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林  闻勇 《领导文萃》2014,(15):46-49
正战略对手应时而变美国鹰派一直在寻找各类"敌人"。冷战结束的头十年,前总统老布什和克林顿相继公布三份军事战略,反映出美国继续扩大其全球霸权、积极寻找假想敌的意图。其中,克林顿于1997年5月公布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2015年前后,有可能出现"一个地区性大国或全球性竞争对手",并对美国构成威胁。"9·11"遇袭之后,美国把反恐作为首要目标,借机发动阿富  相似文献   

2.
李广振 《决策与信息》2013,(12):148-148
冷战后,均势理论不能满足解释国际关系的需要。针对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按照均势理论本该大国联合起来制衡美国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国际关系学者提出了软均势的理论,即不直接挑战霸权国的军事优势,而是采取非军事、非结盟手段,拖延、阻挠、和破坏其政策,使其单边主义行动付出更加高昂的费用。软均势理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软均势理论的出现为冷战后东盟的对外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东盟运用软均势战略,维护了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其软均势战略也对我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东盟软均势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美国以其独一无二的超强实力成为世界霸主,美国霸权的困惑在于其在东亚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霸权,本文将试图从国家实力这一核心变量以及东亚特殊性这一补充变量上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0,(24):32-34
<正>美国最近公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总统奥巴马对美国的战略定位是"维持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新战略文件中,最大的变化是美国对中国的新定位,文件首次呼吁中国要肩负起"负责任的领导角色"。在冷战后半期,美国对中国的定位可说是对付前苏联的"准"同盟。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家权力的组成结构中,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军事权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冷战"时期,以自由主义民主为基础的美国文化霸权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国家政权被颠覆,从而彰显了"意识形态权力"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上升到国家权力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意识形态,即国家的第四种权力:"意识形态权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亚的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亚的稳定──[美]罗伯特·S·罗斯赵俊杰译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在东亚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深远的变化,中国曾是冷战时期全球均势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角色,也是东亚地区反苏--反越联盟的主要参与者。但随着苏联的消失,中国很快失去了不少全球的、更主要是地区的...  相似文献   

8.
青翼 《领导文萃》2014,(16):48-51
正战后第一代——亚声速战略轰炸机的巅峰二战结束之后,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东西方之间的铁幕合拢了。漫长的冷战中,美苏两国不仅竭尽全力发展可以毁灭对方的核武器,也大力发展了当时核武器唯一有效的载体——战略轰炸机。由于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设计上采用临空轰炸的亚声速战略轰炸机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其中以美国的B-52重型战略轰炸机和苏联的图-95重型战略轰炸机为其中的主要代表。虽然好战鹰派所预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直没有爆发,但在战后  相似文献   

9.
今不如昔     
“冷战”结束后,旧有的平衡被打破,在新的均势建立之前,世界更加不太平了。  相似文献   

10.
周琪 《领导文萃》2005,(12):37-39
国际上对冷战有一个共识:冷战的中心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从这一观点出发,人们可能会期待,随着苏联的解体、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消失和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将会减弱,甚至消失。然而,人们的期待似乎并没有实现。冷战的结束只结束了以冷战为形式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实际上,自认为已经取得冷战胜利的美国,其外交政策在后冷战时期并没有显示出正在淡化其意识形态色彩的倾向。相反,在后冷战时期当政的克林顿和小布什总统,比他们的前任更加努力地在世界各地追求民主和人权。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平衡者”(balancer)是均势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平衡者”是一国建立霸权的必经阶段。本文着重对“平衡者”身份及其所实施的均势政策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定义和切分,力求建立一种可操作的评估体系来观察和研究脆弱、多变的均势体系及其内部均势“平衡者”,从而在理论和历史的相互印证中发现一个霸权力量从均势体系中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人们误判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命运与他们没能全面把握北约的性质有直接关系.冷战工具论、共同威胁论和美国霸权论都主要立足于传统安全视角,部分地解释了北约的性质.二十多年来,北约通过战略更新、联盟东扩和组织转型等重大举措,得以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履行并扩展自己的使命.不过,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联盟组织,北约始终受到成员国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特别是防务分担的制约.近年来,经济危机的持续更严重制约了联盟的职能发挥,影响北约在欧洲安全格局乃至全球国际格局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使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分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对抗还是合作?张林宏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在冷战时期曾经建立起实质上的战略同盟关系,但冷战结束和“六四”事件已将中美同盟关系及其基础裹人了历史的风尘。目前,冷战结束已有数年,世界即将敲响21世纪的钟声,但中美之间在建立何...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历70周年。当今世界在历经冷战对峙、殖民体系瓦解、经济格局重塑、新兴大国崛起、单极霸权衰落、地区热点转移等重大变动事态之后,仍保持基本和平状态。二战因此被认为具有根本的转折与分界意义,它促使世人在历史、战略、道义等诸多问题上重新回归理性。研究二战时期的历史,需要基于何种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15.
寇伟 《决策与信息》2004,(11):17-19
九一一事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美国,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如果说冷战的结束成为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新起点的话,那么九一一事件则为美国将这种战略全面付诸实施提供了机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将冷战结束后10年间全球战略探索的成果理性化,开始形成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框架。并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是继冷战结束后影响最为重大的国际关系事件。9.11事件后,美国安全战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调整。本文主要解读2001年以来美国安全战略报告,详尽论述了小布什政府反恐战略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7.
“九一一”事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美国,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如果说冷战的结束成为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新起点的话,那么“九一一”事件则为美国将这种战略全面付诸实施提供了机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将冷战结束后10年间全球战略探索的成果理性化,开始形成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正奥巴马距离总统任期结束已没有多长时间。1月12日,利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的机会,奥巴马向外界呈上了一份"自我感觉良好"的执政成绩单。执政成绩:见仁见智在1月12日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奥巴马继续高举"变革"这一旗帜,为自己作为"变革总统"的历史地位加冕。他高调地回顾了执政以来的成绩:美国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经济处于强劲复苏的态势中,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头羊"地位;医保改革  相似文献   

19.
南方朔 《领导文萃》2014,(22):114-116
正美国在欧洲对付俄罗斯,在亚洲对付中国,这并不是偶合的事件,一定有经过沉思熟虑。美国已在为后冷战的行动展开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冷战时代,而苏联解体后,人们称之为后冷战。但冷战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而是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因此,后冷战时代是一种更明目张胆、鲸吞蚕食阶段的开始。美国与北约合作下肢解了南联盟,美国运作之下,前苏联地区出现了各种颜色革命,接着又联军入侵,推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政权。因此,最近发生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动荡,我们应当理解为俄罗斯的反弹。俄罗斯长期在被鲸吞蚕食之下,已退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体制的崩溃,克林顿政府在美国战后历史上首次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位置。为振兴国内经济,美国对其区域经济战略进行调整,将经贸重心由西欧东移至亚太地区。中美经济关系是美国亚太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经济战略重心东移必然从不同方面影响到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 一、美国经济战略重心东移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和政治的需要,美国一向把欧洲作为它对外战略和重点,但自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