡,进而完成好作品的二度创作,与合唱指挥、合唱团员一起共同塑造好音乐形象,展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欧洲中世纪合唱艺术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中世纪合唱艺术的形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宗教合唱与世俗合唱.其中宗教合唱主导着这一时期的合唱艺术.在宗教合唱中格里高利和奥尔加农是这一时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合唱艺术形态,它们分别代表了欧洲早期单声部合唱与复调合唱的基本形态.欧洲中世纪的合唱音乐有着极为丰富和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其合唱的观念和形态直接影响了作为合唱艺术黄金时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艺术,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合唱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音乐研究领域中,关于合唱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合唱已经从广走向强了。中国的合唱事业,自诞生之日,总在反映着各个时代的荣辱与气势。时至今日,更是一片繁荣,各种名目的合唱活动甚至到了喧哗的地步。本文主要想通过相关合唱文献的梳理,揭示目前中国合唱教学的整体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一些成功的合唱艺术作品案例,分析如何开发和传播合唱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7.
合唱为声乐,是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歌唱艺术。在合唱中正确发音,准确的咬字、吐字是非常重要的,是演唱好音乐作品的首要条件,通过严格的发声训练应做到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使美妙动听的歌声传入听众耳中,从而得到合唱音乐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潮语合唱是扎根于"潮汕元素"并既继承发扬了潮汕音乐文化的崭新艺术形式。潮语合唱这一新兴的潮汕音乐门类,无论从它的创作土壤、创作素材,到它的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方面,都很好地传承了潮汕音乐文化的诸多特质;较好地运用了合唱创作手法,尤其是将传统与现代和声技法相融合,不仅为潮语合唱艺术自身的成长打下了基础,更为潮汕音乐的艺术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道路。因此,潮语合唱的兴起对于潮汕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合唱艺术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师《合唱与指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合唱与指挥》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师《合唱与指挥》的发展现状表明该方面的教学应该进行改革创新.因此,这里就课程认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唱指挥是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表演技能于一身的职业,是音乐专业中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合唱指挥应具备的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技能、文化素养、组织能力、音乐感染力和人格魅力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童声合唱艺术的重要性与训练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进行思考 ,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合唱教学应该占据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位置 ;在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中 ,要让中小学学生在曲目上有多样性的选择空间 ,以适应其生理与心理特点 ;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应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实践 ,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组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合唱团,开展合唱训练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一种好途径。指挥是合唱团的领引者。他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指挥应与合唱队员形成协调、默契的合作关系,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艺术情境和氛围,讲究训练方法,制定可行的训练目标和排练计划,方能不断提升合唱团的整体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合唱艺术表演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唱艺术这个艺术门类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目前,合唱艺术空前繁荣,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各种大赛的举行,合唱艺术的表演已经不是停留在早期的概念,在声音观念、表演形式、评判标准等方面已融入了新的内涵和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徐文博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1):61-64,95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巧妙构建,突破了传统理论上的曲式结构;在调式调性上中西并用,巧妙地使用人声特点安排声部布局,为精炼的歌词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在经过多次的锤炼后,已经成为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15.
"侗族大歌"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框架浑然有趣,多声形态绚丽多彩,合唱技艺出神入化。作为植入民间的多声部歌曲,能够完整保存,这与侗族地区特定的歌师、歌头、歌班、歌俗等传统制度的人类学背景有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又是侗族传统社区整体"文化场"的记录和再现,是活态流动的存在,作为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而成的音乐文化遗产,它呈现出的非物质性,具有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与侗族传统社区人群的存在与发展紧密联系,互动互存,从而形成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独自特点。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内部的传承保护机制,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合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合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是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用合唱艺术来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合理组织合唱教学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运用合唱艺术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合唱是人声的最高表现,和谐是合唱的审美理想,同一合唱曲目是多解的,指挥是合唱的诠释者和二度创作者,合唱服是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