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哈尔滨俄侨文学与报刊在20世纪上丰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边界》、《曙光》、《传声筒》等报刊成为俄侨文学的重要载体,《边界》更是培养了A.涅斯梅洛夫、B.别列列中等一大批俄侨作家,形成堪与欧美俄侨作家媲美的中国哈尔滨俄侨的文学力量.哈尔滨俄侨文学的题材主要分为俄罗斯题材和中国题材.俄侨报刊不仅传承了俄罗斯传统文学与文化,也丰富了中国东北文学,对加强中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哈尔滨俄侨文学是俄罗斯侨民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我国哈尔滨著名俄侨诗人佩列列申及其创作、思想状态与关注情怀,以及诗歌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是高尚的文学。本文探讨了尼·巴依科夫、阿·黑多克这两位作家作品中的思想意蕴。他们在创作中歌颂大自然,心系俄罗斯的命运,关注现实,反映俄侨的生存与精神状态,追求真善美。这些内容是中国俄侨作家创作的基本主题,反映了文学家们对深奥的人生哲学意义的探求。  相似文献   

4.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至俄国十月革命前,俄罗斯人陆续跨过界河进入中国黑龙江中上游沿岸地区居住,进而在本区出现了早期俄侨社会群体。探究俄侨进入该地区的历史,从其身份和目的来看,多为采金、经商、外事工作、行医或为人佣工等。虽然早期俄侨多数并不以移民为目的,但他们旅居其闾对中俄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应有贡献;另外,仍有一部分俄侨出于各种原因定居下来,成为该地区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成为黑龙江边区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5.
中俄边境华俄后裔集聚地和哈尔滨、上海等城市的俄侨社区,曾流行浓厚的东正教习俗,并留下了大量的东正教教堂、"木刻楞"等俄式建筑,其饮食、服饰中俄兼备,会话、姓氏和命名等则采用汉俄双语制.这种影响一方面增添了中国民俗的多元化色彩,另一方面俄俗本身在有限的区域内也或多或少地被改造或嬗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俄侨诗歌是俄罗斯侨民文学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中俄文化合璧的特点,是诗歌中的精华,诗歌中的精品。据有关资料显示,已经有记载的诗人有58位,出版诗歌文集180部以上。虽然这些中国俄侨诗人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创作的文学珍品却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值得挖掘,值得研究。文章将以文本分析形式对中国俄侨诗歌创作主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伴随着俄罗斯侨民在中国的定居而产生的。顾名思义,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俄罗斯的作家以中国社会环境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文化融于一身,形成了具有独特意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对生活在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俄侨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以文本分析形式解读、梳理中国俄侨作品中的中国儒释道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是诗人们灵魂深处吟唱的歌谣,是中国俄侨作品中一簇耀眼的奇葩,它折射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对第二故乡的感念;诉说了离家的乡愁,也赞美了俄罗斯民族。文章从心理学视角运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进行解读,阐释漂泊异国的中国俄侨诗人无意识创作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河地区居住俄侨来历及对中苏关系恶化时期俄侨思想状况和我国政府对俄侨政策的分析。深刻了解这一问题的历史渊源及留给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瑶族传统文化》一书反映出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瑶族应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抛弃落后、消极的文化,尽快接受当代可持续发展观,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快步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该语言的各部分理论样态,还要了解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学习俄语也不例外。而中俄两国的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无法真正地掌握它,因此,俄罗斯文化背景的导入在俄语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瓦列里·别列列申是俄罗斯侨民作家中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诗人在中国生活了多年,游历了中国许多的地方,深爱着中国的文化[1]。他的中国题材的诗歌里内容涉及了中国的人和物,中国的民俗风情。其思想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经常用中国人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作为俄罗斯人他又传承着俄罗斯文化,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诗人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俄国象征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的先声,是其白银时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它独特的诗学视角和鲜明的语言特色,引发了俄国诗歌的又一次复兴和繁荣,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表现在神话化、音乐性、暗示性、法术性和层次性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俄罗斯母体内杂交的产物.而惰性则是其东方性特征,它是俄罗斯群体文化生活的产物.这种惰性特征随俄罗斯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俄罗斯古典文学中表现为四种惰性人物群体,即旧式地主、官僚机器、小人物、多余人等惰性人物系列.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任何地域文化都不曾有过的作用,但其在中国近代侨务中的作用却常被忽视。文章系统地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国侨务政策之演变过程,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孕育下的侨务人才群体,揭示了湖湘文化对中国侨务政策的巨大影响,展望了湖湘文化对侨务事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客家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的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等问题均成为研究对象.但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基督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却未能引起中国学者的足够重视.应该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文力作《青山不老》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爱情叙述模式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塑造了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新女性形象;大胆表现了女性情爱心理和性意识;对传统意识的背叛和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张扬。在文化意蕴的凸显方面,作者以一种欣赏的、近乎崇拜的心理来描绘尼泊尔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环境,这使文本少了观光客猎艳的轻佻,多了几分文化参与的执着和沉重。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解体15年之后的今天,俄罗斯传媒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所折射的不仅仅是俄罗斯当今社会的发展轨迹,更是描绘当下俄罗斯普通民众精神生活的缩略图。它和当代俄罗斯绘画、影像艺术等一道构成了当今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又因为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种变幻则是当代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9.
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和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负面的,他在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中国能够对英国殖民者打开国门,促进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并且希望英国统治者扩充军队以保护海外商人的商业利益。笛福笔下的中国形象不是真正的中国,笛福只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欲望化的他者,意图将中国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以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