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眼动技术在国外语言研究中有近两个世纪的应用,而在我国仅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其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梳理了我国语言研究文献中结合眼动技术的相关成果,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学科发展态势等三个方面挖掘了该领域研究前沿和研究空白,指出了眼动技术在语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为学者们提供了后续研究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众多学科纷纷用科技工具做实证研究以解决问题。通过眼球运动获取受试者的相关数 据从而探究特定问题的技术——眼动追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其中包括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是一个很 热门的话题,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们更了解人类大脑、大脑活动和意识等,而且实现对二语习得过程及认知等方面 的描述也给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帮助和指导。眼动追踪技术在二语习得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语言理解(如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习得(如词语习得),通过回顾近年来主要的相关文献,总结成果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例举了物理学科内容之外的八种泛学科意识 ,分析了每种泛学科意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及应用 ,为物理老师如何使学生学好物理 ,爱好物理 ,搞好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核电厂数字化人机界面改变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负荷,对核电厂的安全产生影响。文章在认知负荷理论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基础上,利用SGE、GTE、注视点个数和注视时长等四项眼动指标构建了基于眼动数据的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认知负荷量化模型。在DCS模拟机上对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进行模拟实验,实验结束后被试者填写NASA—TLX量表,并计算和收集所需要的眼动数据。对量表得分Pn和四项眼动指标的乘积M进行相关性分析,对量化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对Pn和M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指数,并计算Pn与计算值P之间的误差,验证了量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眼动数据的核电厂操纵员认知负荷量化模型的提出,为眼动指标应用于核电厂安全领域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物理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计算机辅助教学代表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形式,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流行趋势.文章主要从大学物理多媒体教材、大学物理多媒体试卷评价系统、现代物理科技前沿及发展史窗口和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室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改革之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人们沟通思想,互通信息的桥梁。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师专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光镊是基于光的力学效应的一种新的物理工具,它如同一把无形的机械镊子,可实现对活细胞及细胞器的无损伤的捕获与操作。光镊的发明正适应了生命科学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层次的研究趋势,也为生物工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光镊的初步应用已展示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风险价值(VaR)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风险管理工具,作为一种金融风险测定和控制的模型,它简单易操作,相比于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更具有实用性和投资参考意义。本文尝试将风险价值这种在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的风险控制工具应用于石油期货投资风险测量中,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VaR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定量风险测量方法,具有在石油衍生工具风险控制领域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水平,文章论述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重在应用”的原则。在阐述了层次教学方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适应技术发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史密斯圆图(Smith Chart)是求解传输线阻抗特性的一类曲线坐标图,它为微波电路和天线等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物理意义明确,操作简捷、直观的工具。因此,它在有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因此而成为《微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史密斯圆图印刷在纸张上,使用者通过使用圆规、直尺、铅笔、橡皮等工具在其上对给定问题进行分析、求解。随着计算机的推广普及,可以将圆图移植到计算机屏幕上,通过鼠标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简要论述大学物理教学中在传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同时 ,应加强教育有关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 ,如物理模型法、科学假说法、逻辑思维的方法、理想实验法、综合统一的科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大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验相脱节的现状,向学生提供一套通过实验系统学习物理学抽象理论的方法,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和谐地统一起来,这是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本文记录和总结了我们对这一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不懈探索和所取得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指出目前理工科基础物理课教学仍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提出了基础物理课教学新模式 :“理论课与实验课整合为一门课 ;教学内容方面精选和优化经典物理 ,加强近代物理 ,向工程技术延拓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 ,学生参与研究式 ;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 ;考试形式多样化。”并说明这一模式在目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和环节的“人文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思政教育的宣传引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胜 《宿州学院学报》2003,18(2):122-123
本文结合我校大学物理基础教学对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教学整合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缺 点的分析,阐述了如何运用CAI课件实现与其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与特点出发,讨论了虚拟仿真实验模式的特点与优势,论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能力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效果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从专业设置、学生人数、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评方式等方面对当前榆林学院理工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其问题试行了改革,得出新的实验教学方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验课教学和理论课教学是对高等理工科院校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教学环节。物理实验课教学作为实验课教学的第一课,在启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方面,更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就此入门中心建设的实践作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渗透STS教育改革大学物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目的,是要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仅学习系统的物理知识,同时能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