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读了王桂娥同志《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理范畴》一文(《江汉论坛》1992年第2期,以下简称王文),颇受启发。也激起了我对这一基础理论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兴趣。现就王文论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谈点不同的认识,和王桂娥同志商榷,并求教于哲学界同仁。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社会心理作专门的论述吗? 王文提出:“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的论述,甚至没有直接使用过‘社会心理’一词。……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提出社会心理范畴,……引进历史唯物主义”。这样说来,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压根儿没有论述“社会心理”,我认为,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应当研究习惯力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习惯力量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研究课题。对它的研究,也是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需的。习惯,是个人心理现象。科学地说明这种心理的过程是心理学的任务。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把习惯当作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力量来研究。它认为,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会形成共同的或类似的心理状态、民风习俗等等,属于社会心理的范畴。它们形成之后,由于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社会心理的结构、地位和作用邓福庆社会心理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个体或群体在相互交往中的具体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则把社会心理纳入社会意识,注重研究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4.
无意识社会心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一样,社会心理内部,也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在社会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社会心理的涵义、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作一初步探讨。社会心理的涵义什么是社会心理?如何规定社会心理范畴?对此问题我国学术界很少讨论。国内有些论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把社会心理看作是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并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全部的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都包含于社会心理之中。这不仅扩大了社会心理的内涵,而且也不符合经典作家的原意。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论述,甚至没有直接使用过“社会心理”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提出社会心理范畴,并论述了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一期刊载了康文斌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一文,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于是引起了人们的注目。《晋阳学刊》计划开展这个题目的讨论。拟在如下方面展开:(一)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节和改革在理论上能否成立?(二)就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来说,社会改革能否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与社会革命相并列?(三)社会改革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它的理论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四)如何认识现在的社会主义自身改革的性质?(五)怎样认识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关系问题? 我们以上的想法是否妥当,讨论还应当向哪些方面深入,希望读者提出建议。如果您计划撰写论文,热诚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质,对于充实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一篇论文不可能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所有方面,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一词的含义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的问题.国内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一体化哲学".也有人说:"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见物不见人".还有人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传统的提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这些提法是否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呢?马克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利益是解开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疑难的戈尔迪之结。市民社会的真正奥秘就是利益成为了社会的基础。从利益出发 ,才能建构真正的社会史。马克思的出场路径是利益。利益不是唯心主义的心理联想。利益与政治经济学结合 ,利益是劳动分工的特殊形式。利益的一般规定是物质生活基本条件 ;利益在虚幻的共同体中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关系。这种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矛盾运动 ,是社会形态产生、发展和变革的根源和内驱力。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一个正确理解和实现人类利益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推广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基础和核心论”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见解实际上倡导了一种逆向的“推广论”,即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础理论应用到自然界,从而推广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两种见解的共同点是:把哲学的世界整体图景抽象地分割为自然、社会、思维三大块,辩证唯物主义对应的是“自然”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对应的则是“社会”部分,这就把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破坏了。本文认为,这两种见解坚持的都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对应于狭义的社会概念。实际上,马克思哲学就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这一概念对应于广义的社会或社会生活(即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整体世界),借助这一概念,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和本真精神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心态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认识论实质上是统一的。因为认识论要研究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人,要研究的客体是社会活动着的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认识论要研究的认识及其本质和规律,实际上就是社会的认识——社会意识及其本质和规律,要研究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实际上主要是指社会存在。社会心态研究是揭示社会意识与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讨论几成热潮。本文拟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作些探讨。一我国哲学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以传统的教科书为代表,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系统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这一系统的运行方式可相对区分为主体、客体和手段等层面.社会心理参与社会管理各层面的活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与社会管理活动一起,对社会现实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体制、政策等硬件的建设与完善,还需要社会心理的积极引导与调适。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学术界尚存在不足。王家忠教授的新著《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则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研究视野的深度扩展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特别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实验的方法严重脱离实际,一是至多考察了社会普通心理层面,至于深层的社会心理,即社会潜意识,则要么给忽视了,要么只作了肤浅的说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  相似文献   

15.
透视唯物史观中的发展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森林 《河北学刊》2005,25(3):111-115
刘森林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中未经反思的发展主义信念提出了反思与批评,并结合当代生态学的有益成果,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建构,必须清除那些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差距甚至不一致的观念,对发展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刘怀玉结合列斐伏尔这一个案研究,提出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一个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的问题,即“空间”问题,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了空间理论在批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郁建兴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出发,在厘清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化,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有着复兴的趋势,并构成了考察跨国资本逻辑的一个有力视角。吴向东关注的是制度与价值观问题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在历史唯物主义当代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将制度维度引进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理解社会,把握现实生活,特别是为我们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达到理论自觉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仰海峰则从消费社会这一现实前提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每一特定阶段的主导性思想状况,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必须面对消费社会提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拓展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实现哲学思想根本革命变革的标志。它作为一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种伟大实践,其理论基础当然也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并没有穷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真理;相反,它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与人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它要永葆青春活力,其内容就必须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关于体制改革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可以大致分解为这样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我认为,这样表述历史唯物主义是值得重新探讨的。理由是:(一)这个定义不能确切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历史过程。斯大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同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关。他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  相似文献   

18.
何媛 《理论界》2010,(12):103-104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对研究社会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专业的学科,同各领域学科一样具有自身研究价值规律。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致力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基和在此根基上培养问题意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中表述了他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在这个表述中,马克思系统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阐明了这些范畴间的相互关系,从生产力一元论的历史观出发,勾划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系统。在这个范畴系统中我们将会看到,马克思给社会改革留下了位置。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那么,社会历史观中有没有社会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如果有,这种关系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承认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否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相悖?这些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唯物史观,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应该如何规定社会主客体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