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刘■虚的情况了解得很少;有些古籍对刘的某些问题(如什么地方人)的记载也是错误的,陈陈相因,以讹传讹,直到现在。本文试图对刘■虚的出生地、生卒年代、科第、官职、著作等问题作点探索。  相似文献   

2.
诗的境界实质是人的心灵境界、人格境界和精神境界。社会上的一切影响,终究要通过心灵才流向作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盛唐诗人的文化心态:一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进取心态;二是“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的率真自信心态。此种心态,直接影响了盛唐诗歌的发展走向,使得抒发抱负、讴歌理想、单纯明朗、高华壮丽成为盛唐诗的基本基调之一。  相似文献   

3.
盛唐诗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群体,其群体人格特征,融进了儒道佛三大文化精神,可分为悲悯型、狂诞型、英雄型、隐逸型四大类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的“时空焦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音符在盛唐诗人的心中跃动、激宕……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王勃《滕王阁序》)  相似文献   

5.
盛唐诗人王之涣家世与事迹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诗人中,王之涣是至今仍享有盛誉者之一。他的诗篇流传下来的虽仅有六首,而《黄河远上》一绝今仍称为绝句之最。但其事迹不载史册,千载而下,引为憾事。自从先父印泉公于一九三二年在洛阳购得《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墓志铭》,(以下简称《王志》)其生平始揭露于世。章太炎先生跋识谓:“诵其诗而不悉其人之行事,得此石乃具详本末,真大快也!”。去春,余游河南新安“千唐志斋”,继购得《千唐志斋藏志》两巨册,其中收有《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夫人勃海李氏墓志铭》(以下简称《李志》),细读之,乃王之涣夫人之墓志也。地不秘宝,《李志》继《王志》之后出土公布于世,使我们对王之涣的家世与行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岂非大快之又一快耶!爱  相似文献   

6.
说李武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武则天称帝到太平公主覆灭这段时间内,中央政权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表现得极为错综复杂。其所以如此,我认为关键在于当时建立过一个以李氏居虚名、以武氏掌实权的畸形政权,姑名之曰“李武政权”。抓住这点来观察剖析当时的政治事件,许多疑团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诗人交游考是研究诗人生平与创作的重要方面,不同诗人间的关系往往随着个人的人生选择、道路和地位身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探究诗人的交游关系可以为梳理文学史线索、评判诗人的历史地位等提供重要依据.作为唐代诗坛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与高适的交游是盛唐诗坛的美谈,更是学术界研讨的热点之一.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多在三人同游的时间、地点及交游过程中三人的感情深厚与否等方面,其中李白与高适的交往更因二人在永王之乱中人生选择的不同所导致的身份对立以及相关诗作的缺失而备受争议.学术界多认为,高适在永王之乱后没有对李白伸出援手是出于自身政治前途的考虑.然而,考查二人的交往过程以及永王之乱后李白的实际处境,可以看出,高适的处理方式是建立在对时势的准确评估之上的,乃是“不救之救”;相关诗作的缺失,亦不能排除流传过程中散佚的可能性,二人的关系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8.
盛唐休闲风气与诗人的别业创作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是一个体闲的时代,休闲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别业山庄的普遍化.而别业的兴盛,别业的周边环境,别业里的闲逸生活内容和状态,改变了士人的隐居方式和生活态度,协调了人与自然、政治与自然的关系,优化了他们的心理环境,形成了高雅的皋壤之趣.别业的创作环境,使盛唐山水诗的内容、主题和格调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美化环境、闲化心态的诗美主流.这些"非常境"的山水田园诗之逸品,正是诗人感悟自然真谛、享受山水外物生命愉悦的休闲产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洛阳此前出土的三件唐代墓志为史料, 考察了盛唐时代中原王朝以出镇、驻节、招慰、屯田、和亲、册封等施政运筹, 与漠北、西域、滇蛮、桂田、湘零等诸多远服民族保持锐意交通的政治态势, 进而可以看出盛唐国家边政意识之积极。  相似文献   

10.
成松柳 《云梦学刊》2004,25(4):73-75
由于禅宗哲学“本心是佛”、“直觉顿悟”和“以心传心”的独特思维的影响,造成了盛唐诗人艺术思维的变化:由理性认识到直觉体验,由再现到表现。这种重直觉体验、重传神写意的艺术思维使得盛唐山水诗呈现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是盛唐山水诗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成武  赵林涛  李新 《河北学刊》2006,26(4):208-213
盛唐时期以高适为代表的一大批河北地区的诗坛骄子,他们的优秀创作充分体现出“燕赵文化精神”,即慷慨赴国的献身精神、舍生取义的任侠豪气、顽强抗争的不屈意志。为唐诗的繁荣注入了刚健而饱满的思想内蕴,并震撼和感召了其他地域的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成为“盛唐气象”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诗的千古不朽,源于诗人寸心的千古不朽;诗人寸心的千古不朽,源于精神超拔与生命理念的确立。盛唐三诗人各自具有独立精神品质的生命理念,表现为此理念与彼理念不可结合的结合,不可兼顾的兼顾,或某一理念不可突破的突破,不可发展的发展。惟其精神超拔之艰难,方有不朽的精神果实结出  相似文献   

13.
论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嵘在《诗品》中就曾以鲜明的态度倡导自然之美,但自然之美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并在创作中广泛地为诗人们所共同追求,则是到了盛唐才第一次出现.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不仅表现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之中,而且也反映在他们的理论表述之中.隋及初唐的一些史学家和政治家,如李谔、王通、魏征、令狐德棻、姚思廉、刘知几等,曾对六朝以来浮靡淫艳、雕琢华丽文风加以尖锐的批评,但并未能扭转这种风气.初唐诗人王绩的创作,可谓脱尽了六朝的脂粉气,而充满一种质朴自然的情趣.但他的诗毕竟不多,影响不大,尚不足以振起一代.初唐四杰在改造宫体诗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追求清新、刚健、自然的美,但他们的创作实践,毕竟未能摆脱齐梁馀弊.如前人所论: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东传以来 ,经历数百年的磨合 ,终于由一种域外文明消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影响中国人生命观念和生存形态的三大文化之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完全融合 ,是在初盛唐之间实现的 ,在盛唐体现得尤为突出 ,因为作为中国化佛教的禅宗是在盛唐完全定型并得以推广开来的。因此 ,盛唐诗人与佛教的关系 ,最能体现佛教中国化之后对文人生活构成的影响 ,以及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程度。本文即从这一文化现象入手 ,分析盛唐诗人在感受佛教教义、运用佛教观念之后 ,生活态度由负重生活向艺术生活的转变 ,探讨盛唐文学与佛教的深厚因缘。…  相似文献   

15.
李退溪的太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退溪(1501—1570)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时期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太极说上,他既反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论,也反对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论,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太极”这一哲学范畴,最早是由战国末年《易传》作者提出来的。所谓“《易》有  相似文献   

16.
陈中立同志最近在《人文杂志》1992年第1期上发了题为《“主体性原则”能成立吗?》一文,同时在《光明日报》(1992年1月27日)又发了对该文作了压缩的《“主体性原则”不能成立》一文。这文章虽是具体地针对陈志良的看法写的,但是无论所提的问题(如前文标题所说),得出的结论(如后文标题所说),都涉及哲学上一个带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对如何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重要,所以需要弄清。我认为他的论点有合理的东西,但完全不能导致那个结论。这  相似文献   

17.
盛唐诗歌走向鼎盛,有渐进的过程.从开元初到天宝末,盛唐诗坛一直在演进中渐次走向辉煌.从诗人身份上考察,诗坛的主要诗人由权贵转变为下层官吏和布衣;从地域上考察,诗歌的地理分布也是逐步扩张,从京洛等文学发达地区扩张到城邑乡野乃至关山塞漠,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地方特色.这两种趋势同步发生,相互伴随,诗人因身份下移而远离了政治中心,诗歌也在不同地域出现并绽放出异彩.  相似文献   

18.
李霁野(1904~1997),著名翻译家、鲁迅研究专家、教育家和诗人,南开大学教授并长期兼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天津市政协一、二届副主席,天津市一至六届人大代表,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天津市图书馆名誉馆长,天津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李霁野早年先后就学于安徽阜阳第三师范学校、北京崇实中学,在京期间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开始与鲁迅交往。1925年,他与韦素园、曹靖  相似文献   

19.
论西周审计说不能成立吴泽湘西周审计说,广泛流传于中外审计学界,已成不易之论。我国海峡两岸审计学界诸多学者,几乎众口一词,断然肯定: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已有国家(政府)“审计制度”,或有其“萌芽”、“雏形”。连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查特菲尔特教授,也在他的一...  相似文献   

20.
江南性灵诗说盛行的清代乾隆时期,山左诗坛则在经历了顺治、康熙两朝"甲于天下"的极度辉煌之后逐渐趋于寥落,诗歌创作的重心移向南方。性灵说标举自我,张扬个性,带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它在儒家文化深入人心的齐鲁腹地影响并不大,所影响到的是宦游南方的山左诗人,但即便在这样一个接受群体中,抵触也还是大于认同。这种现象体现了齐鲁传统文化与性灵说个性意识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