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都很重视传统观念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把它看成是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就是证明。对于拿破仑观念在1851年12月2日政变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的剖析和说明,是贯穿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最精采的一个部分。恩格斯在分析波拿巴政变得逞的原因时也指出:“路易·拿破仑胜利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他是依靠同他的名字相联系的传统才得以在一个短时期内保持住法国社会中相互斗争的阶级之间的均势。”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战争对当时的欧洲影响很大。但是,这场战争到底是侵略掠夺、制造浩劫的战争,还是推动欧洲大陆历史进程的战争?对此,世界史学界的看法极不一致。本文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陋看法。一、拿破仑战争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 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否定拿破仑战争进步作用的人,首先否认拿破仑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他们以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为界,把这之前涂成红的,把这之后抹成黑的,从而把拿破仑及其战争的进步作用否定了。这是不科学的。拿破仑时代和大革命时期本质上是一致的。两个时期的战争双方,一直没有改变。“反法同盟”一方,目的仍在于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法国资产阶级政权的任务仍是保卫自己的革命成果,打退外国干涉者的进  相似文献   

3.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法国大革命史是世界史学研究的热门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终点,仍众说不一,主要有四种观点:一、以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共和历热月9日)作法国革命结束的标志;二、用雾月十八日政变(1799年11月9日)作法国大革命终止的标界;三、认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12月2日)是法国大革命的迄点;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法国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扩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促进欧洲人民的觉醒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其具有侵略性和向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总的说来 ,他的积极作用大于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热月政变及热月党人政策的分析,认为热月政变并不是法国大革命的结束,而是使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后再通过对拿破仑执政后的对内政策以及对外政策的分析,提出革命不仅应包括夺取政权,而且也应包含夺取政权后初期的巩固。并进而认为不应将拿破仑帝国排除在法国大革命进程之外,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即巩固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1848年法国革命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窃取革命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法国大革命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帝国和王朝的统治。但是,不满一年,革命争得的普选权却把共和国断送了。路易·波拿巴这个政治流氓借助他伯父拿破仑一世的亡灵,赢得了全国大多数的选票,做了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并且前后君临二十一年之久,成为法国近代执政最长的人物。法国被开了一个“世界历史中的玩笑”。对于这样一个“荒谬绝顶的颠倒时代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从貌似反常的现象中,洞察到了深刻的历史必  相似文献   

7.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直被视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精辟剖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探析路易·波拿巴一步步走上复辟之路的过程中,除了肯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将政治斗争、意识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与个人等因素纳入归因范围,强调是物质经济关系的客观决定性动因与“现实的个人”的意志愿望以及个人背后强大的阶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发生,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合力思想。《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蕴含了历史合力论萌芽,是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本人和自己一贯思想的更为系统与完整的总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拿破仑在1815年4月10日的一次谈话中说过:“我曾思望过一个世界帝国。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无限制的权力对我来说是必要的。”这集中地表达了拿破仑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君主专制”和“世界帝国”。本文准备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 拿破仑的君主专制思想早在政变以前就已萌发,1799年政变的成功使他具备了实现这种权力欲望的现实条件。从掌握政权开始,拿破仑便逐步在法国全面建立起他的君主  相似文献   

9.
“百日政变”前夕,被囚在埃尔巴岛上的拿破仑确实接待了一个由法国来的密使,向他报告复辟政府失去人民的支持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拿破仑在启程回国途中,印行了他起草的宣言,并在地格涅(Digne)或嘎普(Gap)大量分发给倾向革命和民主的人民。在宣言中拿破仑宣称波旁王朝正计划把军队从属于贵族阶级,并在法国社会恢复封建主义……。他在格雷诺勃勒市讲演说:他回来是把法兰西从贵族的专横、僧侣的伪善和列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     
《阅读与作文》2010,(9):26-27
他,身材矮小,却站到了许多“高个子”都不能企及的事业巅峰。他,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波拿巴。  相似文献   

11.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为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于1851年12月-1852年3月写成的一部名著。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分析了1848年2月-1851年12月的法国历史进程,叙述了这一历史过程的内在联系,指出路易·波拿巴政变是法国1848年2月开始的革命沿下降线发展的必然归宿。他对“政变”的分析既区别于只把这一事件看成是一个人的暴力行为,从而不自觉地把这个丑角描写成了伟人;又区别于为了说  相似文献   

12.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塑造了一个向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复辟势力屈膝投降的艺术典型——于连。 于连主要活动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年6月,以老沙皇为首的第七次反法联盟,摧垮了拿破仑的百日政变,法国从此进入了复辟时期。“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因为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曾指出:“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局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因为这样的原因,马克思非常注重研究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历史,曾写了《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两部名著.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根据丰富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极其全面、严谨而深刻地论述了这次革命的性质、进程和演变,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并从某些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揭示出冒险家路易·波拿巴所以能发动政变的阶级本质及其丑恶面目.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从这些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开展学术交流,辽宁大学历史系王荣堂教授和中山大学历史系端木正教授,从三月五日至十二日应邀来我院历史系讲学。 王荣堂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卢梭及其人民主权学说》、《启蒙运动与法国革命》、《论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政》、《拿破仑的雾月十八日政变》。端木正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巴贝夫与平等派运动》、《关于评价拿破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一些国家首脑的数字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世纪起,西方就有人敬畏某些数字和日期,如数字13、星期五之类。不仅普通老百姓敬畏这些数字,作为一国之元首也讲这一套。 西文敬畏数字的大人物当首推拿破仑。1792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可是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却腐败无能。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拿破仑密谋推翻它,并定于1796年1月13日发动政变。这时,手下的人告诉他:这一天是星  相似文献   

16.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场真正伟大的革命,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不仅扫清了国内的封建秩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斗争。伴随着法国革命,产生了一位叱咤风云、威震世界的人物,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象拿破仑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拿破仑的论述。一个半世纪以来,出版了许多关于拿破仑的历史著作。关于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吃人妖魔”,对他恨之入骨;有的称之为“天神”,对他顶礼膜拜,显然,这些观点都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7.
从拿破仑青年时期向往“自由平等”,欢呼并参加法国大革命,执政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击外来武装干涉,维护法兰西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晚年岁月的回忆和遗嘱,说明拿破仑热爱法兰西民族的思想发展过程及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正>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是浪漫主义时代法国的天才作家.雨果的一生,带有典型意义的伟大光辉、悲壮的色彩.作为一个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雨果的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使其成为法国文坛的泰斗,称雄于整个十九世纪.作为一名政治家,雨果走过一条风狂雨骤、从波拿巴主义转向共和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继《共产党宣言》和《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之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天才的著作。在这部天才的著作中,马克思检验了他所创立的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必须摧毁旧的国家机构,代之以新的国家机构的重要结论。列宁称这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东西”。(《列宁全集》第25卷第393页)这就为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20.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一生勤奋创作,留下了22部诗集、20多部小说等珍贵作品。然而,谁能想到他在40岁时就患了心脏病,并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政变而被放逐达19年之久。当时“他面色铁青、喉咙发出沉重的喘息”。人们惋惜“这颗巨星就要陨落了。”但是雨果并未因此畏缩,坚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他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做操、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使他恢复了健康,并重新挥笔写作。60岁时,他创作了《悲惨世界》,70岁时著成长篇小说《九三年》,80岁写出戏剧《笃尔克玛》,享年84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罹患疾病后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