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浙江教育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以来,浙江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仍未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省教育事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发展浙江教育事业的若干对策,供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域书写一直是中国新文学的优秀传统.自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这一领域逐渐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聚集了众多作家耕耘,并产生了许多经典之作.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的文学实践为地域书写提供了典范;新时期以来,寻根文学作家则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地域文化,在拓展地域书写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以展示地域特色为主题的作品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是重庆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小说创作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构成内容。本文从多个侧面对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重庆小说创作的发展态势作了提纲挈领的勾勒,对其中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农村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广大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仅解决了农产品短缺和农民温饱问题 ,而且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进入了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浙江精神 ,作为广大农民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面向新的世纪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必将在推进我省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一、从浙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看浙江精神的…  相似文献   

5.
<正> 何西来同志的《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潮》)是对新时期文学思潮作宏观纵向考察的第一部专著。进入新时期以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是解放后最繁荣的时期,作品和评论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众多的作家评论家“各异其面,各师成心”,艺术追求、美学原则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浙江个体私营经济的提升提速发展为主线 ,比较深刻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中共十五大以来浙江个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回顾总结了浙江发展个私经济的创新经验。这对推动个私经济持续发展 ,促进浙江经济建设 ,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作品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对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使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两次突破.她最先把"性爱"引入女性文学,以自觉的性别意识建立起自己作为女性审视世界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她自觉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女性话语的抒写,进行女性主义文本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自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异常繁荣茂盛的景象,浙江也不例外,据我初步估算,从1979年至1987年间,计有长篇小说24部左右,中篇小说至少达174部,而短篇小说则更是不胜枚举。其题材,起初不外乎反映改革、表现伤痕之类,而叶林、徐孝鱼《没有门牌的小院》(《清明》1982年第1期)的发表,则是致力于写小人物和江南市井俚卷风情的开端,也是新时期以来的浙江小说作者,继承鲁迅、鲁彦、许钦文等乡土作家的传统,立足于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逐渐式微,现代主义倾向的实验小说又难以走出困境,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一批描写普通百姓生活而且小说形态上有着某些共通特点的新写实小说便在当代许多实力派作家的创作中诞生了,这也是新时期文学以来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一大批被人津津乐道的新写实小说当中,刘震云的&lt;一地鸡毛&gt;可以说是新写实小说的经典性作品.……  相似文献   

10.
刘克邦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以简洁凝练的温情笔触书写诗意人生,是心灵的自传;并善于穿透现实的尘雾而抵达真实的生命本身,开掘生活的意蕴,升腾思想的境界.刘克邦散文有感而发、真情弥漫,清新自然,蕴藏着哲理,朴质而不乏睿智与敏锐,使千千万万读者沉醉其中.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同志的论著--<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四个篇章,计38万字.第一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第二篇: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第三篇: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研究;第四篇:民办高等教育个案研究.该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懋元先生作序,他认为:该书反映了浙江树人大学2000年以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它的出版发行,既有现实意义,也有较好的历史观照价值.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书的特色和亮点,本刊特别刊出方集理先生为<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撰写的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统小说的人称运用模式作背景 ,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小说在人称用法上的变化和突破 ,以同一人物人称不同 ,不同人物人称不同和不同人物人称相同等论点 ,从不同角度、角色和侧面 ,逐层次的说明了人称在作品中的作用和协调力度 ,阐述了人称视角、人称转换的变异手法为作品增添的丰厚的审美意蕴 ,概括了新时期小说叙事中人称运用形式上的发展创新和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不断探索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老舍研究已有专文评述(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这里就解放前的国内老舍研究作一回顾,以便从今昔对照中吸取有益经验。人们对一个作家的注意最初总是由他的作品开始的,初期的所谓作家研究一般都难以脱出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介;要脱离开这个柜架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应具备必要的时间距离  相似文献   

14.
穿越当代经典——"伤痕文学"热点作品局限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炫  陶文婕 《社会科学》2003,(3):110-119
文章以作者“否定主义文艺学”的“个体化理解”为尺度 ,对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的 3篇热点作品进行了局限分析 ,指出《伤痕》因未深入到文化性层面和人的正常生活的层面而显得肤浅 ;《一代人》因思维方式上的被动性而未将作品写完 ;《随想录》因提出了一个作家自己很难回答好的问题 ,而使得忏悔与后悔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藉新时期以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对梅里美、肖洛霍夫、艾特玛托夫、马尔克斯等作家作品不无独特的接受取向,揭示了接受者的少数民族立场、审美趣味,并阐释了接受主体与客体间潜在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6.
一年多来,我国文学界正就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很多同志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研究是思想活跃、成果丰硕、新人辈出的领域。原来的禁区被打破了,许多被歧视、被排斥的作家作品,得到了重新评价,原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已经不能满足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新时期的要求,必须重写,而且应当快些重写。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先面临的是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等教育大有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本文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高等教育研究界泰斗潘懋元教授为我校副校长兼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徐绪卿副研究员所著<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拟定的序言.徐绪卿副校长的这部专著汇集了他本人自2000年担任浙江树人大学领导工作以来的研究成果,于今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有38万字.潘懋元教授在"序言"中对该书的内容与特色作了深刻分析和中肯评价,富有启示意义.为此,本刊特予转载,以广传布.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画家传记创作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创作繁荣的表现是传记作者队伍壮大,作品数量繁多,出现一人多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新时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它在新世纪以来的我国西部大开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浙江省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力争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当代小说褒贬不一的关键,在于评价标准的歧异,标准的确立,则源于研究者的思维背景及以之为依据的对当代小说价值元素的压定。新时期以来,论者们或者以哲学思想为参照系,着眼于作品的精神深度;或者从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注重作品题材、主题的社会功利意义;或者以美学本位的角度出发,独重文本艺术方面的创新与精美。然而,研究者们往往忽略了对构成小说文本的艺术图景本身进行厘定辨析,评价标准也就难免失之空泛和偏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田中阳的《区域文化与当代小说》(湖南师大出版社)的学术创造显示出坚实的思维基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