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唐佛学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股佛学思潮源自佛教在中国的深远传播。魏晋时期,随着玄学的兴盛和发展,佛教在吸收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些精髓之后,一股大的哲学思潮氤氲而生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学思想的成功源自于传播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思潮,是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的儒道两家的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对后代影响深远。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典型人物是否拥有社会资本以及如何运用社会资本的分析来看玄学衰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魏宪超 《现代妇女》2014,(7):284-284
本文以小说《谁是凶手》为例,探讨了事件得不到圆满解决、侦探没有被塑造成英雄人物的玄学侦探小说中,无解也是一种解决方式以及警察或侦探为了让事件朝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采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做法从而把读者推到侦探的位置上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松原泰道是日本的佛学大师,今年103岁。 65岁那年,他发表《般若心经入门》,因说法精妙,一举成名。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四方讲学,开专栏,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过130部,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5.
孔子当年至少还讲“畏天命”。后来的儒者由于受佛教影响,思想狂放,精神高张。先是魏晋玄学一力挣脱古代思想的“敬天”传统,后来的佛学则强调以思想、心为要谛,不受约束(如“沙门不敬王者”之说,表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08,(18):25-25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全国政协、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领导,以及宗教人士4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7.
"名教"与"自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哲学概念,对二者各自内涵及其关系的探讨是魏晋玄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包含了有无之辨、体用之辨等哲学命题,不仅代表魏晋玄学哲学本体论的发展高峰,亦包含深刻的伦理意蕴。名教与自然之辨与魏晋时期社会政治背景相互影响,旨在思考士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关注儒家的纲常教化与知识分子苦闷心态之间的紧张与一致。虽然各阶段的玄学家们思想不尽相同,后者不断否定批判前者,但他们的思考倾注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其共同目的都在于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之一。本论文先基于体验哲学的范畴化理论,探索语言中词汇意义,词语多义形成的本质;然后由体验不同,范畴化的差异分析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难点;最后,基于体验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分析语言词汇系统存在本身的缺陷与发展的必然性,进而得出词汇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外语词汇与范畴化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等启示。  相似文献   

9.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晓娟 《科学发展》2013,(12):90-96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统筹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的城乡关系也进入战略转型阶段。"极化"与"序化"理论是指导城乡关系发展与演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总体而言,基于"极化"和"序化"理论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城乡统筹人口分布等都按"共同联系的稳定性"有规律地演变,同时也对一系列制度提出了新的创新性要求,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是引导大城市城乡统筹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宪法能否司法化关系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要将宪法司法化,首先就要着重研究的必然是宪法司法化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张琴琴 《现代交际》2011,(10):220-221
教师该如何自由化教学,学生该如何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该扮何种角色,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师生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现当代哲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主客体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则是主体间关系。"本文主要阐述教师的生命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指出教师的自由教育方式对师生的影响,从自由角度的角度考虑,来测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的生命化教学,使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研究者,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为教师的教学提出挑战,也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也容易创造良好的师生交往气氛。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两化融合理论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理清两化融合的内在机制,并对上海两化融合发展的现状、目标、思路和产业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继2005年深圳最早提出与香港形成"同城化"的发展态势和理念后,国内众多相邻区域都先后提出了同城化的发展战略与思路,各区域板块正呈现出以"同城化"为导向或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同城化的研究概况与进展,以期对相邻区域的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国内外基础设施智慧化等级划分相关研究的综述,提出我国城市道路智慧化分级的整体思路。该思路基于感知、决策分析和管控等方面,对道路智慧化进行了等级划分,归并为四个等级。明确了每个等级的服务功能要求,并探讨了智慧化等级与现行国家标准的关系,为城市智慧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宋迎昌 《城市》2022,(9):14-23
笔者通过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以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相伴而生,城镇化中后期大城市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化推动城市规模结构“金字塔型”—“橄榄型”—“倒金字塔型”演进。据此,笔者提出:实施城镇化政策应关注大城市化发展,根据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适时调整城镇化发展重心,推进多种形态并存发展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侧重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轨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解释独唱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分析了独唱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独唱的共性化与个性化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要使独唱的共性化得到有效保证,就必须正视独唱共性化与个性化的对立统一问题。独唱的个性化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的,演唱的个性主要涉及到演唱者自身个性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路路 《社会学研究》2012,(2):1-19,242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保持社会秩序。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构成社会群体矛盾与冲突的基本特征;而整合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正确处理市场化背景下权力和权利的问题,在很长时间内将是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在发展阶段和转型路径的约束下,面对日益分化的社会阶层和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程度,公开、参与、平衡是协调社会矛盾与冲突、重塑社会秩序的基本理念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关系着国家人才的培养、国家教育的质量、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幼儿教育都是教育研究的重点。然而近些年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调配合,共同解决"小学化"问题,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推动幼儿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