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正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巴塞尔协议新框架下三大支柱中的第一支柱,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和我国国内资本监管要求促使我国银行加强资本金的补充,特别是保证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资本充足率,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资本充足率监管不断加强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资本金补充所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在提高资本充足率以保证符合监管当局监管指标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怎样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以面临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3.
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成为银行监管体系的核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遵守《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但这个统一标准忽视了个体差异,显得不尽合理。与现有文献的分析角度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了监管部门制定该标准的信息甄别问题,并指出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基于数理模型推导,本文又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模型的结果给出直观的经济解释。最后文中对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分析结果也支持了本文模型的推断。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国内银行监管机制逐步国际化,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及监管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探讨了国际资本的演进情况,并从国内银行分析现在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等金融现状,最后提出风险控制管理的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改革方案达成一致,即《巴塞尔协议III》,其主要涉及了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和过渡期安排。本文探讨了《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提出巴塞尔协议III下我国银行监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巴III协议在中国的逐步落地,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逐步增强,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一般会导致信贷紧缩,加重经济的衰退速度,以及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本文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规模、GDP增长率、CPI及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认为,资本充足率的冲击对银行贷款规模产生负向影响;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较为迅速,影响时间较长;在长期水平上,能够影响CPI的变动;并对产业结构产生波动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业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准备上市,从1991年第一家上市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市后,至今已有16家商业银行上市,《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有严格的规定,资本结构的状况直接决定商业银行发展及风险控制,本文通过对16家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分析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资本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研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找出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优化股权性质来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优化股权集中度来完善公司治理外部机制,以求打造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也要达到《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水平的有关规定,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存在着普遍比较低的情况。文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提出了将民间资本引入银行业以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主要分析了民间资本引入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我国政府将民间资本引入银行业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稳步发展,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要求8%,目前已经达到12%。众所周知,这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注资,剥离不良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为明显);在A股、B股市场上市融资;发行次级债,并且,次级债的发行成为了补充银行附属资本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大多是由银行相互交叉持有,随着次级债的发行,银行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2009年8月,银监会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中全额扣减本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务及混合资本债券等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面对政策的风云突变,商业银行应如何面对?本文将立足于当前经济形势,对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方式进行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获利能力、公司规模、公司成长率、家族因素、股权集中度、股权离散度、区域因素和上市方式等方面对我国146家家族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上市方式对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家族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成反比,表明家族企业倾向于保持家族控制权,与债权融资正相关,与股权融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80家商业类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商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商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资产流动性负相关,与资产结构、企业规模正相关,与企业的成长性没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其总体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经营绩效方面,文章设计了反映商业银行全面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银行经营管理的营运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方面内容,并选取我国国内主板市场全部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评价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选择1998—2002年间沪深股市40家ST摘帽公司A股为样本,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角度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困境成本。结果发现:(1)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基于“经营业绩观”,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平均主营业绩有所增长,但基于“权益价值观”,经过市场调整之后的权益市场价值平均下降了2.04%,表明投资者平均承担2.04%的财务困境成本,说明虽然企业在解除财务困境之后经营业绩较之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有所增长,但这种经营业绩上的增长并未带来权益市场价值的提高。(2)行业因素和企业规模是影响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当财务困境企业所在行业业绩不佳时财务困境成本较高;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财务困境成本呈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文献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概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情况,以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为例,选取了2006-2007年深、沪市中的18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股比例、成长性、投资额与债务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盈利能力、非债务税盾、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债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但解释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13年7月2日,美联储以7∶0的投票结果批准了巴塞尔协议Ⅲ。而此前中国和欧盟均已批准该协议,金融危机后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议,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获得通过。文章在回顾巴塞尔协议Ⅲ的产生和相比与之前的协议的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及监管的长期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我国64家上市物流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资料,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归核化程度对我国物流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物流企业经营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归核化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整体上市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市场资本的集聚,让优势资本高效率的向最优的行业和公司上集中,促进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最终有利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分拆上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帮助公司不断优化资产质量,培养企业内部的优势项目,为公司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央企要想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分析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笔者在文本中对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的应用背景、优势等做了一定的分析比较,并提出实行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优化组合的央企经营战略,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价格模型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沪深两市A股1990—2003年共8179个样本的股价与年报会计信息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自1999年起开始稳步上升,1999年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价值相关性的提高有显著的正面影响,1996年较高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主要源于非主营业务利润占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较高,恰恰说明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不成熟和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