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理性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基上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渴求,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理性追求,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并据此形成认识和评价尺度,来构建人类的理想世界,这种终极关怀就构成了本体论.本体论源于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与人类独特的生存状况或生存样式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万物本源的终极追求,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追求作为世界终极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讯问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它们构成了人类理性超越性追求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用本体论方法认识事物的本原和本性,将从诉诸事物本身的终极存在的意义上廓清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本体价值.本体论方法对文学研究的有效性表现在在"思"的层面上聚焦本体的方法论指归,在"言"的层面上把握文本结构谱系的技术设定,在"诗"的层面上思辨文学存在方式背后的本质意义与价值,解答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能否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取决于如何理解本体论。本体论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别,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存在的终极形式、价值的终极基础和认识的终极根源,马克思哲学作为广义的现代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贝塔朗菲哲学思维的终极指向,是寻求对世界、知识和价值的内在统一性的说明。这种思维指向,使贝塔朗菲的系统哲学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理论成果。但是,由于贝塔朗菲不懂得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其系统哲学最终仍旧没有能够超越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道德终极价值是道德价值得以存在的形上依据,任何道德哲学最终都以某种终极价值为依归。西方道德哲学寻求道德终极价值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由古希腊到中世纪神的外在权威向近代启蒙道德哲学人的内在权威转变的摧毁与重构、由近代有权威的绝对主义向现代无权威的相对主义转变的否弃与重构,再到当代由克服道德相对主义向规范伦理学的复归与重构,以及克服本体论和主体形而上学的价值观之后的弘扬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趋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在古希腊时代,语境是一种不自觉的、隐藏的思维方式。语境作为一种范式在近代哲学中逐渐发展出三条路径:语言哲学(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尤其是日常语言学派和欧陆存在本体论哲学),知识论语境主义和语境论哲学。语境无论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还是学科理论研究抑或终极追求,都充满着一种本体的、终极的追求,因此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哲学层面对语境进行分析,从而为语境哲学构建一个形而上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工程中,文艺学应该自觉承担一份光荣的使命,即多一点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终极关怀的主要内涵是追问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寻求灵魂的归宿。终极关怀的途径主要有:通过文艺基本理论的研究提高对终极关怀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借助文艺史的研究总结人类寻求终极关怀的历史经验;通过文艺批评引导读者发掘并接受文本中蕴含的终极关怀意蕴。  相似文献   

8.
传统哲学追求世界不变的基始或本原,以一种终极存在去把握一切事物。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第一原则,为世界的统一性找到了现实的基础,也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生产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一种揭示。实践哲学把万事万物与现象看成人的活动及其相关物,哲学变成了人生活之内的东西。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是在新的基地上相互解释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体论表征着人对自身生存根据或矛盾的逻辑自觉和文化反省,是哲学思维特征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人之生存内在的本体论诉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想性表达。本体论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对于人类理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传统本体论既是人对世界终极存在的追求,同时其理论的逻辑展开也使其成为人对世界的终极解释。这种终极解释的根本动机和本质意义源于人对于应然生存状态的期许。同时,本体论哲学表征了人类的乌托邦精神。这种契合既体现在二者的根本旨趣都是人类对绝对的和超验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在二者都暗含着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