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出身寒微,而且其貌不扬:八字眉、小眼睛、咧嘴巴。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业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特长与爱好。更要命的是,他疏于交往、近乎木讷的性格。唯一体现在他身上的长处,怕是一点绘画天赋了。也正是这一根救命稻草,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了他。1984年,  相似文献   

2.
晓荷 《老人天地》2010,(12):24-25
老画家丁天缺的名字或许对你有点陌生,但提起他身边的一些人,可是大名鼎鼎。 他的老师吴大羽,中国现代绘画奠基人之一;他的同学赵无极,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之一;他的学生刘江,著名书法家;他的舅舅周培源,曾任北大校长;他的侄孙丁俊晖,斯诺克台球的高手。除了绘画之外,丁天缺还精通法语,他是翻译莫泊桑小说的第一人,也是向国人介绍毕加索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石涛的绘画艺术至今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是往观"四王"的作品所难以感受到的。石涛主张绘画要面向生活,师法自然,他反对墨守成规,敢于突破陈法,创造出大量新颖独特、千情万态的作品,在对绘画技法的变革和创新上,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却又不受传统精神的束缚。石涛独特的创新观不仅为当时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对当今绘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启发绘画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启示我们在时代创新中要尊重传统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悲鸿是改革中国绘画的先驱,是中国绘画走向一个创新局面的开创人之一。他在绘画上主张前人的佳作和传统遗产应该加以尊敬和借鉴,但是不能一味因袭模仿,绘画要发展,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同时绘画创作要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坚信艺术创作与生活表现是有密切联系的,研究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倡导艺术作品的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青年作家黄晖希望被富婆富姐包养,一度在网络与纸质媒体被炒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使真有哪位富姐富婆看上了才子作家,也不敢迎着这股强势的网络旋风逆风飞扬,勇气可嘉的大胆地与黄晖牵手,因为受财不露百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众多富姐富婆只能选择沉默罢了。然而,因为笔者也是一名文学湘军的缘故,与在圈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黄晖是好友,征得他本人的同意,笔者近距离的对黄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陈洪绶幼时以蓝瑛为师,笔墨向以高古人物画著称。陈洪绶的版画在艺术风格上也主张学习传统,人物画崇尚北宋李公麟,并上追唐代周仿、东晋顾恺之。他"取法于古",不仅宗学古人画法,更注重体悟"古"的美学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与其艺术追求相近的同时期画家丁云鹏、吴彬、崔子忠等人共同形成了奇古变形的时代风尚。陈洪绶绘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尤其从民间版画、年画中汲取营养。他本人就参与了许多木刻插花和酒牌叶子创作,如《九歌图》、《西厢记》、《鸳鸯琢》、《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他的版画创作特点一是大多取材于文学故事,如水浒英雄,唐宋人物,等画题;二是趋于夸张变形的造型,人物头大身矮,体形肥短,形体转折扭动,动作富戏剧性等;三是呈装饰意趣的艺术形式,线条刚劲有力,多方折之笔,与木刻的刀法、力度和节奏感完美结合;四是陈洪绶的版画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学习传统,并超越传统也是其版画创作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曾处于艺术边缘的"二次元"艺术,已逐渐被艺术的中心所接纳.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作品彩虹花(The Rainbow Flower Bridge)是其典型的象征,这种漫画的"二次元"创作也参加了2017年3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村上隆的"二次元"作品,是从他创造的一个有一双巨乳,挤出乳汁环绕的美少女开始被艺术圈所接受的.对艺术保持严肃和严谨态度的人可能会愤怒他的作品.村上隆强调要通过美少女传达的是"二次元"内心潜藏的欲望,这些隐  相似文献   

8.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列宾的绘画深受老师克里姆斯科伊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民族性和思想性。在老师的影响下列宾接受了当时俄罗斯民主的思想,与时代相适应,给俄罗斯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风潮。列宾的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如《伏尔加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都是无不体现其现实主义的特色。列宾的绘画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思考,他赋予了绘画灵魂。由于其绘画特色,列宾在俄罗斯影响力也是十分深远的,他能表现人民的贫穷和痛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契合了人民的需求,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在教育上,他坚持欧洲古典美术教育教法,严格要求学生,产生了一大批有实力的画家。列宾的教育方法被列宾美院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郭启民,河北大名人,自幼喜好绘画.1973年入伍,在北京装甲兵某部从事宣传工作. 经过多年磨练,大胆创新,将易经与绘画艺术相结合、自然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东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成为首都画坛实力派画家.他刻苦磨练,大胆创新,成功将风水与水墨进行完美结合,创造了"八卦鱼"、"风水鱼"、"卦象鱼",他笔下的鱼,形似、身活、姿灵、韵浓,泼墨得当,由物及意,洒脱自如,有一种舞姿的美、跳动的美.所画鳜鱼,或追逐、或跳跃,显示出一种生命的傲然之气;所画鲤鱼,显出的则是富贵相,即使是追逐嬉戏,也是有度有节;所画鲶鱼,其表现手法更是夸张而不失法度,浓重的头部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令人疑似其在水中摇摆,尤其是那几根淡淡的鱼须,随水漂动,活灵活现;所画神仙鱼,更是让人看到它悠哉的"仙人"姿态,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心灵上和艺术上美的享受.从他的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各种鱼的千姿百态,更能看出他为人的本真、淳厚与豪放.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文人画的真正特点,可谓众说纷纭.知名画家、书画理论家了庐先生对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一直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传统中国绘画将"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作为作品的第一审美要求,最有意味的是它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要求绘画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在绘画中,文人画其实是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的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即苏轼所说的"士人画",也是后人习惯称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11.
侯俐  张漓 《中外书摘》2009,(10):68-71
整个法瑞瑟河谷每一英尺的铁路下都埋葬着一个中国人 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间,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主要来自五邑。招募中国劳工一般是由华商承包,最主要的承包商是台山人李天沛,他也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中国劳工的主要承包商。他与同乡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商号的李枯芹、  相似文献   

12.
郭清彬 《老年人》2006,(9):36-36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蔡元隆出生于华容县胜峰乡栗树洲一户殷实的农家,父亲为之取名源隆。源隆年幼聪颖,7岁进私塾,不久便能出口成章。蔡氏在当地是一大家族,始祖迁自福建崇安。其十三世祖蔡沈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同研理学,受朝野称颂,至明成化二年由宪宗封崇安伯。迁华容后,蔡氏子孙亦人才辈出。蔡元隆年龄稍长,对自己的家世倍感荣耀,虽然羽翼未丰,却心高气傲,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元隆”。元者,首也。他想的是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蔡元隆兄弟二人,他是老幺。由于父母溺爱,他从小就顽皮任性,不服管教,后来发展到偷鸡摸狗、逃学赌博,让…  相似文献   

13.
刘孜 《当代老年》2006,(1):23-23
梅兰芳自幼年就边学艺边学画,成名之后,不但没有将绘画放弃,反而拜多位绘画大家为师,齐白石就是他拜的绘画老师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这,便是背包客黄轩的穷游心得。从《黄金时代》《蓝色骨头》《红高粱》,再到最近大热的电视剧《芈月传》,黄轩的人气直线上升,成为了国内当红男演员。但在此之前,他默默无闻了多年。不过,没有名也没有钱的日子,一点也不影响黄轩到处旅行的爱好:有钱,可以豪华游;没钱,就穷游吧!  相似文献   

15.
舞蹈系的英俊男生与一位美丽富姐闪电般恋爱了。孰料,这段"高贵的爱情"突起波澜:富姐要将他层层转包……  相似文献   

16.
中西合璧是艺术创作的光明之路 中两方艺术的融合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界兴起的画风,影响颇深。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西方画家来到中国,如郎士宁先生应邀在清朝宫廷作画。他既有深厚的西方写实绘画功底,又潜心研究中国绘画的技巧。于是采取了,中国的绘画样式、材料和工具,利用西画的造型手法。他画的马造型生动,结构准确。  相似文献   

17.
富一代,创业;富二代,守业;富三代呢?当财富累积三代,当家族的期望无孔不入地浸透他的生活,他犹如困兽一般举起了剑。是英雄断腕的悲壮,还是青春涌动的鲁莽?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巨匠.他擅画花鸟、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其大写意造诣很高,但他也擅长精细一路,特别是其工笔草虫花卉画代表了他绘画的最高成就,用"超越古今"来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9.
韩美林是当代中国画坛一位功力非凡、造诣颇深,且绘画风格独特的著名画家,这位6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在1979年就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6年晋升为国家一级美术师,1987年又被授予国家级优秀专家。自1980年起,他的绘画作品就飞向大洋彼岸,分别在美国、加拿大等十八个国家和港、台等地区巡回展出,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韩美林热”。纽约曼哈顿把1980年10月10日定为“韩美林日”,圣地亚哥市又赠其金钥匙一  相似文献   

20.
曾梵志,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画家的代表人物,对于熟悉中国当代绘画的人来说,他的名字代表了成功的表现主义风格。代表画系《面具》用极具个人创作符号的形象隐喻了人性的虚伪,反响不俗。在生活中,他坚持着“主流时尚路线”,抽雪茄、穿西装、打领带,参加各种画展的开幕酒会和奢侈品品牌发布会。采访伊始,他简练平和的态度,毫不做作的淡然,以及处处流露出对绘画的执著与坚持,与我先前的想象大相径庭。他看上去神秘又深沉,也许他的魅力也正是在这种捉摸不透中愈加醇厚。(以下W,W代表本刊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