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主观价值判断排除在实证经济学之外,被主流经济学家视为保证其研究科学性的关键.但事实上,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无法实现“价值中立”,它受到方法论判断和利益判断这两种价值判断的影响.新古典范式是西方实证经济学预设的方法论判断,它是统摄西方实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从学术层面影响着经济学研究.资本利益价值判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服务于新古典范式的权威,从社会层面影响着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林金忠 《学术研究》2008,36(2):76-83
经济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门"纯洁的"经验科学,他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摆脱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所必然涉及到的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为此,他们区分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并把前者视为他们心目中的"纯洁的"经济学.可是.这样一种"纯洁的"经济学需要某种方法论基础,而它所缺乏的也正是一个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罗宾斯对"纯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狭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基本行为假设、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乃至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数学化等等,都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们为此而做出的努力.然而,这些努力未能为实证经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法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始终仍是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3.
尽管主流经济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将经济学打造成一门"纯洁的"经验科学——实证经济学,却未能为此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罗宾斯对经济学研究的性质和研究范围的狭窄界定,新古典经济学的高度简略化的"理性经济人"基本行为假设,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乃至专业经济学家们似是而非的"实证",以及在"实证"旗号下沉湎于数理"自助游戏"中所实际奉行的方法论形式主义,所有这些都未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实证经济学具备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法论基础。绝大多数专业经济学者对方法论问题缺乏基本的自觉意识,却以主流自居,以傲慢的心态垄断着经济学的"话语权"。这种状况不仅在方法论上不具有"合法性",也有害于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规范分析的三种实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分析这种总的法学方法项下有价值实证、社会实证、规范实证三种具体的实证方法,各自发挥着充实法律的分析功能。价值实证表达着法律的合法与非法问题,在法律规范中、在判例中寻求价值因素对法律的影响。社会实证关注的是法律的调整与效果问题,是规范分析方法中的事实之维。规范分析方法中的规范实证所要解决的是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表达问题,因此可以把它视为规范分析方法中的技术之维。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从其发展历史来看 ,既有实证经济学 ,又有规范经济学 ,而且 ,同一理论体系 ,既有实证分析 ,又有规范分析。就二者关系来讲 ,实证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的基础 ,而规范分析则为实证分析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同时要借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牧 《天府新论》2009,(4):39-43
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实证分析是客观的、科学的,可完全脱离规范分析进行,在实证分析中不掺杂任何价值因素,规范分析则必须奠基于实证分析.文章运用语义分析的方法表明,经济学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具有特殊性,即对它的理解必须奠基于价值,纯粹的、与价值无关的实证分析并不存在.如果价值被认为是主观的,那么,经济学的客观性、普适性必将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的发展:超越"科学化"的羁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金沛 《学术研究》2006,3(1):39-46
从古典经济学诞生之日起,经济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就不停地困扰着经济学家。本文认为,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集中体现为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及其运用后果的理解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日益傲慢地表现出忽视人的价值判断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等规范性内涵的趋势,其“科学化”的后果似乎是在加速向混淆目的与手段关系方向的轨道上发展,并假以“科学”的名义来颠覆人的基础性地位——以“科学”取代真理本身终将悲剧性地导致以物取代人。本文指出,由于经济学本身的社科属性,决定了其人本化走向的不可避免性,超越“科学化”而诉求于人的终极关怀才是经济学发展最根本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理论的规范与实证两种范式之分对"经济人"内涵的嬗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人"概念既有着深厚的经验基础,又受到传统道德行为的约束.实证经济学把"经济人"概念与道德伦理完全割裂开来,个体被抽象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规范经济学强调伦理道德和价值规范在人性假设中的重要性.只有把实证与规范两种范式结合起来,"经济人"概念才既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又能准确地描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中的个人.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形成多学派的分化,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承袭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学派的研究方法,形成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综合。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为认识和分析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对这种主流经济学之理论基础的批判,我们不能以"近视"的眼光和情绪化的态度:一方面,不能因其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而否认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其数理的、抽象的表达方式,低估其在经济分析史中的历史贡献.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实质,乃是经济分析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黄岱 《江汉论坛》2004,1(8):46-48
本文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思路,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实证研究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实证与规范二分法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又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普特南最新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的崩溃学说所针对的几个基本问题,即经济学的价值能否中立、经济学是否是一门政策科学、价值问题能否进行理性地研究,对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进行了剖析。本文认为,不同观点基于不同的动机与观察视角,虽各具合理性,但是如果站在经济学的理论角度,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应该坚持二分法,而是在于如何坚持二分法,即在实证研究中坚持价值中立原则,在规范研究中应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综合其他因素拓展对规范或价值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假设仅仅是一种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可以用.但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不同范式的经济学在假设运用上也不相同.如果我们把经济学方法论看作一个体系,那么与经济学方法论体系不同层次相对应,经济学假设也有不同分类.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假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也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关于假设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分析工具层面,而是在经济世界观和理论硬核层面上.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弗里德曼作为经济学"价值中立"观的追随者和信奉者,从三个方面为经济学回避价值判断的立场做做出了护,但弗里德曼的辩护没能为经济学"价值中立"做做出辑上一致的学理性论证,而是充满着似是而非、前后矛盾的解释,反而为论证经济学不能脱离价值判断提供了有效的论据。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表明,由经济学家参与制定的每一项经济改革政策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超越价值判断的经济学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5.
著名杂志《经济学与哲学》的主要创办人丹尼尔·豪斯曼,是国际顶尖级的经济哲学家,也是经济哲学中新穆勒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在经济哲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以及经济学、道德哲学和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他为经济哲学研究开拓的新境界,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哲学研究也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学者常常面临学术研究及其政策建议与价值判断的关系处理难题.本文从上世纪初发生在快速崛起的德国的经济学价值判断之争着手,分析争论的实质及其方法论意涵、价值中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判断的处理态度.作者认为,对于恪守韦伯的价值中立的经济学者来说,不应就政策议题作评价性推断;而对于提出政策建议的经济学者来说,应首先阐明其价值判断,对其合理性或合法性进行严格论证,并基于此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若干经济理论的争论助推了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在理论经济学深刻变革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两大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存于中国的理论经济学.究竟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够指导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学要向何处去?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正在面临的困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背后的古典传统和新古典传统,并在两者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以强调社会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从总量和货币的角度构建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都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工具成了价值、形式成了目的,于是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就被割裂了.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从事我向思考式的逻辑游戏,从而导致数理经济学的勃兴,但这种逻辑游戏根本上是与现实脱节的,从而属于"极高明而不道中庸"的抽象体系.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则片面放大经济学的客观性,从而导致计量经济学的偏盛,这种研究根本无法得出一般性理论,从而属于"道中庸而极不高明"的实用主义.特别是,在商人心态的主导下,这两种研究趋向在国内也发生了蜕变:一方面,从事数理经济学的那些人士根本无力在数理逻辑或模型构建上所有创新,而往往是机械地搬用(最多是对变量做些调整)西方学界的数理模型,从而表现为"上不入天";另一方面,从事汁量实证的那些人士根本不能对现实社会环境作正确的理解,从而那些实证分析往往是非常牵强附会的而根本无助于预测或指导实践,从而表现为"下不着地".正因如此,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看似繁荣,但其理论并无实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分实证分析为具体描述的实证分析和抽象演绎的实证分析。区分规范分析为关于状态的规范分析,即好恶判断或价值判断;关于手段的规范分析,即优化判断。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细致区别。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学声称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及经济运行,却用假设将真正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全部排除.它名为实证经济学,却采用了"规范"性质的数学推理方法.它的主要假设内含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完全信息假设内涵错误,在逻辑上不能成立;需求和效用独立的假设将否定稀缺性和经济学存在的意义;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没有竞争的市场;技术、资本、劳动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均被错误界定,并因此导致整个理论的扭曲.现代经济学建立的真正基础是数学的逻辑路径,假设条件和结论都只是固定数学逻辑机械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