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语言文字学过去通称为“小学”,而“小学”又被看作是经学的附庸,所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中,语言文字类的著作列入经部。本文试图对语言文字学与经学的关系以及从“小学”到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发展作一个概括性的评述。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法定的经典,是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  相似文献   

2.
清代(特别是乾嘉)为经学昌盛,小学勃兴的黄金时代。继汉有作、名家辈出、硕果累累。探究原因,前修时贤多有论见。然能全面加以总结的当推章太炎先生《检论·清儒》: 清世理学之言竭无余华。多忌,故歌诗文史梏;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而其求近工眇踔善。 章先生从学术源流,政治背景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条件等方面对清代语言文字学勃兴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语言学虽然是在经学中发展起来且为经学服务,但同时又是独立于经学的一门学科。其名称经历了由"小学"、"文字之学"、"字学"到"语言文字之学"的变化。中国语言学史很有分期必要,我们从"并观语言文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环境,以各个时段的主流语言运动为参照点"这一标准,将其分为五段。  相似文献   

4.
郑玄笺《毛诗》,《毛诗》存而汉代今文三家诗遂亡。郑玄《诗》学,融汇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精华,是汉代《诗》学的总结,又是魏、晋、唐代以及清代《诗》学的滥觞,因此郑玄的《毛诗传笺》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对郑学研讨不够,对郑玄《诗》学的贡献论述也较少,实为憾事。本文是在学习《毛氏诗传笺》的基础上,浅谈几点体会,以就教于大家。一、汉末经学的衰微与郑学的兴起欲论郑玄《诗》学的贡献,首先需明瞭两汉经学演变的趋势。经学盛于两汉,但汉末经学亦趋于衰微。皮锡瑞《经学历史》说:“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汉代经学衰微,其原因如下: 第一,汉代的经学是汉代的官方哲学,  相似文献   

5.
一 清代经学研究的风气很盛,派别林立,其学术宗旨、研究方法、学术作风因时变化。皮锡瑞说:“国朝经学凡三变。”①王国维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采之学新。”②清代学风曾几经变化,其间,尽管有程朱陆王之争,汉宋之争,今古之争,新旧之争。但是,一条“实用”精  相似文献   

6.
两汉是经学发展的兴盛期.在经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今古文经学之争,两派的对立与斗争,反过来促进了经学的发展.人们为了解经说经,就要研究语言文字.因而,经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文字之学——小学的发展.汉代建立以后,废除“挟书之律”,搜求古籍,又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了经学的发展.于是,设立博士,整理经籍.汉代经籍有两个来源,一是依靠记忆而口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然而,自汉代将其尊经之始,在经学视域下,《诗经》逐渐远离诗性特质,而被赋予厚重的经学内涵,推向经学的圣坛,承载着传播经学思想的重任。诗经学发展至明代,伴随着明中叶新思潮和诗学理论的产生,一股《诗经》文学阐释潮流兴起,使《诗经》研究实现了由“经”向诗的本质回归,确立了明代诗经学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文字学家,历来主张汉字形音义三者一贯。所谓三者一贯,是说一个汉字必须包括形体、声音和意义三个要素,形、音、义三者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其中一个要素贯穿、统摄其余。这个观点称之为“汉字形音义一贯说”。从汉字形音义三者一贯说出发,传统的文字学家把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形篇——研究汉字形体;音篇——研究汉语声韵;义篇——研究字义(实际是研究词义)。这种划分法,实际上是把文字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汉字形体字、汉语音韵学、训诂学三个方面。文字学既研究文字,也研究语言,这就把文字学与语言学混淆起来了。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是一贯,还是不一贯?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个问  相似文献   

9.
李 永AN1N 2定中结构的类型分析H1 语言文字学 (1)何广见语音缺陷的确认和评判H1 语言文字学 (6 )王叔新论汉语矛盾修辞法的修辞功能和特点H1 语言文字学 (8)张丽华 ,罗 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H1 语言文字学 (1)曾晓舸四川岳池顾县话的语法H1 语言文字学 (8)方幸福编译在软新闻汉译英中的应用H1 语言文字学 (3)饶 萍介词under的意象图式及其投射意义H1 语言文字学 (8)林英德钱钟书论神韵J1 文艺理论 (5 )杨红旗“诗界开一新壁垒”J1 文艺理论 (5 )梁颂成理想憧憬———桃花源与迁谪文学J2 中国古代、近代文…  相似文献   

10.
李 永AN1N 2定中结构的类型分析H1 语言文字学 (1)何广见语音缺陷的确认和评判H1 语言文字学 (6 )王叔新论汉语矛盾修辞法的修辞功能和特点H1 语言文字学 (8)张丽华 ,罗 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H1 语言文字学 (1)曾晓舸四川岳池顾县话的语法H1 语言文字学 (8)方幸福编译在软新闻汉译英中的应用H1 语言文字学 (3)饶 萍介词under的意象图式及其投射意义H1 语言文字学 (8)林英德钱钟书论神韵J1 文艺理论 (5 )杨红旗“诗界开一新壁垒”J1 文艺理论 (5 )梁颂成理想憧憬———桃花源与迁谪文学J2 中国古代、近代文…  相似文献   

11.
语言科学是整个人类文化研究的带头科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指导思想的经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部内容,而经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正是语言文字的考证和训释。当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危机的时侯,首当其冲的也是阐释封建文化之“道”的利“器”——传统小学。在除旧布新、新旧纠缠的文化震荡之中,从传统小学到现代语言学的文化断层也在历史地形成,这在三十年代曾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和研讨。而在随之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中国语言文字学界或形成不求解决具体问题的大而空、空而无用的理论风气,或从文化学角度写语言文字学论著而形成空而浮、浮而浅的潮流等,应该恢复传统“小学”注重深入语言文字学原始资料、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等优良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 深入开展戴学研究,我认为以下几点意见是应予重视的。第一、要重视研究戴震学术思想的渊源与影响。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了横的方面,研究戴震与朋辈学者关系的文章较多,而研究戴氏学术渊源与影响的文章则很少甚或没有。不深入了解与研究戴震的学术思想渊源与影响,便不可能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戴学。例如戴震“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经学思想与治经方法就渊源于东汉的古文经学,其后又受清初顾炎武、阎若璩等人“明道救世”、“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昧于声音诂训,则不识古人之语言文字,而无以得古人之真意”的影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字学著作之一,以至形成文字学史上专门的“说文学”。“说文学”以清代为最盛,同清代相比,明代对《说文》的研究则显得异常萧条,故这段时期的说文学往往被学界所忽视。本文从时代学风、版刻情况、研究情况、传承发展几个方面对明代说文学大体状况作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5.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古文经学大师,文字学家。他的宏篇巨著《说文解字》是中国和世界语言文字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解说文字形义、辨别声读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全书共十四卷,又叙目一卷。今存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各分上下,共三十卷。 《说文解字》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是我们今天研究文学及编辑字书最重要的依据,而且也是我国文学、训诂学宝库中颇有学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文字学等均有较大贡献。他早年受学于俞樾,继承了戴震、王念孙等小学家的治学传统。在语言文字学方面。其主要著述有《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及《国故论衡》(上卷)等。  相似文献   

17.
世界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思维与想象,实践与想象,实践与创造,理解与交流构成世界丰富的多样性。文字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是多样化世界的载体,文字学与文化、思维及其他学科交织着复杂的联系。传统小学其以实用和体验为两翼的研究范式终使小学沦为经学附庸,无法达到“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近代学科目标。大陆学界传统文字学观认为汉字是一个没有自己选择的中性载体。这些观点与二十世纪后半期逐渐为国内接受的语言符号学解构语言学有颇大出入。“汉文字并非只是消极表达或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它还是世界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18.
从《汉制考》《困学纪闻》两部著作的研究入手,探讨由此反映出的王应麟的经学思想。在其学术渊源以及时代背景等多 方因素作用下,其经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融汇百家,经、史、小学并举;兼采汉宋,考据、义理兼具;通经致用,内圣、外王相合三方 面。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师伏堂日记》可以窥探皮锡瑞经学观 ,归之为三 :通经致用的为学旨趣、“义理必兼考证”的治经方法和力戒门户的经学立场。皮氏以其治学主张与成就 ,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 ,堪称清代今文经学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屑专事章句之学;阎若璩倡古礼以兴"古学",取法汉儒,重于考据训诂,排斥宋学,批评自朱子以来学者不事考据以致"私造典礼"之习。这场论争体现了清初礼学复兴时期的特征,对清代礼学发轫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